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市旅游

德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曹冢汉墓
  曹冢汉墓位于临邑县德平镇。年代为汉。 2013年,曹冢汉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曹冢汉墓东100多米是曹家冢村,村子因墓而名。村名碑上说,古墓相传为汉代丞相曹参的坟冢。村庄自汉至元所居都是曹姓人家,元末明初的战乱瘟疫使此处仅剩一女,永乐年间,赵有才从寿光迁来与其结为夫妇,重建家园。现在村中的赵曹两姓是同宗。 旧《德平县志》记载:“曹家冢亦称帝王冢,在县西北八里,高二丈,周二百步。帝王未详何代。 ”现在墓台周长约有百米,高七八米,冢上满是高高低低的杂树,春夏之际开满五彩缤纷的花朵,秋天里红玛瑙般的酸枣缀满枝头,堪称古邑一景。 曹冢古墓考定为汉代,还未能认证是否为曹参之墓。 据 《史记·曹丞相世家》记载,曹参(?—前190),字敬伯,今江苏沛县人。刘邦称帝后,对有功……[详细]
长官清真寺
  长官清真寺,位于长官镇东街,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后经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雍正八年(1730年)等数次维修和扩建,方具现今规模。清真寺为传统建筑,设大殿、副殿、浴室,整座建筑为砖木结构,飞檐斗拱,塔楼高耸,兼具中国古典建筑与阿拉伯建筑之风格,史称“标异沧济”。1995年取得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书,2000年被评为全省“模范清真寺”,其在美化群众生活、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百年来,古寺几经风雨,多次修缮。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对古寺备至关怀,进行全面修复,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古寺有两进院落,占地526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大殿高26米,占地1200平方米,殿内地面离地1米,用木板和地毯……[详细]
禹城白塔寺
  白塔寺初号曰“古法海禅寺”,金、元朝代时改名为“白塔寺”。原白塔寺分东西两个院子,东院子南北长80多米,东西宽50米。进得南门(山门)是一个前院,东西各有厢房3间,院正中有硬路(砖铺)通往北边的大殿。大殿名大佛殿,有三大间,东西长20米,南北宽8米,高10米,门庭廊沿雕梁画柱。进得殿门,哼哈二将分列两旁,浓眉大眼,形状怪异;殿中央为释迎牟尼像,有4米多高,安详地坐在高台(底座)之上;殿周围有18罗汉,形态各异,相貌逼真。西院与东院相邻,有梢门相通,位置稍靠前,南北长40米、东西宽20米,有北屋4间、西屋5间,是僧人饮食起居之地。 1943年,由区长段仁升(原大程乡曲庄人)主持在白塔寺建立了高级小学,成为周围几十里内最早的高级小学,解放战争中学校停办。1950年春,正式建立“白塔寺小学”(石……[详细]
夏津孔庙
  位于县城老东门内(现县委党校所在地),始建于南宋大定年间。明嘉靖《夏津县志》记载:“先师庙五间,东庑十二间,西庑如之,南戟门九间,又南棂星门三间,东西两庑之南角门各一,庙之东北祠启圣公,南祠名宦,又南祠乡贤各三间。”历代曾多次修缮。最后一次修缮于1942年。至50年代切,尚有大成殿、南戟门、东西两庑等建筑。今仅存大成殿。大成殿座北朝南,进深3间(13.2米),东西宽5间(19.65米),高9.4米,绿色和黄色琉璃瓦歇山顶,大脊两端各饰螭头,垂脊和四个冀角飞檐各饰避火动物。殿顶木构架,殿内8根直径45厘米的圆柱,周围16根30厘米的圆柱。檐下四周共有云头斗拱38个,局部可见彩绘痕迹。由于历代修缮,殿内大柱和柱础仍为宋代之物,余者均已更替。1982年,山东省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对大成殿进行了全面勘测……[详细]
夏津大云寺
  原址位于今东李镇张法寺村东南。始建于金,后因年歉兵,迄于元末,殿宇倾屺几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法师张福广(掖单人)来此经营重修。至明天顺癸未(1463)竣工,历时70余年,始成煌煌大寺,共建各式大殿一十八座。“三佛、0、大悲、五百罗汉、金刚”诸神象俱全。憎房、仓库、浴室、后房等配套设施无一不备。“栋宇鲜丽,金光流映,煌然为东藩伟观”(清《夏津县志》艺文志。盛时僧众达百余人,为方圆数百里名刹,明山东提学使沈钟有诗赞日:当然梵刹夏津东,万木丛深一径通。满路飞香三数里,绕檐鸣铎半虚空。回翔鹳鹤翩翩下,导引袈裟个个同。除却灵岩堪伯仲,其它琐琐敢争雄?后因年湮日久,世事沧桑,殿宇倾屺,僧众散归,时至民国23年(1934)左右,其建筑已被拆除殆尽。现在其址仍瓦砾遍地,常有祭祀的陶瓷器皿出土。当……[详细]
奎台遗址
  奎台,又名长魁台,位于郑店镇奎台村南。相传此地为开天辟地之神盘古的出生地,大禹治水时又建起殿宇,供奉盘古。土台形状似龟,取鼋鼍驮负盘古之意。现在的奎台高出地面三、四米,周围四百余米,台上存有大殿一座,深井一口,古槐数棵。据传,唐代在此台建理元寺,台上本有前、中、后三大主体建筑,前殿供有盘古,名盘古庙;中殿供有佛祖,名大佛阁;后殿供有大禹,名龙王庙,殿中有井,深不可测,可通东海。奎台大佛寺座落于乐陵市城西45公里郑店镇,奎台中学院内,占地约12500平方米,始建于公元267年(西晋时期),兴于唐代,前、中、后三殿和东西厢房。成龟型建筑,香火极盛,当地人称:大佛寺”“龟台”,由于解放初期及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现前殿消失,东西厢房消失,后殿仅余后墙体,仅中殿尚算完整。有些碑石被埋于地。……[详细]
27、广圣寺
广圣寺
  房寺镇九圣庙(又名九神庙)村西首,原有一座广圣寺(又名广圣禅林),系明朝万历年间由当地百姓募捐建成,占地4676平方米,民国前曾被列为禹城“古迹圣地”。该寺庙文革期间被毁。 《禹城县志》(民国版)记载:广圣寺“地势空旷,环境幽雅,古木高耸,绿荫遮天”。该寺坐北朝南,前后有南海大土殿、佛爷殿和白玉菩萨殿,殿门上高悬“大慈大悲”、“佛光普照’等金字横匾。山门左右两侧分设钟楼、鼓楼。全寺为三进院落,设大小门庭12个。殿后有一宽敞大院,院中种植各色树木花草,供游人小憩。寺庙为砖木结构,其做工精良,典雅别致,静穆壮观。殿内雕梁画栋,奇光异彩,鸟兽虫鱼、山峦奇峰跃然其上。庙内神像高约两米,均用香木雕刻而成,其姿态各异且惟妙惟肖。寺内每日晨钟暮鼓,香火缭绕,佛事兴旺,前来祈福还愿、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详细]
岳庄空城遗址
  岳庄空城遗址位于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赵虎镇赵宅村北1000米,西至岳庄村东,东至曹庄(空城曹庄)村西,北到岳庄至曹庄的村级公路,约700000平方米的范围。据当地村民描述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土墙高2-3米,宽10米多,据《德州志》记载,该城为隋代绛陵县故城,宋元时期,该县迁至现德州城区一带,根据城址遗留物特点,推测其为宋元时期一处城址。现在该区域仍可见断断续续的土围墙,在岳庄村东一段约1000米处保存较好,长满酸枣,刺槐,柳树等植被。该古城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德州城的变迁、人文习俗及促进文化旅游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该遗址于2011年4月被公布为德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6月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现有情况看,岳庄空城遗址是隋元古城的重要遗存,所获资料对于研究隋元时……[详细]
东方朔墓
  东方朔墓位于陵县神头镇附近的田地里,已无任何地上建筑,封土高约三米,直径十几米,墓旁有一座前些年修建的祠堂,已塌毁,墓前有陵县人民政府1984年立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牌。从东方朔墓向前走约一公里,即是厌次故城遗址,史书上记载东方朔是厌次人,现在厌次故城也已无存地上建筑。再向前走不远,路边出现数十座高大的古墓,大的封土有七八米高,直径二三十米,现在还不知道这些墓的主人是谁,据考证为汉墓。东方朔故去后八百多年,唐代颜真卿任平原郡(今陵县)太守,他重修了东方朔墓,并提写了“东方朔画赞碑”,现在“东方朔画赞碑”已成颜体书法的代表作,原碑真迹尚存,国家一级文物藏品,现于陵县文博苑内建亭保护。……[详细]
石家清真寺
  石家清真寺,位于双丰乡石家村内。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由著名经师常杰主持修建。寺院占地面积2704平方米,为当地穆斯林民众礼拜之场所。寺内主建筑礼拜堂,座西朝东,木框架砖结构。堂前厦廊,赤柱力托,匾额横悬,雕棂门窗,油漆彩绘,颇为美观、庄重、典雅。整个殿堂建筑面积为480平方米,可融纳千人礼拜。院内有讲经堂3间,藏有常杰手书《古兰经》一部,沐浴厅5间,其他配房3间,均为砖木结构,青瓦置顶。庭内广植花木,古树参天,花草幽香。寺门为二进式,石鼓两侧,台阶数级。整个建筑群体古朴典雅,肃穆幽静,既保持了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又融汇了伊斯兰教风彩,是临邑县境唯一保存完好的民族建筑。……[详细]
冯李汉墓
  冯李汉墓位于齐河县焦庙镇冯李村南300米处,1997年11月26日冯李村民用土时发现。当时村民挖出南北向墓道券顶,暴露出镶嵌的画像石,后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钻探测定,该墓边长40×40米,砖石结构,规模宏大,有十几个墓室,由纵横墓道相连。墓中央有一大厅,由四根雕有图案的圆型石柱支撑,墓壁镶有大量画像石。据其规模、风格、型制、画像石等初断为东汉晚期王侯墓葬,距今约1800至1850年。我县正积极申请上级部门对该墓予以保护性挖掘,此墓对鲁西北东汉时期的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2006年12月7日,冯李汉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里冢遗址
  五里冢遗址在城区西南,五里冢村北30米处。冢为台形,东西长83米,南北宽31米,台高2.3米,为一阜状。出土有石斧、石镰等新石器时期的遗物;有骨锥、鹿角、卜骨、陶纺轮、鬲足等商、周两代的遗物;还有汉砖、唐罐等。址西侧和南面,已露出汉砖墓壁。经省社会科学院考古队考察,石斧、石镰等出土处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遗址的发展和遗存,突破了山东省新石器时期文化分布界限,扩大了认识原始社会物质文明的视野,对研究当地历史有一定价值。1956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宣布为乐陵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2月23日,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齐河武庄遗址
  武庄遗址位于仁里集镇武庄北500米处,南北长为76米,东西宽为47米,分布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上世纪70年代村民挖排水沟时把该遗址一分为二,南(水沟南)侧为高2.5米台状并种植杨树及农作物。北(水沟北)侧西部夷为耕地,东部为高0.6米的台状耕地,上面种植杨树苗。普查时在遗址上发现蛋壳陶残片,弦纹、绳纹、网格纹等陶器残片,灰陶鬲残片、灰陶鼎残片,青花瓷、鱼纹碗底残片,并散落有大量蚌壳,还发现圣宋元宝一枚。据出土文化遗存考证,该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汉、宋、明、清。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禹城五龙寺
  始建于唐宋时期,毁于建同初期,曾是禹城境内著名佛教圣地。该寺位于房寺镇崔李村,系本村三个寺庙(西寺、南寺、北寺)中的北寺。它座落于村子东北部,由前殿、后殿(各三间)组成,前殿正中供奉着如来佛祖,两个门柱及后梁和脊凛上分别雕有一条盘柱巨龙,五龙寺由此而得名。南寺与北寺一道相隔,名日三圣奶奶庙;西寺位于村西南,名日关帝庙。五龙寺有庙地50亩,以出租土地为主要活动经费来源。解放后土改时,庙地被分给本村民众。五龙寺是解放后留存时间最长、最完好,且有僧人住持寺院事务最长的寺院(1955年禹城仅存两处)。……[详细]
尹屯文化遗址
  尹屯文化遗址位于晏城街道毛官屯村南1000米处,为不规则台状,东西最长处52米,南北最长处40米,分布面积1774平方米,最高处距地面5米。断层处可见文化堆积层,遗址表面散落有大量的陶片和蚌片,有几处暴露出一米左右厚度的陶片层,有豆柄、鬲足、豆盘和蛋壳陶片。遗址南面出土一小型砖室墓,出土灰陶罐、鼎、石铲、蚌匕及蛋壳陶残片等。据考证该遗址为龙山文化遗存,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商代、周代、汉代。距今有5000~2000年的历史。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城点将台遗址
  位于卫运河东岸,鲁权屯镇漳南镇村南.此处原有一大土台,东西约长70米,南北宽约30米,高4余米.相传,系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与刘黑闼先后起兵,练兵,誓师用的点将台。若干年后,人去台留,其四周被水环绕,每到月末的夜晚,无月而亮如有月,素有漳南夜之称,形成一大奇特的自然景观.《重修恩县志》载有:在县城西北六十里漳南镇,有土阜丈余,每晦朔夜,登眺朗然,故名夜月之语,后被列为恩县十景之一.1965年前后,因修路取土惜被夷为平地。……[详细]
刘安遗址
  刘安遗址位于晏城街道刘安村北300米处。原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分布面积8000平方米。由于村民不断取土,现为台状,高出地面1.5米,东西长24米,南北长32米,分布面积768平方米,用铁栅栏保护。遗址南侧断崖文化堆积比较清楚,发现有烧土、烧灰等遗迹现象。采集有商周时期夹砂绳纹鬲足、泥质豆柄等残片,另有蚌壳及少量残石器、兽骨、鹿角等,距今有2000~3500年的历史。2005年4月,被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原郡故城
  【唐平原郡故城遗址】唐代平原郡故城,在陵县县城内。当时郡城有三道城墙,外墙高约5丈,上宽约2丈,城周10公里,为颜真卿作太守时所修。现尚存唐故城墙三段。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将其划分在齐郡之下。汉高祖从齐郡分置平原郡,晋朝改为平原国。宋、后魏、后周复名为平原郡,隋初废平原郡,置德州,炀帝又复名为平原郡。唐朝再置德州,其后或为平原郡。2013年,平原郡故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官屯遗址
  马官屯遗址位于胡官屯镇马官屯村西1000米处,东西长91米,南北宽42米,分布面积为3822平方米。地势较为平坦,遗址内有一条东西向的土路和水沟在遗址中部偏南侧通过。遗址范围内为灰土,现为耕地,地表和断层处有大量陶片和瓷片,多属夏、商、周、汉、宋之物,其中有鬲足、鬲口沿、网坠、骨器、残瓦当、磨制的三陵状石箭镞等。据采集的标本特征分析,其时代遗存属于龙山文化。2011年4月,被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贝州遗址
  位于广运街道办事处“四关”。该遗址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1000米,中心位置在现汽车站的十字路口。遗址较之周围高出许多,形成一大土阜状。经数次勘查,发掘与收集,先后出土并征集到陶器,铜鼎,唐代的绞胎瓷坛,白釉瓷碗,黑釉瓷碗,宋代的黑釉小瓷狮,数枚古铜币“大观通宝”,“大泉五十”及“五铢”等多件文物,为研究贝州,历亭县的历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实物资料,1957年曾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