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济宁市旅游

济宁市文物古迹介绍

21、曲阜周公庙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阜周公庙
  周公庙在曲阜城的东北隅,离孔庙约千米之遥,是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的庙宇,因古代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亦称元圣庙。周公庙历经宋、元、明、清6次修建,方具今天之规模。占地为75亩,各类殿、亭、门、坊计有57间,三进院落。庙内古树庇荫,松柏掩映,一派宁静肃穆气氛。棂星门内左右两侧各立石牌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西坊匾书“制礼作乐”,表示对周公功绩的赞颂。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大殿宽五间,进深三间,绿瓦彩绘。殿内正中的周公像是按帝王规格塑制,正襟端坐,手执圭板,头戴挂有玉串的王冠,目光凝视,面部神态严肃而不滞板。两旁粗柱上悬挂着清乾隆帝手书的楹联: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图书象演尼山绕绪本先型这副楹联道出了这位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制礼作乐”的首创精神。顺便提一下,鲁国故城遗址就是现今周公庙所在……[详细]
22、汶上关帝庙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汶上关帝庙
  汶上县关帝庙,位于汶上县尚书路。距济宁市区40公里。是一座典型的元代风格建筑群体。据庙碑记载,元代中叶,该地久旱无雨,黎民百姓祈求关帝显灵,普降甘露,自愿捐资修建关帝庙。从明代兵部尚书路迎开始,直到清朝同治年间,多次重修。1986年省文物部门拨专款对大殿进行了维修,恢复了昔日的庙貌。关帝庙坐北向南,由庙门、正殿、两庑、寝殿、戏楼等组成。正殿为主体建筑,三开间,东西阔13.4米,南北进深9.2米,高8米,歇山式建筑,单檐,顶覆琉璃瓦,脊饰吻兽,砖砌墙体,整殿气势雄伟,给人一种古朴庄严之感。殿内塑有关羽、关平、周仓塑像,内墙遍饰壁画。坐落于汶上县南旺镇汶河、运河交汇处。为表彰宋礼、白英创修南旺水利枢纽工程而建,始建于明初,后相继扩建。至清咸丰十年(1860),形成庞大的建筑群,主要有龙王大殿、禹……[详细]
23、安山寺 AAA
安山寺
  安山寺位于泗水县城东南15公里处,S244省道右侧,处于安山、马山、红顶山群山环抱之中。寺院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历来为旅游避暑名胜之地。安山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为安山涌泉寺,后省略为安山寺,明清3次重修,建有大殿、禅房等20余间,历代碑碣6块。寺院内两株唐代所植银杏树,高20余米,根深叶茂,树冠如盖,其中一株须六七人方能环抱过来,巍为壮观。寺东侧有泉,名日涌珠泉,久旱不枯,泉水从底涌出,如颗颗珍珠泛起,联缀不绝,令人赞叹不已。寺东安山之阳悬崖处,五石洞并列,洞内塑有十八罗汉像,名曰罗汉洞,最大的洞高约4米,宽5米,深20余米,为安山寺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寺南1公里有万亩桃园1处,每年春天,桃花盛开,游人如织,为安山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投资百万余元的集观光、游览、生产为一体的仿古建筑安山……[详细]
24、蓝陵桃花源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陵桃花源
  蓝陵桃花源因南北朝时期北齐大将高长恭,骁勇善战,封藩徐州兰陵郡,俗称蓝陵王,为躲避宗亲杀戮与天女杨雪舞在此隐居,故而得名。蓝陵桃花源旅游景区包括蓝陵桃花源、蓝陵湿地、蓝陵公园、蓝陵古城四个部分,以及游客服务中心、驿站、美食街等配套设施。按照城镇全域景区化、景区功能城市化的理念,打造“城前两日游,梦回三千年”的品牌。其中蓝陵桃花源包括13700亩桃园,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蓝陵城驿站、黄约城驿站、祝其城驿站、怡情亭、怡心亭、怡神亭、高达12.39米的寿星雕像、直径达3米的蓝陵仙桃塑像、康王定情处、康王巡游、桃园三结义、蓝陵王隐居处等景观。桃花盛开时,游人如织,人面桃花相映红,人置身其中,宛如世外桃源。蓝陵湿地公园面积有2000余亩,包含河流、湖泊等湿地类型,镶嵌着乘月岛、蓝亭等景观设施。蓝陵古城遗址……[详细]
济宁人民公园·太白楼景区
  太白楼坐落在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原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其居在酒楼前”,每天至此饮酒,挥洒文字,写下了许多诗篇。贺兰氏酒楼也因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自唐咸通二年(861年),吴兴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贺兰氏酒楼观光,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为“太白酒楼”而闻名于世。宋、金、元时期对酒楼均依貌整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于明、清、民国间进行了数十次较大的重修。太白楼又曰“太白酒楼”,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唐开元二十四年(……[详细]
26、微山伏羲庙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山伏羲庙
  伏羲即太昊,死后葬于高平(今微山县两城刘庄村西)。背负峥嵘挺秀的凤凰山(亦称画卦山),怀抱碧波万顷的独山湖。陵后有六合泉、圣母泉等。湖光山色相映,环境幽雅秀丽。陵上为平面,建有伏曦圣祖庙,前有三圣殿,后有女娲殿,另有钟楼、鼓楼等。此庙建筑已无法考正。据《魏书,地形态》载“高平,二汉属山阳,有恍水、千秋城、齐城、高平山,水雀山、伏曦庙等。”可见伏曦庙在两汉已有之,魏时作为名胜记载。历史上又曾多次修复,均有记载。如“唐长兴年间(公元930-933年)年重修,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90年)再修。”现在的伏曦庙为明清时期保存的遗迹,现代曾加以维护,但规模不大。祭祀伏羲的庙会为每岁古历三月三日,至今年年不断。附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伏曦、大皓、太昊、伏牺、皇曦、包牺氏皆为一人,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详细]
明鲁王朱檀墓
  明鲁王朱檀墓位于邹城市城东北10公里九龙山南麓,墓室坐北朝南,按古代“四神方位”定穴,东、西分别与卧虎山、玉皇山邻近,南与朱雀山遥对。朱檀墓依山凿石开圹于地表以下26米。前为长80多米的斜坡墓道,墓道后紧接高8.2米、绿琉璃瓦覆顶、敷红色墙皮的金刚墙。金刚墙下部正中有墓门,前后2墓室均有双扉枢轴式石门,每扇重约2吨。墓室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2米,高5.5米。墓室规模宏大,为山东省内最大的一座地下宫殿。朱檀棺椁位于后室正中,置砖雕棺床之上,棺椁系楠木所制,坚实厚重。朱檀身着龙袍,腰束玉带,头贯金簪,身铺19枚金币。墓内各类随葬品共2000多件,有冠服、琴棋书画、葬仪、家具等,保存基本完好。其主要文物珍品有织锦缎龙袍、冕、皮弁、“鲁王之宝”印、金镶玉透雕玉带、梅花形羊脂玉环、宋代“天风海……[详细]
金乡王杰纪念馆
  王杰纪念馆位于金乡县鱼山镇,年代为1968年。王杰纪念馆占地69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16.8米,主体建筑由48根支柱支撑而起,寓意横空出世,象征着英雄王杰扑向炸点英勇牺牲的瞬间。王杰纪念馆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亲笔题写。王杰,是与雷锋齐名的时代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子,他为金乡人民争了光、添了彩,他是金乡人民的骄傲。2013年10月10日,王杰纪念馆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汶上文庙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汶上文庙
  汶上文庙文庙亦称圣庙、孔庙,位于汶上县城内东隅,约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占地面积30亩,唐长庆四年(824年),县令邢审容首葺。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孔子63代孙孔贞宁迁居汶上,且因曲阜长支64世衍圣公孔尚贤早殇无嗣,乃以汶上二支堂兄孔尚坦之长子胤植继袭65世衍圣公之爵,并加赐居汶各支世袭太常寺、五经博士和六品官等官爵,品级均高于县令。故明清二代不断仿曲阜文庙形式予以修葺、扩建,形成了以大成殿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群。今唯存大成殿、戟门、明伦堂、名宦乡贤祠、节孝祠和元代《重修圣庙记》碑一通。1991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拨专款13万元修葺大成殿,12月竣工。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子77代嫡孙、台湾-院长孔德成寄来“大成殿”匾额题字。1993年5月,台湾富国企……[详细]
中共曲泗工委旧址(钱杰东烈士故居)
  中共曲泗工委于1938年3月由钱杰东、乔海秋同志在泗水县杨柳镇小颜庙村钱杰东家中成立。中共曲泗工委旧址纪念馆(钱杰东烈士故居)始建于80年代中期,2000年被中国文化扶贫委命名为“万村书库扶贫工程”,其中征集了2000余册(件)党史、藏书和纪念文物,2003年9月免费开馆。2007年被授予“济宁市第二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济宁市党史教育基地、第二批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目前,中共曲泗工委旧址(钱杰东烈士故居)有管理人员4人,讲解员2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值班制度,纪念馆除钱杰东烈士故居外,还建设2个展室和1个图书馆,设有“胸怀壮志投身革命”、“创建组织发展壮大”、“游击作战扩大本区”、“开辟阵地坚持抗战”、“发动群众武装……[详细]
31、兴隆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隆塔
  兴隆塔,位于兖州城内东北隅今博物馆院内,因该地原有古刹兴隆寺而得名,寺久已毁圯而塔岿然独存。塔高54米,十三层,为八角楼阁式砖塔。沿着塔内梯级可以攀登到第七层的平台上,抚石栏远眺,兖城风物尽收眼底。兴隆塔之始建在隋代开皇(589--600)年间,此后各代都曾有过修葺,现塔内尚有北宋及清代重修的碑记数块。塔的造型端庄挺拔,直插云天,下部厚重,七层以上骤然缩小,如一小塔置于大塔之上,这种形式为国内所仅见。兴隆塔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结构其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芯砖塔,底基周长48米,高54米,二层外部设平座,二、四、六、七层盲窗修饰,通体区分两截,上下叠加,呈母子相托状。下七层粗大深厚,内设台阶式砖梯踏步,层间设回廊,游人可顺梯拾阶回旋而上;两截间形成2米宽的阳台,四周有石雕栏杆,凭栏远眺,风……[详细]
32、金口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口坝
  金口坝在城东五里泗、沂、府河交会处,系调节河水流量的设置。1966年以前兽河工农兵大桥未建成时,此坝为兖州至曲阜的必经之路。因其所处位置重要,坝身石与石之间均以金属(铁)扣接,故名。此坝始建无可考。《水经注》记载:“古结石为门,跨于水上也。”据此推断,当始建于汉代。北魏延昌三年(514),兖州刺史元匡在此主持筑堰修桥。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兖州刺史薛胄在沂、泗交流处积石堰水,令其入黑风口而西流,以灌溉土地,因而城西大面积土地尽成良田,农业连获丰收,百姓颂之为“薛公丰兖渠”。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慕容彦超据兖州叛,以金口坝堰泗河水入城壕中,作为兵防。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开会通河,乃修胄旧渠,为滚水石坝,引泗入运”。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疏为二洞,装置闸门,视季……[详细]
孟府古建筑群
  孟府古建筑群位于孟庙西侧,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处,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故孟府又称“亚圣府”。孟府始建于北宋末期,已有800余年历史。孟府初建时规模较小,后经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后7进院落。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中为内宅,后为花园,共有楼、堂、亭、阁148间。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总面积2.24万平方米。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建国后,孟府成为收藏、展出大量出土文物及孟府遗留文物的地方。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当地群众称“衙门”,为3楹、单启硬山式建筑。门前东、西各建1座4柱3门式木坊(均于“文革”期间被拆除,尚未修复),名分别为“旌忠坊”、“旌表节孝……[详细]
南张凤凰台遗址
  凤凰台凤凰台位于济宁西郊,运河北畔,327国道南侧。凤凰台所在的任城区南张镇,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即可见中华文明之光。据考古调查发现,在凤凰台遗址上,十几米高的土层堆积中,蕴藏着丰厚的古代遗存,底层属“龙山文化”的遗迹,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址。1985年凤凰台遗迹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领队培训班在此进行了实地考古发掘,出土近300件文物,现存于省考古所内。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台”又名“风化台”,为凤姓教化之台,是远古时期的先民祭祀太昊伏羲的地方。经近代专家考证,确定为“太昊祭祀台”。伏羲又称太昊,自封为风姓,古代“风”、“凤”乃同一字,史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有济之祀”。任城是四个风姓……[详细]
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
  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包括1955年修建的梁山革命烈士陵园和2012年建设的梁山歼灭战纪念馆两部分组成,分别位于梁山县越山路5号和梁山县水泊街道独山村。梁山歼灭战遗址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遗址山体---独山海拔高23米,含2013年建设的烈士纪念设施休闲广场占地面积共20亩。目前在梁山歼灭战纪念馆保存的战斗遗物有缴获的日军战刀、头盔、腰带和八路军战士部分遗物等。被山东档案馆收藏的有1941年5月10日《大众日报》关于梁山歼灭战中俘虏日军的口述,罗荣桓、陈光指挥战斗的珍贵照片等。梁山歼灭战遗址先后被命名为梁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济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着边开发边利用的原则,梁山县每年都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详细]
旧城海子遗址
  鱼台县旧城海子钓鱼台风景区位于鱼台县王庙镇旧城里村一带。东西长2200米,南北长1400米,有水面积高达280万平方米。旧城原名黄台市,因黄水不没而得名。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始迁县治于此。历史景点及名人众多,著名的景点有“龙台飞雨、古塔凌云、金沙晓行、龙台飞雨、郎桥夜月、蒲海青烟、荷河归帆”等,历史名人有:孔子七十二贤之孝子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等;现代名人有戏剧家董小吾、书拥屈万里等。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七月,黄河决口于铜山县的孙家集。9月13日,洪水灌城,官舍民房全部倒塌,城址沦为湖泊。1985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被评为AA级旅游风景区、旅游下乡工程示范点。……[详细]
37、泗水仲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泗水仲庙
  泗水仲庙位于泗水县泗河街道。年代为明、清。2013年,泗水仲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为汉代祠堂和墓地,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武氏墓地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将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1964年将处于深坑中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到现在的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群石刻为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石刻建筑。又称武梁祠、武氏祠。在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北。现存双石阙、1对石狮、2通武氏碑和4组零散的祠堂画像石,雕刻精美,刻技娴熟,系珍贵的历史资料。武氏墓相当于东汉桓、灵帝时期(147~189)。除石阙外,诸石祠于宋代……[详细]
嘉祥青山寺
  青山寺位于嘉祥县城南8.2公里的林木葱茏的青山西侧,是以惠济公庙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占地约6000平方米。惠济公庙原名焦王祠,据旧嘉祥县志记载:“武-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始封之焦在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受封后移城于嘉祥青山东山脚下。现青山东有东、西焦城村,有古焦王城遗址。焦王祠始建年代无考。据元东昌教授赵衡正《重修惠济公庙碑记》记载:“庙左有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碑,碑毁无考,右立晋永安颂,文字剥落难辨……”。1102年(宋崇宁元年)封焦王为宁应侯;1121年(宋宣和三年)改封为惠济公;次年,重修焦王祠,改称惠济公庙。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重修、扩建,始具现存规模。因祠庙位于青山,故群众习惯上称之为青山寺。青山寺坐东面西,顺应山势,层层递升,设计巧妙,别具一格。崇宇高阁,掩映于……[详细]
40、声远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声远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声远楼的大规模维修工程已全部结束。沧桑古楼焕然一新 声远楼位于济宁市中区铁塔寺街中段,楼内悬挂一口巨型铁钟,撞击铁钟,响彻全城,声远10余里,故名“声远楼”。  声远楼始建于北宋中叶。明万历年间济宁道台龚勉题“声远楼”匾额一方,悬在二层檐下正前方,字体雄浑,特别醒目壮观。  声远楼建在4.5米高的台基上,通高16米,为11脊十字顶正方形两层楼,下以12根方形石柱作外围主要支架,内以4根通天柱自下而上支撑两层顶端的梁檩,上下两层四檐和周围补间均以斗拱承托。顶覆灰瓦,挑脊上饰有按序排列的鸱吻、飞禽、走兽等。正中顶端设一头东尾西昂首怒目、背驮宝葫芦的麒麟异兽,寓意颇深。全楼雕梁画栋,朱甍映目,飞檐陡峭,风铎铮铮,属砖木结构亭阁式建筑。楼内设木制楼梯可拾级而上。  楼上巨钟……[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