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开封市旅游

开封市文物古迹介绍

柯莱恩住宅楼
  柯莱恩住宅楼时代:1920年地址:开封市禹王台区五福路开封市肿瘤医院院内,有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人称柯家楼。如果不是有人引领,很难找到这座人文建筑。这座西洋风格的楼房被现代建筑所包围,格外显眼。虽然历经岁月风霜,依然屹立在那里。柯家楼坐西向东,为西式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有地下室和大小房间30余间,分住室、客厅等,设施齐备,设计合理,布局严谨,建筑面积357.02平方米。柯莱恩宅至今保存完好,为第五批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柯家楼最初的主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柯家楼作为开封近代历史遗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并未磨灭,当人们路过那里时,往往会说这里曾经住过柯莱恩,曾是一个盛开鲜花的私人宅院,还会谈及曾经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详细]
通许曹植墓
  通许七步村曹植墓是在明成化六年发现的,也就是1470年。那年夏天,黄河决口,曹植墓所在的土岗被大水包围。到了冬天,大水退去,土岗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穴,穴中有石门,从外面闩住,正中竖一石碑,上刻“魏曹植之墓”,后来人们捐资为曹植修了祠堂,再后来又增修了观音寺。 1479年,副都御使娄良告老还乡,看到曹植墓的景象后,多方协调,重修了曹植祠和观音寺,首先建祠堂一座,接着又修了崇殿,还修了讲堂、禅室、厢房、厨房,看上去很是雄伟恢弘。此后的500年间,黄河几次泛滥,因泥沙淤塞,坟冢几乎成了平地,只剩下一个小土堆,院内建筑也几次成为废墟。 1998年,为加强对曹植墓园的保护,省文物局拨出专款,对曹植墓进行了修建,建成了陵园。……[详细]
张钫故宅
  张钫故宅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曹门里朝阳胡同19号院。张钫故宅保存现状良好,院落基本完整,院内建筑虽然被使用单位改动过,但整体布局,建筑形制及道路铺装,基本保持原貌,以及与周围居民的环境关系格局,都保留了真实的历史信息。据考证,该宅院始建于“光绪壬寅”年间,即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张钫故宅由东主宅院和西附院两部分构成,主宅院为开封地区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可惜的是一进院倒座及门楼已被拆除,改建成一栋两层居民楼,后面的三进院仅剩一座正房;西附院现存一座两层楼。东西两院现存八座建筑,东主宅院建筑面积为631.08平方米,西附院建筑面积223.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54.63平方米。……[详细]
僧忠亲王祠
  【僧忠亲王祠】位于于今开封市东棚坂街小学内,现存大殿为清代建筑。清同治三年(1862年)清廷命僧格林沁统辖山东、河南事务,任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四省总督、抚巡,提督、总兵等职。同治四年(1865年)入山东镇压捻军,在曹州北高庄战役中死于捻-下。清廷皇帝钦赐在河南省建立科尔沁忠亲王僧格林沁专祠。该祠现存大殿,坐北面南,长20米,宽10米前墙磨砖,出厦。室内木构件有彩绘,画工精细,色彩明朗。殿外为三级石阶。院内有清同治十年僧忠亲王祠碑一通,碑文反映了太平天国失败后,北方农民义军继续坚持战斗,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事实。时代:清地址:开封市顺河区东棚板街一师附小院内……[详细]
鹿台岗古文化遗址
  鹿台岗古文化遗址位于县城东裴村店乡鹿台岗村西侧。遗址东西宽约120米,南北长约15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文化层一般厚3-5米,自下而上依次为龙山、岳石或先商、早商、晚商及东周等6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少量的青铜器,还发现了一些要房屋、灰坑和祭祀遗址,其中包括距今4000余年,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的两处祭祀遗址。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石代原始宗教的形成和发展,华夏、东夷两大集团分布范围的界定,探索商人的起源和夏、商两族的关系以及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类型划分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196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开封宾馆二号楼
  开封宾馆二号楼位于开封市自由路中段开封宾馆内。此处原为开封县救济院院址,后转入美国本笃修女会名下。1937年原救济院全部拆除,并进行新建。1938年新建筑竣工,二号楼即为其中之一,为修女居住之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处成为日本驻开封领事馆的馆址。1945年9月,由美国本笃修女会收回。1948年开封解放后,此处房产交天主教开封教区接收管理。1954年由开封宾馆使用至今。该建筑据说系中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教授赴美留学回国后所设计。开封宾馆二号楼建筑设计精美,外观精致,施工考究,是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典范,颇具建筑艺术价值,现为开封宾馆的高级客房。……[详细]
椅圈马遗址
  椅圈马遗址位于河南省尉氏县大营乡椅圈马村东南的台地上,东距县城约15公里。遗址东西200余米,南北100余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康沟河支流从遗址北部缓缓流过。(图一)1987年,开封市文管会、尉氏图一河南尉氏县椅圈马遗址位置示意图门:40万)县文物保管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1992年春,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现改为考古系)与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尉氏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共开探方24个,揭露面积620平方米。清理房基3座,灰坑86个,墓葬49座(包括小孩墓葬14座)。其文化内涵包括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和少量东周时期遗存。时代:新石器时代至东周……[详细]
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
  河南辛亥十一革命烈士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开封市区东南隅禹王台公园内。墓坐北朝南,呈八角形,冢高5米,直径5.7米,墓壁四周镶巨石。墓前设有墓碑。墓周嵌题词及烈士传略石刻16方。占地0.5公顷。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起义后,河南同盟会会员公推张钟端为河南起义军总司令,在省会开封组织起义,因0细告密,400多名起义者被捕。同年12月24日,张钟端、王天杰、张照发、刘凤楼、丹鹏晏、徐振泉、张得成、李干公、王梦兰、李鸿绪、崔德聚等11人,分别就义于开封西郊和南关。1934年,河南省政府将11位烈士遗骨合葬于南关铁路北侧。1981年迁入禹王台公园内。……[详细]
启封故城
  时代:春秋启封故城,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是春秋时期的古城。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列国争雄。当时的古城村一带恰为郑国的东北边陲,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古城村一带屯兵筑城,并劝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进入战国时期,启封城属魏,成为国都大梁城的南大门,其军事地位更加突出。直至西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因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是为“开封”,这便是如今“开封”一名的由来。而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使得汴州(今开封市)一跃成为繁华鼎盛的水陆大都会,相距数十里的启(开)封城则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唐延和元年,启(开)封县治所移至汴州,之后就成为现在的开封城。启封城则逐渐废弃,历经水患之后,沦为一个村落,这就是今日的古城村。启封故城从唐贞观年间以后,就再也无人修葺,加上黄河泥沙无情地淹没,几乎使故……[详细]
70、三贤祠
三贤祠
  三贤祠建于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饮酒赋诗而特意建造的。主殿有三贤相聚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得罪了杨贵妃,被解除了翰林职位。他东下洛阳,结交了杜甫。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便相偕沿着黄河漫游,饱览锦绣山川。初夏时,他们来到开封,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这两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来古吹台上饮酒赋诗的情景。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杜甫写下了《遗怀》,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祠内还有两组雕像,第一组千金买壁。相传三位诗人在古吹台上饮酒赋诗走后不久,一位端庄俊秀的姑娘宗小姐来到古吹台上,当她看到李白……[详细]
郭屯古战场遗址
  郭屯古战场遗址位于县城南35公里郭屯、蔡寨、于堂、八里庙一带,南距竹林仰韶文化遗址2.5公里,北距圉城故址3公里,在俗称“十里长岗”的北端。建国后曾出土有矛、戈、剑、镞等青铜器,发现有乱放的人骨骼,个别骨骼间插有铜镞等兵器,鉴定为古战场遗址。1987年又挖出小型砖室墓10余座,出土了铜剑、戈及车马饰,并在郭屯村发现一大型砖室墓,出土玉猪、玉俑、玉壁等10余件珍贵玉器及大量汉代陶器。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以来该遗址多次遭盗掘,春秋战国及汉代数百座墓葬被毁。现已采取保护措施,对部分被毁文物进行了恢复工作。……[详细]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始建于1936年建筑面积为2330平方米。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从学校大门向北至大礼堂构成一条南北长0.5公里的中轴线。建于1936年的学校大门双重飞檐,多种珍禽奇兽雄踞其上,使人顿生庄严肃穆之感。耗资20万大洋的大礼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雕绘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中轴线东侧有建筑面积为2330平方米的“六号楼”和10座分布整齐的斋房(即“东十斋”),西侧有富丽堂皇、古色古香的“七号楼”和“西二斋”。“西二斋”西部有“改建河南贡院碑”、“重修河南贡院碑”各一块,从整体上,通过空间的围合、韵律节奏的塑造,形成了一个理性与浪漫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四合式中国传统中轴对称布局结构的大型校园建筑群。据有关专家认为,这座建筑群是中国高校建筑雄伟、构造精美、中西合璧的代表,尤其是造型的优……[详细]
河南省佛学社旧址
  河南省佛学社旧址1925年下半年,佛教净严法师和慕西法师在开封白衣阁建立河南佛学社,作为释门信徒修研佛学的场所。社长是河南省政务厅厅长、老同盟会会员刘积学,净严法师、慕西法师等任理事,袁西航任总干事。1935年,由净严法师发起创办河南佛学院,地址在铁塔寺,太虚大师任名誉院长,慕西法师任院长,净严法师任教务主任。该院相继创办了贫民小学、难民收容所、施诊所、中医学校,并设立了赈济委员会,募捐物款,赈济灾民。时代:民国地址:开封市顺河区北门大街210号铁塔公园内……[详细]
岗西汉墓群
  岗西汉墓群时代:战国—明地址:开封市顺河区土柏岗乡岗西村东南【岗西汉墓】位于开封市东郊土柏岗想岗西村东南的土岗上,为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该墓冢残高5米,周长46米,夯层清晰。由于岗上表土和夯土被起走,墓圹的大部分痕迹在地面上显露出来。该墓坐南向北,墓圹呈亚字形,总长41米,墓圹长约18.7米。墓深距地表约4.7米。由于没有进行发掘,墓的年代难以确定。但根据行夯的情况,以及墓葬形体和夯土层0土的绳纹瓦片及洛阳该类墓制的发掘材料,初步测定可能属于汉代墓葬。……[详细]
老君营吴家宅院
  吴家大院位于兰考县仪封乡中老君营村,始建于清末,分东、中、西三院,占地3000平方米,西中两院被毁,现存东院基本保存完好。该建筑自南向北留存有二层楼阁式正房,东西厢房,门上砖雕“重门燕喜”,院门为城墙式建筑,下面正中为建在三级台阶之上的大门,墙顶上面有可供人行走的通道、瞭望及防御垛口,墙高约5.5米,厚0.83米,异常坚固。正房是一座二层0硬山卷棚式建筑,面阔三间,建筑在高约2米的砖砌台基上,楼顶是可以瞭望的城垛式墙体,四角耸起砖砌尖角,状似皇冠,正房的墙体厚约0.95米,其坚固程度,建筑风格在古民居中实属罕见。两边的厢房为二层0硬山式坡屋顶建筑。高度比正房稍矮。整个吴家大院的建筑外形气势宏伟,高大宏阔,并且在每座房屋的屋檐上都保存有精美的砖雕,堪称一绝,是豫东地区一座典型的清代富家民居。吴……[详细]
76、孟昶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昶墓
  孟昶墓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葬身之处,墓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大孟昶村,墓葬外形为一圆形的大土丘,临近朱仙镇,为著名的“朱仙八景”之一。如今大孟昶村仍存有一块古碑,为清代咸丰七年,即公元1857年由通许知县所刻。碑文大意是:这里临近开封,有赵宋时蜀降主孟昶之墓。宋人紧挨着孟昶墓修建了兴国寺,以压住他的帝王之气。兴国寺建在孟昶墓的东边,明朝曾经重修,现已不复存在。据当地人讲,前些年,村民在墓址附近拉土,曾挖出大量青砖,还曾挖出过花瓶、瓷罐等精美文物。……[详细]
开封田家宅院
  开封乐观街47号,田家大院硕果仅存的一所宅院,三进四合院,开封“市保”。开封市文物局评价:田家宅院是典型的清式传统四合院,建筑之精美,堪称一流,从中可窥见清代官宦之家的奢侈豪华。当年的田家大院,像乐观街47号这样的三进院有五六座,它们门挨着门,占据了大半条乐观街,十分壮观。田氏家族是开封著名的科举家族,读书人很多,清道光到光绪年间出过三个进士。田家大院幸存下来的乐观街47号院,是进士田恂的宅第,它成为田氏科举家族的实物见证,也是开封文化的一个载体。……[详细]
大相国寺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电话0378-5665090门票 45元开放时间 8:00-18:30 景点位置开封市内鼓楼区自由路西段36号大相国寺内……[详细]
朱仙镇大石桥
  贾鲁河贯通朱仙镇南北,明清之际达到巅峰。其时,贾鲁河上,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一派繁荣景象。为沟通沿河两岸人民交通,遂于明朝初年兴建大石桥。大石桥雄跨贾鲁河上,南舟北马在此交汇,荡起尘埃多高。大石桥巍然屹立,造福一方百姓。直至共和国后,它依然长期是开许公路上的必经之桥。近年随着交通的不断升级,方始逐渐退隐,成为使用中的文物。姜夔有词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大石桥仍在,桥下却再也不见碧波荡漾的贾鲁河水,唯有旺盛的水草,把这里当作生长的乐园,覆盖住干瘪的河床。清光绪二十六年,朱仙镇的水运地位被别处取代,再也不通舟楫,这是朱仙镇衰落的开始。随着倚-运的时代彻底结束,公路、铁路相继发展,中国的交通版图完全改观。贾鲁河渐渐湮没无闻,直至彻底干涸。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朱仙镇大石桥,河南省人民政……[详细]
尉氏刘家宅院
  【刘家宅院】在刘家胡同同二号,建于清未民初,是尉氏县大地主刘耀德家宅院,除后花园已被改建,其它三进院保留完整。大们为木制门楼、瓦顶、有照壁。第一进院南屋面阔三间,北雕穿堂,面阔三间,东西屋各三间。第一进院,东西屋各三间。第三进院,门楼高3.30米.东西层各三间,北屋五间,全院房子出厦,东西房均有廊柱,有走廊相通。设计精美。建筑严谨,古朴典雅。为开封市仅有的保留完好的一处四合院。现为第一商业局红旗幼儿园使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