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旅游

崇左市文物古迹介绍

江西岸遗址
  江西岸遗址是位于广西扶绥县城左江北岸的一处史前遗址,该遗址位于扶绥县新宁镇一带左江拐弯处的北岸,在一个半岛上,与县城隔江相对。 2014年年4月以来,为配合广西郁江老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敢造遗址、江西岸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取得重要考古成果。在遗址中,发现了墓葬、石器、陶片、青铜器和动物骨骼等文化遗存,其中不乏珍奇之处。 发掘中还发现了大石铲和青铜器这两个时期的文化遗物,例如发现了一件残缺的青铜矛。成为了解广西史前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大石铲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文化遗物之一,但除了石铲外少有其他遗物遗迹可供佐证此次敢造遗址发掘出土的材料和明确的地层叠压关系,这为破解广西史前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详细]
右辅山古炮台群
  右辅山古炮台群右辅山又称为金鸡山,位于友谊关西侧,海拔511米,西南两面为悬崖峭壁,山势险峻。其山顶有3个山头,呈鼎立之势,为守关之兵家要地,历代均设重兵把守。登上此山可一揽中越边界方圆数里迷人的风景。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后,苏元春为了加强中越边境防务,选此山营造了三座炮台,名为镇北、镇中、镇南台。炮台倚山势而建,均以青石砌就,严丝合缝。各炮台除配置有一门可旋转180o的德制十二生大炮外,还分别筑有地下营垒,用以屯积粮草弹药和士兵居住。1907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金鸡山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起义,这是孙中山先生一生反清革命生涯中唯一一次亲自指挥,并参加战斗的起义。1981年,右辅山古炮台群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3、法式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式楼
  法式楼“法式楼”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之一。该楼建于1914年,是当年清政府设在凭祥“镇南关”对讯分署的办公地点,楼房占地面积为200多平方米,高两层,由当时法国工程师所设计。楼体结构复杂,楼边镶嵌的花草图案精美,壁面塑画高雅,不愧是一尊精美的艺术珍品。但由于该楼建设年代久远,楼房地基逐渐下沉,楼房已出现多处裂缝。特别是楼房久经风吹雨打,表面已变得灰暗,污迹斑斑,不少的地方长出青苔。为了拯救这尊艺术精品,还其昔日风采,国家文物局决定投资35万元,对其进行全面维修,维修工作由自治区文物维修专业队负责承担。目前,维修正在紧张地进行之中。不久,一道亮丽的风景又将重新展示在游人面前。……[详细]
宁明镇宁炮台
  镇宁炮台位于宁明县寨安乡安阳村枯号屯东侧的牛头山上,当地人称牛头山炮台。镇宁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平面呈正六边形,边长20米,高6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整座炮台用红砂岩料石垒砌而成。炮台大门面朝西北,门额青石匾阴刻“镇宁台”三个楷体大字,两旁刻款“光绪二十年孟春月”和“毅新副左营监修”等字样;门外约16米处建有一字照壁,照壁居中嵌青石,竖刻楷体“一品当朝”四字。炮台分一二两层,一层有兵房、弹药库、神龛、天井和台阶;二层有炮位、指挥台、战壕和垛墙。目前,原炮位上残存一门铁质克虏伯大炮, 于2019年进行炮台维修时得以恢复。……[详细]
黄善璋墓
  黄善璋墓(包括武官墓文官墓及周围黄氏土司族人墓)位于明江机场附近,是北宋永平寨(今宁明一带)首任土官黄善璋的陵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善璋墓是广西宋代时期土司制的缩影。广西的土司文化素有“北祠南墓”之称,“北祠”指祈城县莫氏土司祠,“南墓”就是宁明县“黄善璋墓”。陵墓规模宏大,为广西土官墓之最,原有神道、华表、辕门、石狮、石马、石羊、石俑(有文武之分)等等,文物丰富,价值极高。黄善璋墓园,所遗存的石雕像造型古朴、风格独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被史学家称为壮族的“兵马俑”。……[详细]
大青山起义旧址
  大青山起义旧址,位于龙州县龙州镇彬桥乡先锋农场大青山分场。建于1933年,原为国民党大青山“龙州林场”。是一座泥冲墙硬山顶木结构两层建筑,三开间,面阔18.2米,进深18.4米,高7.9米,檐口高4.1米,占地面积293.3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1947年中共左江工委在此领导大青山起义,全俘伪场长、林警队长和十多名林警。大青山起义是解放战争时期左江地区革命由隐蔽到公开武装斗争的标志。起义胜利后,中共左江工委便以大青山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1986年5月24日公布为龙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7、蓉峰塔
蓉峰塔
  在宁明县城西北郊不远处的田垌间,矗立着一座巍峨雄伟的古塔,它就是宁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左第一高塔——蓉峰塔。蓉峰塔始建于清朝道光年初。塔高40余米,共五层,为八棱实心青砖结构,塔基由方石块砌成。塔门题有“蓉擎岳峙千重艳,峰接奎垣万丈光”的对联。从二层起,匾额分别题为“珠联”、“璧合”、“梯云”、“取月”。塔尖葫芦状,瓦檐六角各垂风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塔内有楼梯直通顶层。塔旁有一棵百年古榕,绿色枝叶拦腰将塔拥入怀中,形成树抱宝塔的奇景。塔东二里,有东湖,夕阳西下之时,塔影落在湖面上,形成“巨椽沾墨”的奇观。该塔以荷花的别称芙蓉而取名“蓉峰塔”,意为“荷叶开花出人才”,宁明也因此雅称为“荷城”。……[详细]
越南边界战役陈赓指挥所旧址
  越南边界战役陈赓指挥所旧址,位于龙州县下冻镇布局村江巷屯017号。该房屋坐西南向东北,两开间两层穿斗结构瓦房,面阔5.83米,进深10米,占地面积116.6平方米。1950年1月底,胡志明主席秘密访问中国,请求援助。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做出全面援越的重大决策。1950年7月,陈赓将军入越,协助越南人民军组织指挥边界战役,扫清边界敌人,以打通中越陆路通道。陈赓将军和胡志明主席与越-队参谋部多次在此研究作战方案,指挥战斗,取得了边界战役的胜利。2012年5月4日公布为龙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珠山岩画
  珠山岩画位于宁明县城中镇珠连村珠山屯西南面400米处,绘制年代为战国至东汉时期。岩画分南峰、北峰两地点,是左江支流明江流域最上游的一个岩画分布点。珠山呈南北走向,两峰东边临江,形成断崖。面江峭壁比较平整,南峰高约120米,北峰高约100米。岩画分布在两峰临江的崖面上,画面宽约400米,由多幅独立的图画组成,由于岩表受到严重风化剥蚀,部分图像已漫漶不清,难以辨认,现存人像169个,动物图像15个,铜鼓图像10个。2014年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峡山岩画
  龙峡山岩画位于宁明县城中镇珠连村驮河屯东南400米处,绘制年代为战国至东汉时期,岩画分两个地点,第一地点位于龙峡山西南面崖壁,距明江约有100米,岩画距地面高约65米,画面约20平方米,可看到图像有12个,6个较完整,皆侧身人像;第二地点在龙峡山西面临江崖壁上,岩画距地面约60米,图像50个,其中人像44个,动物图像3个,铜鼓图像2个,船图像1个。2014年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金汉代庭城遗址
  上金汉代庭城遗址,位于龙州县上金乡联江村委会舍巴屯东北面约500米。该遗址地处河岸三级台地上,东西长49—61米,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度0.45米—1.7米,遗物丰富。地面发现绳纹板瓦、筒瓦、陶罐残片以及石斧、石砍砸器等,是广西西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汉代遗址,填补了该地区汉--古的空白,为研究汉代广西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2012年5月4日公布为龙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山岩画
  高山岩画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濑江屯北面500米处的明江东南岸拐弯处。山有两峰突起,临江崖壁陡直峭立,北峰高300米,面江山壁东西长约250米;东峰高约200米,面江山壁南北长约170米。高山岩画绘制年代为战国至东汉时期,共有岩画300多个,其中北峰有191个人像;东峰有人像41个,鼓10面,羊角钮钟一组。2014年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扶绥财神庙
  财神庙位于扶绥县龙头镇龙头村兴龙屯,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1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布局为二进院落,建筑面积67.71平方米,座东向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博古脊,青石四角柱础,墙上绘有彩画,雕有灰塑,风格古朴。庙内存有 “圣旨”石刻一通,高1.21米,宽0.72米,厚0.12米,左右各雕有一条长龙,龙首遥相对望,雕刻精美,是左江流域保存最完好的财神庙。……[详细]
印度支那共产党秘密联络站旧址
  印度支那共产党秘密联络站旧址位于龙州镇营街81号,时代为民国。印度支那共产党秘密联络站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面从79号民居至71号民居的码头边31.8米;西面从83号民居至101号民居59米;南面从79号民居至101号民居向南各划一条50米直线后的范围内确定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四周各外延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上英恐龙化石遗址
  上英恐龙化石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圩镇那派村南一公里。该遗址发掘出土的化石标本主要有广西亚洲龙牙齿一枚和部分骨架,属新种晰脚类恐龙;扶绥中国上龙的牙齿五枚以及部分瓣腮、鳞片、骨板、其他伴随的水生动物化石。2001年出土的“一窝三龙”恐龙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高大、最完整的晰脚类恐龙化石。……[详细]
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海外第一办事处旧址
  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海外第一办事处旧址位于龙州镇龙江街16号房屋,时代为民国。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海外第一办事处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面16.8米,西面20米,北面从文物本体外延20米,南面与铁桥头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相连接的范围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四周各外延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同正石铲遗址
  同正石铲遗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东街东面2公里处。1960年发现,1973年发掘,揭开面积约50平方米。出土石铲100多件,其中40多件较为完整。遗址中文化层的遗物均为石铲,大部分通体磨光,堆放较有规律,即几件并排,刃部朝天,重叠排放,间衬以小石铲或残铲片,石铲均无使用痕迹。同正石铲遗址是196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主要分布于同正分场南150米及东南1000米的南区2号地。因为耕作,大量文化遗物暴露于地表,集中分布在长宽各约10米的范围之内。1978年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队发掘约50平方米,文化层出土的器物全是石铲,有成品、半成品、原始材料。但多数是石铲及半成品。较完整的石铲,共40多件,页岩磨制,其形制多为梯形,少数为长方形。石铲最大为长66.70厘米,宽44.80厘米,厚2.1……[详细]
53号界碑
  53号界碑53号界碑位于德天瀑布景区内,该碑是1896年清政府所立,上刻:中国广西界,并附法文(当时越南为法国殖民地)。界碑正面所对的土地是越南的领土,背面所对即是我国领土,界碑前后100米内为两国的边境缓冲区,是可以允许往来的。因岁月的侵蚀,碑已有破损,但更显其沧桑。……[详细]
戴志敏烈士陵墓
  戴志敏烈士陵墓位于雷平镇公益村东面的黑水河畔。1979年1月建成,同年5月重修。陵墓、墓碑均用水泥建成,周围树有钢筋水泥花栏杆。每逢清明节和“五四”青年节,当地干部和群众、青少年、学校师生都分别到此祭扫烈士墓,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缅怀革命烈士。……[详细]
陈勇烈祠
  陈勇烈祠位于龙州镇南门街,南临水口河,北邻龙州粮库,东西面为民居,又名“追忠祠”,是为记念在中法战争中牺牲的名将陈嘉而建的祭祀专祠。阵嘉英勇善战,战功显赫,后因旧创复发于1885年死于龙州。陈嘉生前获赏穿黄马褂,死后,清庭赐溢勇烈,国史馆立传,广西提督苏元春奉旨择址并亲自督工修建其祠,于光绪23年(1897年)建成。该祠占地近万平方米,现存前殿、揽秀园和昭忠祠及前面大院,有石砌宽台阶直通河边,大门旁的古炮尚存两门。该祠气势威武,飞裙盘龙,门首雕花,典型中国古建筑风格,是一座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清代建筑,一九八一年八月定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勇烈祠一直以来都向游人开放,年游客量一万人次左右,是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地址:龙州县龙州镇南门街门票:免费乘车办法:在县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