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贵阳市旅游

贵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李端棻墓
  李端棻墓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水塘村大关口松山半阜上,1987年经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贵阳市喷水池邮局后面有条由北向南的旧河道,名贯城河。河的东岸有条不宽的小巷,叫长春巷,清朝著名的维新大臣李端棻就出生在这巷内。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由叔父李朝仪教养成人。20岁补博士弟子员,29岁中进士,入翰林,选庶吉士,授编修,擢内阁学士,为大学士倭仁、尚书罗敦衍所器重。因文学而受清同治、光绪两朝知遇,历任山西、广东、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主考广东乡试时,十分赏识年仅十七岁的梁启超,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梁,与梁结成亲密的郎舅关系,并与戊戌维新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后迁任刑部侍郎、工部……[详细]
都拉营盘
  都拉营盘遗址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都拉村屯山顶。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当地寨长张国顺等人倡建。营盘用毛石堆砌,南北各有一石门,均已垮塌,现今仅存残墙300余米、高1.6米、厚1.8米。……[详细]
吴中蕃墓
  吴中蕃(1618年-1696年),字滋大,一字大身,贵阳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桂王时出任遵义知县,擢升重庆知府,寻调普安,抚恤荒残,政声大起,擢吏部文选司郎中。明亡,弃官逃入山中。清顺治时,经略洪承畴力荐,召为云南知府,力辞不就。康熙间,吴三桂反,入吴三桂幕府,后知不可与谋,拂衣而归。后吴世藩继立,胁迫其出山。不得已,他只好装疯,将原内阁学士方以智赠送给他,并视为珍宝一直放在怀中的砚台摔碎,得以幸免。等平定吴三桂后,才将碎砚进行补缀,为此还写下了《断砚草》。吴中藩于康熙中两度应邀编纂《贵州通志》,所叙《大事记》“甚合史法”。他一生虽著述甚丰,却唯存孔尚任和顾彩为他写序的《敝帚集》10卷,莫友芝称其“质厚气苍,自然瑰异”。据《吴公中藩家传》记载,他卒于公元1696年“正月初六日子……[详细]
贵阳清真寺
  贵阳清真寺位于贵阳市合群路团结巷,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历来为贵阳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进行宗教活动、宗教教育、议事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清真寺几乎毁完,1981年开始恢复,1984年完成,现有建筑面积118平方米。1983年该处被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渔璜墓
  周渔璜墓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新寨坡脚,坐东向西。封土南北长4米,东西宽3.5米,高2米,墓前有碑一通。周起渭病逝后归葬于黔陶乡骑龙村南1公里松坡。土封石围,高2.5米,直径4.50米,坐东向西,墓碑一通,圆首,高2.5米,宽0.75米。额题“佑启后人”4字,碑文楷书阴刻“皇清诰授通仪大夫,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并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一级周公起谓之墓”。该墓1985年11月2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坡红军标语
  民国24年(1935年)4月,红一方面军长征期间,经过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战役后,挥师南下,兵临贵阳,直逼昆明。4月8日,军委决定野战军迅速占领贵阳以南的青岩及其以北花仡佬(今花溪)要点,以便掩护大军通过定番(今惠水)及其以南地区,寻求机动。4月9日,三军团一个团在倪儿关向贵阳进攻,扼制滇军向我军侧击,掩护红军主力经龙里、高坡向青岩开进。4月10日,军委电令一、三、五军团火速占领和控制青岩、定番。是日,一、三军团按军委命令迅速攻占了青岩、定番,五军团司令部进驻青岩。红军经过高坡时,在现高坡乡大街北段民宅墙上用墨横向隶书“-弟兄团结起来,杀死狗贪官,与红军联合,一同到北方去打日本帝国主义去”“反对国民党的--政策﹗”等标语,充分表明了我党领导的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标语字迹清晰,保存完好,……[详细]
长坡岭古驿道
  长坡岭古驿道,在贵阳市白云区长坡岭森林公园内。始建于元代,明初大加修整,沿途建立卫所,保证驿道畅通。驿道用大小不等的青石块铺砌而成,大的石块有一米多宽,厚20—40公分;小的石块宽20—40公分,厚10—20公分。驿道宽1.5米,现存长约三公里路段至今保存完好。驿道表面石块虽踩磨得发亮,但看起来仍十分牢固,可想当时足以胜任繁重的人背马驮,担负交通运输任务。驿道藏身于茂密的林海深处,蜿蜒曲折,错落有致,沿驿道藤蔓杂生、花香四溢。它原为贵阳入川的古驿道,在当时具有特殊意义,关系着调兵遣将、行军作战、粮秣运输、情报通达、布宣号令、官员迎送、地方朝觐、物资交流、商旅往来、人口流动等军事、政治、交通、邮传、接待、商业的多种功能。这条驿道和省内其它驿道贯通,使贵阳成为一个交通枢纽中心,文化交流随之日益扩……[详细]
谢六逸墓
  在贵阳市黔灵公园八角岩西麓半山中华圣公公墓地有谢六逸墓,墓座东向西,封土长约3米,宽约2.5米,高约1.5米,墓前有碑,上刻“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吉日”,中部刻“谢公六逸之墓”,左下刻“男:开荣,女:开志,华、德、明、新奉祀”。1999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谢六逸(1898—1945),号光燊,原籍江西,笔名有无堂、宏徒、鲁愚等多个,贵阳人,著名文学家、教授。生于贵阳一个仕宦人家,祖父谢朝燮,拔贡生,曾任湖南永新县知县。父亲谢森初曾任湖南沅陵、贵州都匀等县知县,他5岁在家庭训,13岁入达德学校高等(小学)部,15岁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19岁参加省官费留日会考,20岁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但爱好所至,潜心学习日本及欧美文学。24岁毕业回到上海,到商务印书馆所任并加入文学研究会,参……[详细]
贵阳圣泉
  圣泉是我省历史上著名古迹,1983年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由贵阳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开辟为旅游景点,具有重要的自然与人文价值。圣泉,位于贵阳市黔灵山后山,属黔灵乡三桥村下五里。两山对峙,清泉一泓。泉由山麓石罅迸出,现为石壁所挡,穿行地下,汇入方池。池上覆以四角亭。亭前竖石牌坊一座,上有“圣泉”二字。泉池与石牌坊、亭,均在一正方形平台上。台约200平方米面积,三面围以石栏杆,面临泉水汇聚而成的池塘。两山翠柏苍松、四季常青;山涧塘水澄碧,波光潋滟。圣泉,属间歇泉。泉以圣名,取其盈虚有常,应时而至,异于他泉。一昼夜约盈缩百次,称百盈泉、百刻泉;因其涨缩现象,又名漏汋泉。明朝时,列为贵阳八景之一,称“圣泉流云”。清代学者张澍,嘉庆时曾远游十余省,在他所著《续黔书》中,把它同天下的奇泉相……[详细]
贵阳东山寺
  东山寺遗址位于贵阳市城区东面的东山上,是贵阳城周围各山开辟较早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之一。由于几经遭受毁坏,现昔日旧貌无存,只留遗址。1981年5月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又名栖霞岭,旧时俗称老王山。山势雄伟,险峻突兀,一峰矗立,领袖群山,与城西黔灵山遥遥相对,同为贵阳名胜。山上寺院称东山寺。清代赵德昌《棲霞岭》诗,描绘出了一幅巍峨险峻的栖霞山麓风景画。诗云:“东岭路如梯,云深曙色迷。仰攀高鸟近,俯视万峰低。酒醉戈为枕,更阑月映溪。举头天尺五,拟上岱山西。”据考证,东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时有洪忠和尚在山上建三省寺,后改名法昙寺。自明成化二年(1466年)起改称东庵。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建有东山寺。万历三十年(1602年)和崇祯……[详细]
171、平刚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刚墓
  平刚墓位于贵阳市红边门外大营坡,修建于1951年,是为纪念革命人士平刚而建的。现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平刚(1878年—1951年),字绍璜,贵阳府贵筑县青岩人,同盟会员,清末、民国贵州政坛重要人物。民主革命斗士。平刚八岁入私塾读书,十五岁学作八股文,二十岁考取秀才。“戊戌变法”后,平刚不断的受到新思潮言论的影响,决心“投身于时代潮流之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平刚与张忞、彭述文创办贵阳寻常小学堂(即后之乐群小学堂)。是年冬,慈禧70寿辰全国大肆庆祝,平刚目睹国势危急,而朝廷却--,愤怒之余将发辫剪去以示-,平刚即成为贵州剪发第一人。他又作联讽刺慈禧寿辰,联云:“东望日本西望义,三十年人皆进化。北惩俄罗南戒党,七旬后我也维新。”(义指意大利,俄罗指帝俄。)平刚的此次行动,触怒了在贵……[详细]
林青就义处
  民国24年(1935年)9月11日,被誉为贵州高原山鹰、年仅24岁的共产党员林青同志(时任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书记)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毒手,在从国民党贵阳警备司令部押到六广门(刑场)的途中,经历无数次严刑拷打的林青仍勇敢的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并高唱《国际歌》,惊恐的敌人竟惨无人道的用短刀横卡到他的嘴里,直到城北江西坡岩脚下(今贵阳市环城北路166号)林青同志被杀害。几天后,林青同志的遗体被地下党的其他同志秘密安葬在江西坡的乱坟岗上(今瑞金北路江西村小学后门处)。1983年9月此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贵阳市政府还在此拨款兴建了“林青就义处”, 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又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放后,江西坡的乱坟集中地建成了居民点,“林青墓”已无从……[详细]
花溪百步桥
  花溪百步桥位于花溪区花溪公园,年代为193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花溪百步桥为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74、龙洞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洞桥
  龙洞桥,又名见龙桥,俗称老桥。始建于明朝初年,位于今龙洞堡见龙桥上游300余米深湾处,两岸山岩陡峭,桥建在深邃的河沟里,横跨在龙洞河上。它是明、清湘黔驿道之要津,现还能见到驿道痕迹。龙洞桥为青条石砌成的三孔石拱桥,东西朝向,它不同于平常的石拱桥,而是一座奇特的“S”形桥,桥身东窄西宽,桥面平整无护栏,桥下河水清澈,可见游鱼。2001年文物普查时实地测量:桥长64米,宽的一端8.5米,窄的一端4.7米,依山形水势,修建得别具匠心,是将一座单孔石桥和另一座双孔石桥衔接成的三孔石拱桥。龙洞桥南接头铺,北连老纸厂。此桥在多部志书里均有记载,(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关梁》载:“龙洞桥,在治城南十里龙洞铺侧。”(嘉靖)《贵州通志》载:“龙洞桥,在治城南龙洞河上。”清乾隆《贵州通志》载:“龙洞桥,在城南……[详细]
戴安澜将军衣冠冢
  戴安澜将军衣冠墓位于贵阳市花溪公园内,原系土堆墓,坐东向西,占地100平方米,墓高150厘米,宽250厘米,立有墓碑,保存完好。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清光绪三年(1904年)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牛埠镇。中学时期投笔从戎,后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民国22年(1933年)任团长,在古北口战役中重创日军。“七七事变”后,戴安澜升为国民政府军第七十三旅旅长,在平汉一线抗击日军。在台儿庄战役中,用火攻陶墩,计取朱庄。民国27年(1938年),戴安澜升为八十九师副师长,不久又升为二百师中将师长。民国31年(1942年),为了抗击日军,他奉命率部出国远征,同年3月进人缅甸,驻军东瓜。5月17日他亲临前线指挥,不幸被流弹所伤,5月26日下午5时因伤口恶化牺牲于缅甸毛邦,年仅38岁。对戴安澜将军的牺牲,举国民众……[详细]
林青烈士墓
  1935年9月11日(另有说法为10号或14号),年仅24岁的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原名李远方),在被国民党军警从贵阳警备司令部押往六广门刑场的途中杀害。路上林青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被敌人惨无人道地用刺刀插入口中。林青被害后,遗体被地下党秘密安葬在江西坡的乱坟岗上,即今瑞金北路江西村小学后门处。 1983年9月,林青烈士墓被列为贵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77、百腊井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腊井
  位于该市宅吉小区有一口拥有较长历史的百腊井,水质较好,周围居民都作为饮用水源。2002年12月,市财政拨款对此井进行施工保护。历时一个月,为百腊井修建了保护亭并改造了四周环境,在井周围种植树木花草进行美化。附近不少住户都拍手称好,不少市民认为这项举措既保护了古井价值,又保护了水资源。……[详细]
回龙寺戏楼
  回龙寺戏楼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摆郎村白郎小学内,2001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实测,面阔18.6米,进深8. 6米,穿斗式木结构,是典型的明清寺庙戏台建筑。2003年,该楼入列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以炯墓
  赵以炯是贵阳市花溪区人,是贵州省的第一位文状元。其墓在花溪区摆早村弯弓寨附近的“贵惠大道”旁山腰。从公路旁的一堵水泥护墙边上沿阶梯向上,数十米的右侧就是赵状元的墓了,墓碑较为高大且厚实。墓为土墓。墓碑两侧有圆弧形碑柱,碑柱上雕刻有阴刻对联“龙盘虎踞地道呷昌,水秀山青人为蔚起”。墓碑中间有”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原任翰林院修撰广西提督学院显考赵公讳以炯字仲莹大人之墓光绪三十三年丁末六月吉日”墓碑石料较好,碑面清晰。顶为整石雕刻的有脊瓦的碑帽。……[详细]
180、沈官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官桥
  沈官桥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新村村南100米处,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建,为3孔石桥,桥长27.5米、宽5.4米、高5米、孔径7.3米,跨麦架河,至今能供人畜通行。桥西北面100米处公路旁小山丘上有建桥记事碑,立于万历二十五年,沙石质,高2.3米、宽1.1米、厚0.12米,“万历丁酉仲冬修桥碑记”字迹可辨。沈官桥为研究贵阳地区桥梁和交通的发展提供实物资料,2003年被贵阳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