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昭通市旅游

昭通市文物古迹介绍

罗炳辉将军故居
  罗炳辉将军故居罗炳辉将军故居位于彝良县角奎镇阿都办事处偏坡寨。距彝良县城约5公里。1987年国家拔专款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土木结构草房3间,坐北向南。面阔13米,进深7米,面积120平方米,另划有保护范围2001平方米,修有文物标志碑等。1989年7月6日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是罗炳辉17岁离家从军前居住,陈列有罗炳辉在家时使用的生活用具。保护范围内有罗炳辉高祖罗凤鳌墓,父亲罗守清、母亲黄氏墓,妻子李风桂墓,以及《罗炳辉祭父文碑》。1986年10月,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彝良县角奎镇阿都办事处偏坡寨……[详细]
龙氏家祠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昭通城南10公里簸箕湾村,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祠堂。家祠始建于1930年,由龙云的胞妹龙志桢负责修建,祠堂于1933年完工。宅院及附属工程1935年因龙志桢病故停建,1938年龙云派次子龙绳祖和时任云南省昭宣师管区副司令的陈纯初继续修建,最后竣工于1942年,占地26.5亩,祠堂坐南朝北,外设护城河,宽4米,河中的水与黑泥地捧水围堰塘相连,河水清澈灵动,河内种有荷花。原有城墙用土夯筑,仅留下毛石堆砌的墙垣。现维修后的城墙在原基础上改为砖砌,高3.8米,宽3.2米,恢复垛口及女儿墙。城墙西北角建有碉堡。高大的门楼歇山顶,盖青瓦。2013年5月,龙氏家祠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云南省昭通市永丰镇簸箕湾村……[详细]
小东门新石器晚期墓葬
  位于巧家县城中心小东门。晚清迄至民国,此地均为衙署所在。1950年后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后院范围。由于地面被建筑物覆盖,从未进行过有计划的勘察、发掘,墓葬面积不详。历年基建,时有器物出土。1984年县科委建房,发现墓葬6座,采集到出土器物3件。陶器质地为夹沙灰陶,平底鼓腹侈口罐。底部有叶脉纹、肩部及口沿为平行划纹。1990年,县人民政府建盖职工宿舍,再次发现石板墓葬,报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择成昭通地区文物管理所和县文物管理所作抢救性发掘。历时27天,发掘面积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9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贝类器物50余件。石棺由自然砂石块镶嵌而成,死者头部一律向南。随葬物已清理已清理、登记,有待鉴定。石板墓葬初步断代为新石器晚期。……[详细]
昭通古文化遗址
  昭通古文化遗址位于昭通市城北北闸镇塘房二社过山洞村。洞长40多米,洞宽10米有余,最高处约5米。1982年,市文物普查队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1枚人牙化石。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定名为“昭通人”。这一发现填补了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的空白。继发现过山洞后洞内旧石器遗址后,又在前洞口左侧倒塌的岩脚下发现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洞穴前高后低,遗址向内形成斜坡,地表面暴露的是多块陶碎片。初步探测,文化层深1米余,分布面积10平方米左右。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磨制较粗糙。陶器以夹沙红陶居多,夹沙灰陶次之,均为索面。器形有长颈尖底罐、单耳圈足罐、环底钵、平底小杯、折沿罐、釜形器等。 景点位置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塘房村……[详细]
龙云故居
  龙云故居,虽偏居西南,近代云南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12年,龙云进入陆军讲武堂步兵科学习,跟他同为校友的,还有朱德、叶剑英等一批叱咤中国近代史的人物。1915年,袁世凯宣布称帝,蔡锷假借出国治疗绕道云南,联合唐继尧、李烈钧誓师讨袁。蔡锷冲锋在前,唐继尧为了保护蔡锷安全,安排身边护卫跟随蔡锷,留下的空缺恰好成全了龙云。耳濡目染,不仅让龙云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共和信念,也让龙云成为唐继尧手下四大镇守使之一。1928年,龙云被任命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开始了之后十几年主政云南的历史。护城河、高耸的城墙、配备了粮库的碉楼应该是龙云故居与其他民居最大的不同之处。……[详细]
野石山遗址
  野石山遗址位于昭通市鲁甸县文屏镇普芝噜村东北部,距鲁甸县城约4公里,GPS坐标N27°10′48″、E103°34′53″、H1925米。遗址所在区域位于昭鲁盆地南部边缘,依自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早在1982年,鲁甸县文物部门根据当地村民在种地时发现大量陶片等物这一情况,便对野石山遗址进行了调查工作,并初步确定该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内涵丰富的村落遗址。2002年4月5日至6月5日,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通市文物管理所、鲁甸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野石山遗址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425平方米,发掘出窑址1座,灰坑2处,柱洞20个,出土铜器、骨器、陶器、石器、铁器等器物共计369件。据此次发掘结果可初步判断,野石山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范围广泛,文化层厚约1.……[详细]
铁炉红军标语
  该旧址位于威信县三桃乡鱼洞村铁炉村民小组,西距鱼洞村民委员会驻地约3公里。标语均保存于一民居建筑上。此民居始建于1917年,系一般民用住房。1935年4月,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政委徐策同志率队伍进驻铁炉村。游击队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铁炉书写了大量的宣传标语。现存标语近20条,其内容丰富,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党和红军的政策、主张。1985年11月,被威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平楷烈士故居
  刘平楷烈士故居刘平楷烈士故居位于县城东正街11号,原为其父光绪十八年(1902)所修,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幢房屋及天井、花园组成,两房均为木石结构,通面阔12米、通井深7米,一底一楼,单檐悬山顶式,建筑坐北向南,南面临街。1950年后,改作它用,几经兴废现仅存遗址。1986年10月22日,彝良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彝良县县城东正街11号……[详细]
曾泽生故居
  曾将军故居位于大兴镇老街社区驿马自然村,始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坐南朝北,仰靠棋盘山,俯临金沙江。图片故居由正堂、戏楼、北厢房、南厢房、北碉楼、南碉楼、门楼等部分组成,属典型的川滇地区汉族民居风格,是极具金沙江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故居内设将军生平、民居风貌、将军族系、滇军抗战、长春起义、抗美援朝等6个展室。图片……[详细]
30、崇文阁
崇文阁
  崇文阁崇文阁位于县城南郊,建于2005年6月,占地面积35亩,主要建筑由崇文石阶、崇文牌坊、泮池、状元桥、儒园、先师殿、中和堂、学问堂、明伦堂、邑文堂、砚池斋、墨客轩、尊师坊、观景台组成。这里地势高昂,平坝中突起一峦,蜿如卧龙,得名“卧龙山”,崇文阁正居龙头。龙头奋起、人文荟萃、雅化一方壮土,促进一方文明。地址:鲁甸县城南郊……[详细]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长征,于1936年3月6日、7日从贵州进入彝良寸田、奎香。贺龙与总指挥部驻寸田杨竹铭家宅院;肖克与六军团指挥部驻奎香街上的老衙门(建国后用作粮管所)。在这里策划了著名的“乌蒙回旋战”,“三进三出”奎香,摆脱强敌的围剿,创造了奇迹。地址:昭通市彝良县……[详细]
湾子陶氏老宅
  湾子陶氏老宅位于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水田村湾子村民小组。建于清代早期,为陶氏祖上修建。陶氏老宅由 2 组三合头院落和环绕老宅的石墙组成。老宅为穿架式木结构民居建筑,小灰瓦覆盖,墙体为木板镶装。石墙全部以凿平一个面的大石料为材料,采用“人字形”咬合法垒砌而成,墙体三面对建筑进行包围,中间一段平面如城堞样向外突出。……[详细]
龙头山清真寺
  鲁甸县桃源乡龙头山清真寺县城8公里,距乡政府1公里左右,坐落在桃源坝区,始建于公元1746年,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寺,清真寺周围有土地面积20多亩,建筑占地面积2360平方米,清真寺主体建筑有大殿、唤醒楼、南北厢房、教学楼、厨房、水房等共几十间。清真寺所辖范围,居住着穆斯林500多户,共计2000多人口,每天都有许多穆斯林到清真寺做礼拜,主麻日参加礼拜的有几百人,逢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高达700多人参加会礼。地址:鲁甸县桃源乡……[详细]
石匠房栈道
  石匠房栈道位于狮子山半山腰。 站在栈道上仰望狮子山,只见其如刀劈斧削,直插云霄;俯视山涧,脚下是悬崖绝壁,万丈深渊。可以想见当年修通此驿道是何其困难。小田坝村中立着的碑刻上记载了古道修筑之法:“隘者劈之,坎者补之,悬岩不可栈者斧凿之,山涧不能船者桥跨之。盖其中,仿佛巨灵之迹者百丈,而蜿蜒长虹之势者十二寻。”因为凿崖修路的石匠们回到蒙姑或娜姑休息要走很长一段路,势必影响工期,于是他们就在沿途修搭工棚,有很多都是石房子,遮以草芥,就成房屋。道成后,刘公感念石匠们的艰辛,因而将此段驿道取名为“石匠房栈道”。据史料记载,石匠房栈道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动工,前后历时四年才修建完成。立身洞中,眼前不禁浮现出几百年前匠人们或立或跪或蹲一锤一錾修路的情景,耳畔似乎还回响着叮叮当当的锤錾声。我仿佛还看……[详细]
白水庙红军标语
  白水庙红军标语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1935年2月,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在此地开展革命活动,书写大量标语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并以不同番号落款迷惑敌人,使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仍在川南活动,掩护红军主力回师东进。 1935年2月,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在此地开展革命活动,书写大量标语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并以不同番号落款迷惑敌人,使敌军误以为红军主力仍在川南活动,掩护红军主力回师东进。 高田白水庙四合院旧址中现存标语在庙宇南厢房,从西面上坝入院落,右手边开门而入,门后框上为第一幅标语,字体较小,标语为:“为什么要革命,同志们受土豪劣绅剥削压迫,现在我们大家干人要团结一致武装起来,打绅粮,分田地,打倒国民党,推翻帝国主义出中□□□□□,工农劳苦群众能得到利益”(红军川南游击五宣)。西南……[详细]
场坝红二、六军团乌蒙回旋战指挥部旧址
  场坝红二、六军团乌蒙回旋战指挥部旧址, 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 镇雄县场坝镇巴溜村,民国初年,鲁姓人家修建。旧址为一幢川南风格三合头木结构民居,草屋顶。1936 年春,国民党郝梦龄纵队、万耀煌纵队在红军之先到达乌蒙山区的镇雄一带,对红二、六军团实行包夹、合围。贺龙、肖克等指挥红二军团四师、六师出其不意地对万耀煌纵队十三师进行反包围,在哲庄坝歼敌300 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经过乌蒙回旋战,红二、六军团把围追堵截的中央军甩在镇雄、毕节一带,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顺利转进云南。……[详细]
卢氏宗祠
  卢家祠堂不仅承载着云南乃至全国近现代历史的信息,而且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知名度。这座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展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价值。卢家祠堂始建于1936年,位于六荫塘,其规模仅为龙家祠堂的三分之一。卢汉先生因参与台儿庄大战而未能亲自出席祠堂的修建,后来也因公务繁忙未曾回来拜谒。……[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