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台湾
安徽
福建
山东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华中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华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AAAAA级
AAAA级
AAA级
AA级
A级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甘肃省
>
平凉市旅游
平凉市文物古迹介绍
甘肃省
崆峒区
庄浪县
华亭市
灵台县
泾川县
静宁县
崇信县
平凉市文物古迹
平凉市红色旅游
平凉市博物馆
4A景区
平凉市十大景点
全部
平凉市特产
平凉市美食
平凉市地名网
平凉市名人
[移动版]
41、
齐家岭遗址
齐家岭遗址位于灵台县百里镇稔沟村东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2.5米,暴露有灰坑、居址和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附加堆纹,彩陶纹样主要为黑彩弧线三角纹、勾叶圆点纹,器形有敛口钵、盆、瓮、尖底瓶等;齐家文化的陶片为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饰麦粒状粗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形以高领折肩罐、侈口深腹罐为主。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及发展有重要价值。……
[详细]
42、
关帝庙戏楼
关帝庙戏楼位于平凉市庄浪县南湖镇南门村,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建筑面积114平方米,坐南朝北,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通长10米,进深一间,通宽5.7米,通高8米。该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建造工艺及特点,是研究清代陇东地区杂式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92年被庄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戏楼基座底边为基准,向东延伸10米,向南延伸10米,向西延伸20米,向北延伸20米。……
[详细]
43、
明代平凉宝塔
明代平凉宝塔位于平凉市城区,建于明弘治年间,为七级八棱锥状体仿木楼阁式砖塔,高27.54米,底部直径12米。其第一层南面有拱形塔门,上嵌“大明”石匾。经上各层四面有门和龛。出檐部分为砖雕斗拱,有云头花卉,上复琉璃瓦件,各角有曾头凤铃。圆形尖顶,上有铁铸宝刹。塔内设木结构楼板、楼梯,可供登临。整个塔体雕工精巧,绿瓦黄墙,金碧辉煌。登塔远眺,城区景色尽收眼底,是平凉城区主要风景之一。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双拥路……
[详细]
44、
枣林子遗址
枣林子遗址 位于泾川县丰乡枣林子村西南2公里 。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周代文物并存的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7--1米。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细泥和夹砂红陶,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纹样有弧线三角纹、勾叶圆点纹,器形有盆、罐;齐家文化陶片为夹砂红褐陶,饰附加堆纹、锥刺纹、菱形刻划纹,器形有罐、鬲;另有周代夹砂、泥质灰陶,饰绳纹,器形有罐。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发展和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周文化的分布有重要价值。……
[详细]
45、
宋家遗址
宋家遗址位于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庄头村宋家社东部台地上,遗址南北长700米,东西长200米,分布面积约14万平方米,包含有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齐家文化遗存。地表散落有大量陶片,遗址断崖有堆积丰富的文化层,厚2-6米,含有大量夹砂、泥质红陶、橙黄陶、灰陶残片及动物骨骼、石器,暴露遗迹有白灰面房址、灰坑等。采集有尖状器、刮削器等打制石器及红陶口沿残片、素面灰陶片、红陶彩绘片、细绳纹红陶片。宋家遗址是泾河流域一处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
[详细]
46、
华亭盘龙寺塔
华亭盘龙寺塔位于华亭县西华乡贺寨村北50米。塔原在云峰山后盘龙寺旧址,寺已毁。现被迁至现址。塔通高3.87米,共十层,通体用十块石料套装组成,塔基呈四方形,四面刻鹿、麒麟等。第二层呈八角形,五层、七层呈圆形,三层均刻仰莲纹花瓣,第三层呈椭圆形,刻有纹饰,第六层呈四方形,四面刻有铭文,西面阴刻楷书:“重修盘龙寺”、“明隆庆二年”,东面刻“凤翔县洪水寨秦水孝等人刻制”,南北刻捐资人姓名。塔刹为宝瓶状。保存较好,对研究造塔史、造塔技术和工艺美术史有重要价值。……
[详细]
47、
瓦窑山遗址
瓦窑山遗址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积峪村东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暴露有陶窑、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主要饰细绳纹,器形有尖底瓶、钵、盆;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有少量灰陶,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高领折肩罐、鬲、盆等;周代陶片为泥质灰陶,多饰绳纹,器形有鬲、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古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详细]
48、
铜场沟铜矿址
铜场沟铜矿址位于华亭县麻庵乡三角城村铜场沟内。是一处开采铜矿石的矿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矿址和料场两部分,原有露天矿坑20口,矿井1口。井呈方形,边长1、深2米。附近有3处矿石、炼渣堆积场,沟内有冶炼残渣。采集有石臼和青花、黑釉瓷碗、碟残片。据《宋史》记载:“庆历年间,陕西都转运使张奎,採仪州竹尖岭之铜铸钱”系指该矿。矿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宋代陇东的经济发展和手工业状况有重要价值。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0米。……
[详细]
49、
向明西坪遗址
向明西坪遗址位于泾川县王村乡向明村西南1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齐家文化及周代遗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桔红陶,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饰弧线三角纹、圆点纹、鸟纹,器形有重唇口尖底瓶、盆、钵;齐家文化陶片为夹砂红褐陶,饰附加堆纹、篮纹,器形有侈口罐、高领双耳罐、鬲;另有周代泥质灰陶,饰绳纹,器形有鬲、罐。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和周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详细]
50、
庙儿坪遗址
庙儿坪遗址 位于静宁县李店乡王家沟村西3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1986年调查。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有灰坑、窑址、白灰面居址和墓葬。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泥质红陶、橙黄陶和夹砂红、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饰附加堆纹,彩陶饰带纹、水波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瓶、钵、碗;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夹砂红褐、灰陶片,饰绳纹、篮纹,器形有罐、鬲、瓶。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详细]
51、
刘家沟墓群
刘家沟墓群位于崇信县锦屏镇刘家沟村。是一处西周、战国、西汉墓共存的墓葬区。面积约2.5万平方米,曾发掘20多座墓葬,形制有竖穴土洞墓和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深2--8米。出土陶器有鬲、罐、盂、盆、茧形壶、釜、斝、鼎、盉,铜器有敦、鍪、壶,以及各种玉饰等。其中有西周泥质灰陶绳纹柱状足鬲;战国(秦)夹砂灰陶袋状铲足鬲、泥质灰褐陶弦纹罐及灰陶弦纹茧形壶;另有汉代泥质灰陶浅腹子母口鼎及平沿折腹盆。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商周、战国、秦汉考古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详细]
52、
建沟石佛群
建沟石佛群位于华亭县河西乡建沟村西北1.6公里。均系佛寺遗存,始建于金元时代。分布在建沟村的刘家沟和易家沟。刘家沟现存一佛二菩萨石造像一尊。通高1.7--1.8米。一佛一菩萨颈部断裂,另一菩萨手部断裂。易家沟另有造像15尊,除一佛一菩萨外,东西两边为12尊罗汉像,高0.55--0.9米,头部多断裂,现迁于朝阳宫旧址内。造像均雕凿精细,人物面部形态、服饰有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特征。对研究古代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以及文化艺术发展史等都有重要价值。……
[详细]
53、
观音殿旅游风景区
观音殿旅游风景区观音殿旅游风景区位于崆峒区北塬香莲乡境内,距城区30余公里。周围层峦环抱,寺院古木森森,山岩细流吐珠,汇集成半月状清泉,世称灵鹫潭。据碑载,此处旧有殿宇始建于宋元之间,明清时期曾多次补葺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经大规模整修,建观音菩萨大殿、子孙宫、韦陀寺、文昌阁、打儿窝、龙泉滴珠、灵鹫池等,终年香火不断,四季游人不绝。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庙会,届时远近各方进香信士及赶会乡民络绎不绝,热闹非常,为西部塬区最大的庙会。……
[详细]
54、
吴家沟遗址
吴家沟遗址位于平凉市庄浪县朱店镇吴沟村。北至秦陇公路,南至凤头嘴,东至吊沟,西至张家沟,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分布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地表暴露灰坑、白灰面居址、土坑墓、砖室墓等。2004年在该遗址内发现三座战国时期土坑墓,出土文物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另外在该遗址还发现10余座汉代砖室墓,保存状况较差。吴家沟遗址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遗址分布比较集中,是兼有仰韶文化、战国、汉代时期聚落遗址和墓群的重要遗存。……
[详细]
55、
崆峒山塔群
崆峒山塔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分布于崆峒山北台、中台之上,由道成和尚塔、怀睿和尚塔、灵峰塔、灵秘塔、普通塔、隐相塔、大彻塔等7处塔组成。其中道成和尚塔建造于民国时期,其余6座均为清代佛塔建筑遗存。崆峒山塔群是清代崆峒山景区佛教盛行、规模庞大、香火旺盛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研究陇东地区砖石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每座塔塔基四周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
[详细]
56、
大嘴梁遗址
大嘴梁遗址位于平凉市庄浪县岳堡乡岳堡村大嘴梁。东至南佛寺,西至崖岔嘴,南至大嘴梁山顶,北至南湾、簸箕湾。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依山势分布,平面大体呈三角形。遗址断崖上暴露灰坑、灶坑、白灰面房址,红烧土及白灰窑等。采集有细泥红陶片、黄陶片、夹砂红陶片及大量仰韶文化中期至晚期彩陶片,从采集标本分析,本遗址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大嘴梁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保存现状较好,在同类遗址中具有典型性。……
[详细]
57、
静宁古城遗址
静宁古城遗址位于平凉市静宁县古城镇邹河村古城社。据《静宁州志》载:“刘沪进城章川,收美田数百顷以屯兵。”据考此城址即为宋与西复对抗时期刘沪所筑的章川堡。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30米,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现存四分之三的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0.08—0.1米,城墙残高3.5米,基宽3米,设东、南、北三门。依地势东北较高处有村民10余户,其余为农田。采集有耀州窑绿釉瓷片和豆青釉、影青、黑、白釉瓷片。……
[详细]
58、
别家沟墓群
别家沟墓群位于平凉市崆峒区白水乡别家沟村东南200米疙瘩山上。是一处汉代墓和元代墓共存的墓区。分布在东西长1000、南北宽200米的山坡台地上。现存圆形封土数座,东西排列,夯筑,封土高5--13、底径12--30、夯层厚0.1--0.12米。清理1座小型汉墓,出土有灰陶罐、石刻人顶灯台、铁镜、彩绘镶铜边木器口沿、铜驽机、铜杓、黄釉陶罐等。墓区地面散见绳纹砖瓦块和元代瓷片。墓葬保存较好,对我省汉代和元-古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详细]
59、
庄浪吴玠墓
庄浪吴玠墓 位于庄浪县白堡乡赵家坟山村西北200米。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水洛城人,绍兴九年(1139)卒。墓地原有封土2座,坐北面南,面积约300平方米。已夷平。中为吴玠墓,左上为其父墓,原有石雕华表、翁仲、武士、兽等已毁。现残留石羊、石猴各1对,石碑座1个。石猴坐式,高1.47米,石羊跪式,高1.3、长1.7米,碑座为龟趺,长2.28、宽1.33、厚0.65米。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抗金史有重要价值。……
[详细]
60、
大园子遗址
大园子遗址位于平凉市静宁县新店乡新店村大园子社,遗址长约500米,宽约32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4—3米。暴露有灰坑、灶坑、窑址、白灰面居址。遗址内包含有两种文化类型:一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器形有钵、盆、壶。采集有泥质红陶、橙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纹饰有圆圈纹、漩涡纹、网格纹、弧线三角纹;二是齐家文化遗存,器形有盆、罐。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片。199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全国地名搜索
·
平凉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平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平凉市A级景区名录
·
平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甘肃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
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