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自贡市旅游

自贡市文物古迹介绍

1、燊海井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燊海井
  最令盐都人引以自豪的,是这口被称作世界上第一口最早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它在钻井技术之上,堪称世界之最。这口井座落在大安区阮家坝山下,占地面积3亩,井位海拨341.4米,处在一口叫做长堰塘的堰塘旁边。该井开钻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历时3年,方始凿成。井深1001.42米,既产卤,又产气。当时,卤水自喷量每日约14立方米,并且能日产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气,可供14吨盐的燃烧。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海井钻成11年后,俄国的谢苗诺夫都于1846年钻成了口浅井,采出少量井油。再过13年之后,美国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钻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而且只从井里采出1.8吨多的井油。由此看来,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具有昭著于世界的聪明才智。燊海井的开凿,不仅揭开了……[详细]
2、吴玉章故居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玉章故居
  吴玉章故居位于荣县东南,距县城约15公里的金台乡蔡家堰村,今尚存土木结构房屋三间,其中两间有楼,占地面积96平方米。1958年,吴主章回县,将旧宅捐赠办师范。1983年师范搬迁后,办起蔡家堰中学(今名玉章中学)。1988年吴诞辰110周年,国家拔款,在紧连旧居之西重建吴玉章故居,整修至双石乡的道路,及蔡家堰大桥。修葺后的吴玉章故居,占地1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大门门楣悬挂国家主席-的题匾“吴玉章故居”。门内两边柱上刻有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院坝正中安放吴玉章半身雕像。雕像基座正面刻有-主席-的题词:“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基座背面阴刻吴玉章的生平简介碑文,文字为繁体正楷。堂屋门楣悬挂-元帅题写的匾额“革命前躯……[详细]
3、荣县大佛寺 AAAA
荣县大佛寺
  荣县大佛寺景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区大佛街大佛寺一号,距自贡34公里,以其隽美而享誉神州,素有“乐山大佛雄,荣县大佛美”之民间赞誉。大佛寺座落在荣县城郊大佛山(亦称真如岩)山麓,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气势雄伟、衣纹流畅、慈眉善目、神韵飘然,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匠心独运的上乘之作,是中国石刻遗存之艺术瑰宝,1956年大佛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待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前有0遮盖,以使佛身免遭风雨浸蚀,0也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把大佛从肩部以下遮得严严实实。因此,虽然要入寺内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给瞻仰者带来不便,但却保护了大佛佛体不受外来的破坏,至今保存完好。荣县大佛开凿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历时八……[详细]
4、富顺文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顺文庙
  富顺文庙自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建县至北宋初年(567-960)的近400年间,由于地处边陲,僚汉杂居,盐业虽盛而文风未开。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朝廷选派太常博士名学者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努力兴教化,办学校,培育士子。在他任职的第六年,即庆历二年(1042),富顺县终于出了第一个进士-李冕,全县士民无不欢欣庆幸。在周延俊的倡导下,人们集资于庆历四年(1044),在县城中心的南门,建成一座文庙,主供孔子,时称"文宣网庙"。并在庙内立石质"雁塔碑",以刻全县历次中试者的名字。此后,历任富顺知监,均热心教育事业,亲任儒学教授,常在从政之余,来庙内为生员讲课,于是文风大开。宋代在雁塔刻名的进士即有67人之多。富顺文庙·西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富顺县古城区核心位置,沱江自东向西绕景区而过,……[详细]
富顺西湖
  富顺西湖是富顺县文庙.西湖4A景点中的重要部分,富顺西湖始建于宋代,因地处老城西部的人工修饰的天然湖而得名。整个景区包括西湖、龙凤桥、西湖广场、碧波亭、红蕖榭、九曲桥、西子姑娘、湖光亭、西湖拱桥、斜壶衬榕等知名景点。每值盛夏,湖面荷花盛开与亭台相映。沿岸垂柳依依,尤有3株名木古树,傲立湖畔、碧叶遮天,独具景致。四周有钟秀山、神龟山、五府山等,形成“半城山色半城湖”风景。富顺西湖远近闻名,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四川”的美誉,是一个游乐休闲的好地方。西湖之东,有唐代修建,宋代扩建的著名古刹资国寺遗址的罗浮洞,此处香火不断,信徒不绝;西湖之南,有宋代易学大师李见功书的读易洞;西南面有全城众山之宗的钟秀山,山上树木苍翠,景色清幽;西湖之西,有清代著名学者,富顺知县段玉裁的读书旧址,有新建的西……[详细]
凉高山牌坊群
  凉高山牌坊群是指凉高山的张氏节孝坊和王氏节孝坊,大山铺镇的颜氏节孝坊和回龙桥碑铭坊,凤凰乡的谢氏节孝坊和何氏节孝坊、大安街的阮家大坟四脚坊7座牌坊。2007年6月以凉高山牌坊群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牌坊群以节孝坊为主,大多建于光绪年间,历史最长的是建于乾隆年间的何氏节孝坊。张氏节孝坊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位于凉高山牌坊坝。坊眼上有“邑绅李春霖继妻新犀新展新柏之母张氏节孝坊”。牌坊为石结构,五滴水四柱三门,牌坊通高12.5米,通宽10.5米,石坊通体雕刻精美,花鸟人物、龙狮松鹤均镂刻得栩栩如生。王氏节孝坊位于凉高山老街一片陈旧的居民房之中,一条约200米长的小巷从石坊下穿过,继“5.12”地震后,2008年10月10日发生在内江威远县与自贡大安区交界处的地震,王氏节孝牌坊再……[详细]
自贡桓侯宫
  桓侯宫位于自贡市区中华路口,俗称张爷庙,又叫张飞庙,临街而建,并且建在一处小山坡的路坎边上,因此人们进去必须登坡仰视,加之大门板上线刻的张飞像,怒发横眉哦,雄姿英发,使人肃然起敬。桓侯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末年初烧毁、同治年间重修,并在同行中商议“每宰猪一支,按行规抽钱贰伯文”,经过众人的缁铢积累,终于在光绪元年(1875)年落成。门楼为单坡式的山门建筑,其徒然壁立的山门,被飞檐比翼的三重檐屋顶和歇山式弧型风火墙赋予了动感,加上门上的浮雕和彩绘更显得生机勃勃而不生硬。在屋檐下居中门匾有“桓侯宫”的字样,在大门两边的石匾上还刻有一幅对联“大义识君臣想当年北战东征单心克践桃园誓;功丰崇庙祀看今日风微人住寿世还留刁斗铭。”在门厅之上为戏楼,其两旁辅以两层楼底册回廊,从天井拾级而上便是正殿,正殿为……[详细]
自贡玉川公祠
  玉川公祠是自流井王三畏堂的祠堂,亦为盐商府邸的典型代表。玉川公祠位于自贡市高新区板仓社区板仓坝,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整体建筑包括玉川公祠和承德堂两座院落,四合院布局,由门厅、二门、正殿、左右厢房、后院、柴房、花厅、偏房等组成。东西长约110米,南北宽约45米,共有大小房屋60余间,天井48个。由于年久失修,玉川公祠整体建筑局部有所损毁,但基本保持了清代祠堂建筑原有风貌。玉川公祠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至同治二年(1862)间,自贡地区盐场首富、王三畏堂发家人、总理王朗云,在祖遗地板仓坝修建宗祠——玉川公祠(为纪念其祖父王玉川而定名)。后来,王朗云的继任者王惠堂,又修建了承德堂。从自贡市高新区孵化园,左转进入板仓工业园区200余米,再左转进入一条小道,悠哉游哉地继续前行1公里多,便到了……[详细]
关刀堤
  关刀堤位于富顺县富世镇后街社区沱江岸边,年代为清代。类别为水工建筑。为自贡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富顺作为一座古老的县城,在构造上除像任何一座古城都具有四座传统的城门一样,也就是都构筑有东南西北门,但富顺在城门的建造上却还有一大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关刀堤的上头,紧临河沿还建有一座城门,名曰迎江门。原来,作为县城的后街,当头迎接的就是自东而来的滚滚沱江水。所以,这一道富顺县城的“侧门”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迎江门了。门一打开,一眼望见的就是滔滔不绝的沱江之水,若是洪水奔来,站在这城门之上,那水的气势,真有种沱江之水天上来的奔腾咆哮。那时迎接的就不是沱江之水了,而是迎的天上之水。那时我们才真的感叹,像这样气势磅礴的力量,千百年来不断的涤荡着这座古老的县城,如果说没有这把关刀矗立迎江门下的水岸边,充分发……[详细]
茶马古道-乐善坊
  漆树在历史上是重要的盐运集散地,是自贡通往宜宾的盐运必经通道。在清咸丰年间,自贡盐商颜昌英、李振亨在此捐资修路,打通盐运通道,并修建了一座功德碑“乐善坊”。乐善坊便成了这条盐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它的出现把最早记载“自贡”二字的史籍向前推了60年,对研究清代自贡的盐运、盐业文化、城市发展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自贡又一文化符号。乐善坊坐西南向东北,分布面积约16.5平方米,为石结构,三滴水两柱单门,通高4.9米,通宽3.25米,门宽1.2米,高1.76米。石坊正面通体布满雕刻,正门嵌修路碑记一方,上方匾额书“乐善坊”三字,匾额书“平康正直”。柱联联文为“修亿万人往来道路,开数十代远大征程”。宝顶为镂空雕刻,背面无文饰。石碑正中嵌修路碑记一方,碑文题款为“武德骑尉颜公昌英,奉直大夫李公振亨,……[详细]
贡井胡氏民居
  贡井胡氏民居,又称胡慎怡堂,系清代晚期自贡大盐商胡元海的私人住宅,坐落于贡井区长土镇沿河街。自1850年开始修建,后经过数次改建、扩建,至1905年最终建成,历时55年,总占地约2万平方米。在2012年7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盐商胡元海祖籍江西庐陵(今吉安),靠经营棉布生意起家。1821年至1850年间,胡元海与人合伙经营盐业获大利,便买下贡井大山寨子岭土地,依山建房。起初,胡元海所建房屋为一正二横房舍,作为居家和管理盐业的柜房。1865年,胡元海长子胡勉斋对原房屋进行改建,新增上厅、中厅、横房,呈八个四合形模样,周围人称它“大山新房子”。次年,房屋又动工新建,设置抱厅、横堂屋、总柜房、管事房等。1867年基本建成,取名“胡慎怡堂”。1894年至1905年,胡元海的孙子胡汝修又对房屋进行……[详细]
东源井古盐场
  东源井座落在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扇子坝大塘山,属于自流井气田西端,是自贡至今还在生产天然气和卤水的古井之一,由于其产量大,延续时间长,历来受到人们青睐。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曾到东源井视察工作。许多国际友人和专家在参观考察该井后,无不发出惊叹和赞誉之声。该井早在清咸丰年间便开始创办,当时仅下好石圈子就停搁,直到1889年又由多股盐商合伙集资复淘加深。于1935年最终建成。在钻井过程中,一边钻井,一边生产,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历时长达46年之久。完钻井深935.88米(现井深948.22米),钻至三迭系雷口坡组产气层,获得了大量的天然气。该井自1892年开始逐步投产以来,至今已有120年的生产历史,累计产气5亿多立方米。该井现仍采用我国独创的体现了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低压天然气康盆……[详细]
富顺革命烈士陵园
  富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富世街道西湖社区五府山上,坐北向南。修建于1957年,陵园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在富顺牺牲的烈士而建。烈士陵园东临五府山小学,西靠富顺西湖,北接刘光第墓园。整个陵园坐北向南呈长方形修建,砖石建造,由纪念碑、烈士陵墓、烈士事迹陈列馆等建筑组成。进入大门是一条斜直踏道,经12级台阶为烈士纪念碑,通高15米,碑座呈梯形,碑身六边形攒尖顶,正面镌“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背面镌毛泽东手书笔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碑后为平坝,经9级台阶是烈士集体方形石砌陵墓,墓内分小墓穴若干分别安葬烈士骸骨,陵墓正面镌刻烈士姓名,整个陵园布局严谨,气势浑雄、庄严。富顺革命烈士陵园于1989年4月26日被自贡市人民政府授予“自贡市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分别于1995年4月、……[详细]
张伯卿公馆
  张家花园是解放前张伯卿的私人会馆,位于贡井筱溪境内,地处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杠林。20年代末,张相中此地后,依仗权势,强购杨姓地皮,耗白银4万两,于1923年动工修建,历时3年,建成贡井最早的“洋房”和独有的花园。“张园”主楼建筑,由四川边防军自流井提款处处长德阳名士黄秋帆设计,按当时德国领事馆式样仿罗马式楼房建造的,有大小房屋14间,三合土地面,室内家具均以名贵木材制作,客厅内摆有太平天国天王府中的遗物,紫檀镂空宝玉交椅8座,楼房面积1148米。楼房建筑工艺十分考究,墙壁及望板为石灰粉刷,望板及墙壁饰有花、草、鱼、果等泥塑小品,内侧走廊以园柱承办,柱面以水泥、白灰=糯米浆调制的沙浆涂抹,再嵌以卵石抹平,由著名工匠杨锡三制作。楼房布局典雅,装饰华丽,青瓦屋面,横开木窗采光通气。门前为石砌月……[详细]
吕仙崖摩崖造像
  吕仙崖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墨林乡吕仙村六组,其东北里许是荣德山,即现在的老君山。其崖东头称为观音崖的崖壁上造像4龛,龛高2米左右,内造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释迦和弥勒说法图。吕仙崖传说是吕洞宾来此-而得名,崖壁间有造像记,字迹大部漫灭,依稀可辨有“广德”字样,“广德”即唐僖宗年号(764年),龛内壁有绍兴年间的装修记。可知该处造像于中唐时期,南宋曾装修。1996年11月,吕仙崖造像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吕仙崖摩崖造像”绝壁上刻有观音菩萨。值得一提的是,廖永清(已去世)、李普才夫妇为保护文物,在岩洞居住一年之久,寒冬酷暑,风餐露宿,忍受蚊虰虫咬,扯草药卖筹集经费,于1997年6月修建庙堂,供信徒朝拜。吕仙崖上,原有一个寨子,叫“集生砦”,据说可以和三多寨媲美。自贡盐商为了避暑、躲匪,来此……[详细]
荣县大佛石窟
  荣县大佛石窟位于荣县城郊1公里处的东山大佛寺内,大佛依山崖凿成,通高36.67米,是一尊如来佛像,号称四川第二大佛,其头部长8.76米,肩宽12.67米,脚宽3.5米。大佛的头顶上方有一道石条卷拱护罩,上刻“大开觉路”四字;崖顶上还有砖阁一座,远看像在戴在大佛头顶上的宝冠。大佛前有0遮盖,以使佛身免遭风雨浸蚀,0也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把大佛从肩部以下遮得严严实实。因此,虽然要入寺内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给瞻仰者带来不便,但却保护了大佛佛体不受外来的破坏,至今保存完好。荣县大佛开凿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历时八年始完工。大佛寺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寺内其它建筑有方丈室,藏经楼,禅房,达摩殿、洞天、法门和茶室等,建筑总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进入大……[详细]
富顺迴澜塔
  迴澜塔位于富顺县邓井关镇锁江村大佛岩上,座西南向东北,俯视奔流不息的沱江。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修建,取韩子“障百川而东之,迴狂澜于既到”而得名。四周围墙环抱,占地1450平方米,条石建造,高3.1米,边长14米,垂代式踏道12级,四周有石栏板,攒尖宝珠顶。县志载:高一十七丈九,约59.16米。底层直径11米,门为上弧形,两侧时刻首联乃知县陈长墉撰书:“玉塔崇隆永作江阻砥柱,金城映带障回雒水波澜。”次联是县人进士张震书:“佛顶观园光收来德水高千尺,仙云归洞口不放烟波下五湖。”每层正面有题刻,从下至上分别为:迴澜塔、永镇江阳、西南一柱、岳峙澜亭、富育四新、云蒸霞蔚。七、八、九层太高,字迹部分剥落,直观不易看清。各层均有七孔园形窗,从塔内螺旋踏道拾级而上,不仅可以观赏各层的镇河神像,而且还可……[详细]
18、晏熊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晏熊祠
  晏熊祠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西湖社区西湖路坐东向西。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45平方米,为纪念富顺明代才子晏铎、熊过而建。整体结构为穿斗式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面,建造规整、木雕精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对于研究富顺明、清人文历史及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史料实物价值。“富顺才子内江官”,是四川社会的一句口头禅,一直流传到现在。宋代,富顺虽有六十多名进士,不是著名的“才子”,只有不是进士的薛翁和李见,但在《易经》的研究上却有所成就。到了明代,教育普及,文风大炽,不但在科举考试中显示了人才的优势,而且涌现了一批有成就、有影响的学者。“明初,富顺有晏铎、李本领路,继之有熊过、熊敦朴,后有杨述中、杨过程、熊师旦发扬光大”,组成了富顺的知识星群,在星群中有两颗光芒耀目的明星,就是晏铎、熊过,他们在全国获得……[详细]
自贡市解放纪念塔
  自贡市解放纪念塔位于自贡彩灯公园(中国彩灯博物馆内),1941年自贡市政府将公园定名为“釜溪公园”并在公园西侧景前区建“釜溪公园纪念碑”。1950年自贡市人民为纪念自贡市解放一周年而建成的,所以碑文的标题也就名“纪念自贡市解放一周年”。自贡市解放纪念塔的“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釜溪公园纪念碑,后改建并更名为自贡市解放纪念塔,塔高12.5米,这个高度是为了纪念1949年12月5日自贡解放的历史。自贡市解放纪念塔位于自贡彩灯公园,由梯踏步、基座、塔身、塔顶四部分共九个结构段构成,通高12.5米,寓含自贡于1949年12月5日和平解放。塔身由三级梯踏步托底,上坐六面基座,基座各面嵌贴刻字石碑。碑文于1950年12月5日自贡解放一周年时拟定,由当时市长张奇定稿,著名盐商、副市长罗华垓草撰,著……[详细]
吉成井盐作坊遗址
  吉成井盐作坊遗址四川自贡市被誉称“天府盐都”,在古代盐业发展史上,它谱写过光辉篇章。它那耸入蓝天的采卤天车,是历代蜀南人民勤劳、勇敢和富于开拓精神的标志;它在盐业科技上的探索与创造性的巨大成就,为古代文明作出了贡献。据了解,自贡两千多年的井盐生产历史上,共开凿了13000多口盐井,在19世纪到20世纪井盐生产鼎盛时期,自贡到处天车林立,雾气蒸腾,场面蔚为壮观。20世纪50年代,自贡地区保存完整的盐井有1000多口,天车也有近千座。天车是将地底深处盐卤采汲上来的提卤工具,每一口盐井都有一座天车,可算井盐文化最典型的象征。天车系一种木制井架,耸立井口用于采卤、治井、淘井。据史料记载,自贡最早的天车可以追溯到东汉年间。最初天车是独脚的,以后发展成两脚、三脚,天车形制构造的改变,与盐井的深度、井径、……[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