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自贡市旅游

自贡市文物古迹介绍

石海螺石坊
  石海螺石坊 位于墨香村,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县境贡生严启祥之妻郭氏节孝坊。石坊由条石砌筑,四柱三通,三重檐歇山式构造,十二飞檐翅角火焰宝珠顶,三重石脊立鳌鱼螭纹,高10米、宽6.9米。正门匾刻“圣旨”,下额坊刻“光绪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旨旌表”。石坊通身雕刻龙凤、花草等图案,四立柱镌刻楹联。雕刻图案精美,文字饱满端庄,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自贡三多寨
  三多寨距自贡市区18公里,坐落于自贡市大安区三多寨镇牛口山,距三县交界之地,海拔436米,山顶平缓,四周峭壁悬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851年,因为太平天国起义,自流井的大盐商感到岌岌可危,筹议筑寨。于是由大盐商李振亨、颜昌英、王克家承头,带动其他富户集资,在1853年动工,历时6年建成三多寨。它耗银7万余两,占地1.25平方公里。寨名由来,合三性(李、颜、王)共建之功,寓庄子三多之意,多福、多寿、多男子。也有“钱多、产多、官多”一说。三多寨整体布局严谨,寨内设施齐备,内有农田四百亩,自开水塘,广储粮草。寨墙上有2555个枪垛,24座炮台,24年哨所,寨内各式府第300多座。可惜的是三多寨寨墙、寨门、府第大部分已毁坏,现仅存西寨墙几百米。近年来当地政府已恢复寨墙1000余米,寨门2道,配备……[详细]
曲江圆民居
  曲江圆民居 位于杨寺村6组,建于民国4年(1915年),占地面积870平方米、建筑面积599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四合院布局,砖木构建、悬山式屋顶,建有门厅、左右厢房、正厅及院坝等。厢房设廊道,木板墙装饰花格门窗;正厅前为卷棚式通廊,廊柱雕刻有人物故事、额坊刻有花草虫鱼等图案。整个建筑布局规整,雕刻工艺精湛,对研究民国初期民居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详细]
红花场民居
  红花场民居位于福善镇彭湾村8组,坐东北向西南。修建于清代末期,建筑占地面积552平方米。是当年彭姓地主所修建,建筑结构为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全院由门厅、正堂屋、仓库、花厅、厢房等组成,门厅建于2米高条石台基之上,前有十二级石台阶,小青瓦屋面,悬山复合式屋顶,穿斗式结构,八字形大门。横阔三间9米,进深4.18米。门厅内是大平坝,左为仓库房,右为厢房和花厅。经平坝五级台阶是正堂屋,堂屋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穿斗结构,横阔三开间14.5米,进深8.8米。整个建筑布局规整,其木雕裙板、花窗、撑弓数量众多,刻工精美。屋脊泥塑,花草纹饰自然流畅。福善红花场民居是典型的川南民居风格,建筑精美且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详细]
谢持旧居及碑亭
  谢持故里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富世街道西湖社区钟秀山,坐南向北。建于民国,为四合院布局,整体结构为砖石墙体,悬山式小青瓦屋面,现保存较完整为正堂屋,左厢房及砖隔墙,其余建筑已因建国为改作他用而改造。谢持早年从事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时任国会议员,为国民党早期党员之一,其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对研究我县民主革命历史及国民党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详细]
通济桥及石坊
  通济桥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琵琶镇青峰村,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石桥横跨佛见河,条石建造,长40米、宽5.3米、高6.5米。桥身为3拱平桥,拱高5.2米,中拱跨度8.8米,边拱跨度7.5米,侧面有石刻龙头。石坊因桥而建,建于桥北20米处。石坊檐下雕刻人物花草图案,立柱、横坊题刻文字、楹联,其人物雕刻精美、生动,文字雕刻工整细腻。……[详细]
江姐故居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中共重庆市委--《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丈夫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日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同志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江姐故居修复于2006年年底,占地300平方米,集中的展示了江姐及家人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展示了江姐的革命事迹。2011年江姐故居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保和寨遗址
  保和寨遗址位于自贡市富顺县永年镇菜田村,坐北向南。建于清咸丰九年,建筑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保和寨又名安和寨,现存有南寨门和大部分城墙,条石砌筑。南寨门大门为拱形,整体包括门洞,木门组成,保留着原始的样式,木门古老,门上还有古时的铁扣等,寨门顶黑漆金字书写保和寨三个大字。城墙沿山一周修建,形似梨状,城墙高低不一,墙外为外四周为陡坡峭壁。保和寨原功能主要用于乡民迁至寨内以防土匪来犯。保和寨遗址于2018年1月15日自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富顺迎江门
  迎江门城楼属于建筑与设施中主类中的景观与小品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富顺迎江门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后街社区迎江巷2号,坐南向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知县叶体仁筹建,占地面积122平方米。城楼为石木结构,上部为木结构小青瓦房屋,下部为城墙及通道北面门额题记“迎江门”,城楼建筑古朴庄重,主体完整。……[详细]
茶马古道-贡井老街盐道
  贡井老街盐道坐西南向东北,始建于清初,全长166米,宽4米,占地面积664平方米,是为发展盐业而修建的主要街道。街道两侧是商住型店铺,前商后宿连缀成街面,几百年街道石板未改变,部分房屋结构风貌大改。老街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连接河街至筱溪街的通道,是贡井政治、经济、盐业兴衰发展的重要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贡井老街全长百余米左右,宽不过10米。街面道路用菱形石板铺就,古朴大方。街两边多为两层木结构的青瓦房。街下端有五十梯石阶,与最古老的河街相连。当年,河街生产的盐有许多是人挑或马托,从五十梯上来,通过整个老街再往西去。清朝时期,在五十梯与老街的结合处,设过关卡。官府派人在关卡处,对运出的盐进行验票盖章才放行,否则视为私盐没收。因此,当地人常说这里是古盐文化的发祥地,是早年的盐马古道。陆路古盐道发……[详细]
刘光第故居
  刘光第故居陈列馆位于赵化古镇,建于清光绪年间,木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竹编墙体,小青瓦屋面,木板门墙,面阔一间,进深22.1米,梁架保存完整,屋内保存部分窗格、0、裙板,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属典型的川南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重要的纪念价值。故居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先生幼年及少年居住地,2012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光笫故居位于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赵化社区西街23号,坐南向北。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进深22.1米。故居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先生幼年及少年居住地,处于街道南侧一列民房中。建筑结构为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竹编墙体,小青瓦屋面,木板门墙,面阔一间,梁架保存完整,屋内保存部分窗格……[详细]
威宜庄民居
  威宜庄民居是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琵琶镇琵琶场镇的清代民居建筑。威宜庄民居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琵琶镇琵琶场镇,修建于清代末年。民居属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为典型清代民居建筑。现存正堂屋1栋、侧房1栋。正堂屋五开间,隔墙用刻花木裙板相隔,上部开木花窗,屋脊残存泥塑脊饰。……[详细]
木桥沟水库大坝
  木桥沟水库大坝 位于红岩村15组,建于1957年。大坝三面环山,占地面积1272平方米,为条石砌筑,平面呈半圆形,横跨山沟。大坝弧长159米、通高48米、底部宽8米,坝顶建人行通道,宽4.7米,两侧设护栏。整个大坝气势挥宏,是新中国成立后县境最大水利工程,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富顺后街
  富顺后街位于自贡市富顺县富世街道后街社区老县城北端,建于清代,南北走向,总占地面积1484平方米,街宽约5-5.5米不均,长280米。街面青石铺筑,街道两边基本为清代民居,富顺后街历史久远,街道保留原有规制,两侧民居基本保存完整,具有清代古街风格,对研究我县清代民居建筑风格及特色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详细]
石磐寺石坊
  石磐寺石坊 位于垟坪村,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石坊为古石磐寺残存建筑,竖排两座,第一道石坊高4.45米、宽5.2米,第二石坊高4.42米、宽5.6米,均为四柱三门、歇山式构建。坊身刻莲花、人物﹑卷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图案,以及“莲花祥林”“万磐古涅”等文字。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富顺文光塔
  文光塔在富顺县东湖乡同心村的同心山上,座东向西。有“富顺文笋”之称。县志载:晋葛仙翁炼丹于此,常有异人同炼,故名同心山,后建同心观。宋邑人吕震、吕糙读书其上,俱以文显,山顶建塔9层,宛如玉笔指天,曰“文笔塔”。又记:明人就其顶平旷处为浮图七级。清乾隆、道光年间补修,更名为“文光塔”,寓县风之盛。塔身、塔基呈八边形,须弥座,塔基条石建造,边长2.5米,高1.83米。塔身砖石结构,七级楼阁式,层层上收,各层均开窗,八角攒尖宝珠顶,通高30米。座层弧形顶门,额刻知县陈长墉题“文光塔”三字。门柱刻:“七级重光喜毓钟英书台启秀,三台上映看-纬武天榜题名”,乃县人进士张震撰书。题记为“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冬月。”游人可以绕实心柱盘旋而上,登完113级踏道,即上顶层,纵目四观,沱江如带,天桥如虹,城廊云烟,田……[详细]
77、妙观寺
妙观寺
  妙观寺位于自贡市区一对山口,自贡佛教协会设在此处。……[详细]
狮市袁家大院
  狮市袁家大院(富顺县)左侧立两块长方形石碑,分别由四川省政府、自贡市政府、富顺县政府所立,上 书--“狮市袁家大院”,是晚清咸丰年间所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1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13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详细]
保障东南石刻
  保障东南石刻 位于普安村石灰溪,凿刻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石刻系南溪人包汝谐所书,横排阴刻“保障东南”四个大字,右边跋文小字,记述清咸丰年间县境地主团练镇压李永和、兰朝鼎农民起义史实。因石灰溪在县之东南方向,故题名“保障东南”,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怀德白塔
  怀德白塔 位于司湾村,根据其造型结构及清代诗词描绘,推测其建造年代为宋代。该塔为密檐式白色方塔,现存8节塔身(原有11节),条石建造,通高9.6米,底层门洞石刻有人物、龙纹、花草等图案。其建造年代久远,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