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常德市 > 安乡县旅游

安乡县文物古迹介绍

安乡南禅湾晋墓群、刘弘墓
  南禅湾晋墓群位于黄山头镇,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位于墓群西侧的刘弘墓,该墓距今约2000年,占地面积15000米。该墓是已发掘的西晋高级贵族大墓中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之一。刘弘墓的发掘还是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刘弘,西晋名将,字和季,沛国相人,生于公元236年,于公元306年病逝于湖北襄阳军中,享年70岁。爵封宣成公,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车骑大将军等职。葬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安乡黄山头主峰东南麓的南禅湾。1991年4月经省文物部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发掘出文物78件。1991年8月1日,《中国文物报》在头条头版位置报道了这一重大的考古新发现,刘弘墓在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外考古专家认为,刘弘墓因出土的文物精美、完整、时代较为明确,为研究同一时期的出土……[详细]
庹家岗遗址
  “庹家岗”顾名思义,就是庹姓人家居住的山岗,安乡的庹姓人家最初由外地迁入在此休养生息。而中国“庹”姓的人数不多,百家姓没有这个姓氏,在全国排序300名之后,因此,在这个地方开始命名遗址时还误称“度家岗”。庹家岗遗址位于安乡县安障乡遵保村三组,属古县城范围,与县城地望一致。附近一带有狮子山、会子岗、黄山岗、罗井岗等。主区堆积面积为2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形状,遗址高出周围田地1-1.2米,文化堆积约2米厚,保护范围外延5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0’04.3”北纬29°25’58.3”,海拔高程36米。北连狮子山南端,南至南排水沟南150米,遗址东西向排水沟渠贯穿南部,沟北为旱地,沟南为村舍和农田旱地,向东处至鱼池东岸,西接黄安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庹家岗遗址在这次试掘中,上层发现了大量的两点纹……[详细]
3、晋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墓
  晋墓 时代为西晋。位于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头,此为保存最好,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晋代大墓之一。 墓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残长6.2米,甬道用砖砌成券顶,封门砖有三层。墓室平面近方形,每边长3.6米。中央横砌棺床,墓顶为四隅券进式,作穹窿形,高4.2米。墓内有铁帐架,可能原有帷帐。随葬品81件,金器7、玉器17、银器1、铜器8、铁器7、青瓷器37、漆器1及其他6件。金器中有龟钮“宣成公章”、龟钮“镇南将军章”,约2.5厘米见方,分别重165.8克、131.5克。另有“刘弘”、“刘和季”双面玉印。玉器有玉尊、玉璧、玉佩等。铜器有镏金弩机、刀、剑、盒、瓶等。铁器有贴金匕首、刀、剑、戟等。青瓷器中有凤鸟、宝相花、人物及猪、犬、羊、兔等。 其中“刘弘”、“镇南将军章”与《晋书、刘弘传》所记相符。刘……[详细]
安乡观音寺
  安乡观音寺地处常德市安乡县城老城区,原名观音阁,始建于唐,五殿一阁,壮丽威仪,历数朝代,几阅沧桑。今幸蒙盛世,尧天舜日,犹喜改革开放,宗教政策落实,观音寺于1994年进入筹措修复期。1999年4月18日,当代高僧宝昙大和尚主持了大雄宝殿落成既佛像开光典礼,千年古刹观音寺自此揭开了-利生新的一页。缘于佛教净化人心、祥和社会、提升道德、造福大众的巨大功用,安乡观音寺以其独有的灵气、普度众生的慈悲声名远播,吸引了本地及周边县市众多护法居士和善男信女。寺院晨钟暮鼓,终日香火不断,是为湘北佛教重地,城市宗教文明亮点。景区地址: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城关镇驿马街乘车线路:在常德乘大巴至安乡县至转小巴前往……[详细]
汤家岗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汤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考古研究所在安乡县汤家岗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左右的环壕土围。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期灰坑0土一件陶塑猴头,刻出眼、鼻孔和嘴,吻部和眉骨均明显突出,为原始社会的艺术品。中期有灰坑9个,墓葬2座。中期石器有斧、弹丸、敲砸器、打磨器等。陶器中夹砂红陶增加,泥质酱褐胎黑皮陶减少,出现少量泥质灰陶。彩陶数量略有增加,出现了红陶白衣上绘红、褐彩的,图案有点线纹、网纹、旋涡纹、波状纹等,其它装饰方法有印纹、刻划纹和拍印纹饰。器类有圜底器和圈足器,计有罐、釜、碗、钵、盘、豆、器盖、器垫主器座等。……[详细]
划城岗遗址
  划城岗遗址位于安乡县安障乡。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未。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1980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477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揭露出了不同时期房址、窑址、灰坑、墓葬等各种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彩陶和白陶,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遗址的文化内涵包含了汤家岗、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四个文化发展阶段,年代距今6800~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近三千年。划城岗遗址是湖南最早建立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框架的重要遗迹,该遗址还是屈家岭文化“划城岗类型”的命名地。在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聚落演变、墓地结构及社会组织、制陶工艺及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典型材料。保护范围:北至划城岗北围沟南坎,东至东围沟西坎,南至居民点前排水沟北坎,西到西围沟东坎,南北长250米,东……[详细]
七星堆、峰堆古墓群
  七星堆、峰堆古墓群位于安乡县黄山头镇长峰村,峰堆墓群在高出周围12米的台地上。南靠盘山公路,西抵长峰村村民住宅区,保护范围1.5万平方千米,系战国至宋代墓群。发现墓葬9座,其中1号墓封土底径为36米,顶径21米,高6米,现有盗洞,封土断面可见五花土夯筑而成,宋墓内有宋瓷残片。七星峰堆墓群在长山山坡上,墓群共有墓葬封土堆7座,故名七星堆。墓群北距采石场1公里,南距安乡县政府30千米,紧靠围山公路,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为春秋战国时期墓群,其中最大一座高10米,底径22米,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采集有绳纹鬲、高领罐等陶器残片。2011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村民席道兵宅东北角东50米,南达围山沟,西以采石场南北向公路为界,北至峰堆北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中……[详细]
余家屋场墓群
  墓葬位于安乡县安障乡沙湖口村余家屋场台地上,为典型的岗地地貌,四周农田环绕,地势开阔。南北长240米,东西宽21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一个以汉、晋氏族砖墓葬群为主体,辅以墓葬区西部汉至宋砖墓和土坑墓形成十分密集的古墓群落。1980年初,县考古工作者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对墓区东南部东汉墓群中四座砖墓进行了清理。墓中所出有青铜器、汉五铢、货泉钱、印章、长刀、圆壶和鐎壶各1件,铁器有灯2件,陶器47件,所出鐎壶造型精巧,印章玲珑剔透,均为珍品。墓群出土器物为研究汉晋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东临蔡家溪,西邻岳庙岗,南距县城7公里,北抵黄沙公路南侧。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