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文山州 > 广南县旅游

广南县文物古迹介绍

侬氏土司衙署
  侬氏土司衙署位于云南广南县县城北街一小校园内。建于元初,曾设有大小衙门,占地面积11000m2。自元朝至民国的近七百年间,土司制度世袭27代,掌管广南政治、军事、民刑、钱粮等大权。广南土司府是中国壮族土司中建筑规模最大、权力较为集中、管辖范围最宽、世袭时间最长的土司府。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南是壮族杂居和聚居的壮乡。有关广南土司的历史,《壮乡广南》一书中介绍:土司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统治当地人民的机构,世袭继承。云南通志土司考述,“滇之土官,肇于元而盛于明,清代固之。”《明史》亦有“广南土司”录。从有关历史考证,广南土司始于元初,侬氏家族世袭继承,在清中期前是广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政治、军事、民刑……[详细]
广南孔庙
  广南孔庙广南孔庙位于县城南街,占地面积约9000多平方米,为五进院落。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六年(1741年)增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现存有泮池、棂星门石坊、大成殿。泮池在棂星门石坊前,半圆形,以条石砌筑而成,池中有双孔圆形拱桥,池周有石雕护栏。棂星门坊位于大成殿前,青石结构,四墩三门间石坊,须弥座上,前后各有伏卧翘首石狮一只。石坊上镌刻有“棂星门”匾额,两旁横向刻有“鱼跃”“鸢飞”四字。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共36柱。殿面宽19.73米,进深15.5米,高9米,四周有2.2米宽的走道相通。大殿的檐下坊、昂翘、腰头等,均雕有龙、凤、象、花卉等图案,门、窗上也有精细的雕花。大成殿前有正方形的天子台,台高1……[详细]
广南文笔塔(雁塔)
  云南文山广南文笔塔,文笔塔矗立在广南县城南13公里坝洒村东侧的三台坡山顶。这座文笔塔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逾170年,为青砖砌成的六角形空心密檐式11级古塔。全塔高35米,底层约5平方米,塔体逐层往上自然收缩。塔最高层收藏有魁星和文昌帝君铜铸像各一尊,冠戴顶珠5颗,毛笔100支,古书1本,石砚一块。石砚上镌刻着“雁塔题名”4个篆字。1987年,广南县人民政府拨款3万余元,不仅将古塔修葺一新。又在三台坡垭口新建了刻有“莲城胜境”4个大字的一座牌坊;还在古塔前后两个山顶上新建了“望莲亭”、“清风亭”,与古塔相映成趣,合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广南文笔塔亦称“雁塔”,始建于清道光四至五年(1824-1825年),其建筑时期无碑记和其他资料可查。《广南地名志》载:文笔塔,系清嘉庆年间太守何愚与邑人所建……[详细]
牡宜古墓群
  广南县城一路向东约48公里,就到了黑支果乡牡宜村,这里曾因2007年发现汉代木椁墓而名噪一时。从出土的漆木耳杯、木牍、铜灯、木车马具、金鸡盛酒器、三足鼎、黄釉陶翁及10余吨木椁,墓内出土带“王”字的漆木耳杯和“ 藩德无,(勿)衍侵鸿”简牍,这些物证佐证牡宜青铜墓群是句町王陵区。牡宜墓地的墓葬结构较为特殊,其建造过程为:首先在平地上挖出浅坑作为墓室,再在墓室的中部挖出长方形腰坑,有的腰坑上有垫木,在腰坑及墓室内放入随葬品及棺椁后,再用青膏泥掺入大量大石块砌于墓室四周及顶部,最后用表土堆砌于青膏泥层之外,形成封土堆。葬具为木质棺椁,随葬品极其丰富。……[详细]
昊天阁
  昊天阁昊天阁,又称玉皇阁,位于县城一小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阁为三重檐歇山顶,座东向西,底层后墙及两侧皆为青砖砌筑,厚0.6m,阁内共26柱,内金柱4棵全系整木,直通阁顶,通面阔12.2m,通进深11.6m,通高18.6m。整个阁雕刻工艺造型生动,刻工精美。登此楼阁,视野开阔,莲城风光尽收眼底,是城中通览莲城风光的唯一古阁。199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南都天阁
  都天阁——位于广南县人民医院内,因阁内原供奉有“都天太子”坐像而得名。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阁高9m,占地面积60 m2。共有内、外柱24棵,内柱6棵通顶。台基为条石砌筑,呈等边三角形,台阶上雕刻有“云龙水纹”图案,桅枋上雕刻有琴、棋、书、画等图案。结构精巧,造型古朴典雅。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忠烈祠
  忠烈祠位于广南县莲城镇,年代为清。忠烈祠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阴洞遗址
  大阴洞遗址位于广南县坝美镇,年代为新石器。大阴洞遗址为文山州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牡宜遗址
  牡宜遗址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和阿章村委会所在的坝区及周边区域,为两汉时期“句町文化”大型遗址。“句町”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和“滇”同时期的部族,也是汉王朝在云南继封“滇王”之后的第二个王,在西南夷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2007年抢救性清理的木椁墓和2011年发掘的4座墓葬出土了铜鼓、龙虎纹金带扣等大批重要器物。考古发现结合史料记载,证明以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坝区为中心约5平方公里的牡宜遗址是汉代句町王族的活动遗存。为全面了解句町文化的面貌、空间分布以及发展脉络等问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设立了《句町文化的初步研究》课题,针对牡宜遗址的考古调勘、发掘和研究是此课题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遗址内诸多遗存都面临农田建设、农村住房建设等的破坏。通过调勘、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