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安市旅游

福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溪塔葡萄沟(福安溪塔村葡萄沟)
  溪塔葡萄沟福安穆云乡溪塔葡萄沟2A级旅游景区日前开张迎宾,这个景区包含野生刺葡萄、穆阳水蜜桃等生态观光农业和畲歌对唱、栏桥、古驿亭等民俗风情和旅游景观。特别是一条绵延5公里的葡萄沟,绿荫蔽日,溪水潺潺,实为避暑胜地。初夏时节,正值葡萄抽穗挂果期,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的葡萄沟,藤蔓早已爬满藤架,沟上郁郁葱葱、绿荫蔽日,沟下清流潺潺、令人流连。“畲族精神是个宝,祖训四不说得好:一是人穷要思变,无衣无食不能讨;二是自丑不出嫁,免得受欺又挨骂;三是宁辱不屈服,当个正义好民族;四是朋友不出卖,为人重节莫无赖。山哈祖训传至今,条条道理要记清。”这是张贴在溪塔村文化室墙上的“山哈祖训”,赫然醒目。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溪塔是个以蓝姓为主的纯畲族村落,其蓝姓开基始祖的后裔自十六世纪从广东……[详细]
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斗面村、晒日山、狮峰寺)
  狮峰寺。又称狮峰广化禅寺.位于福安市柏柱洋狮峰山麓:距县城30公里。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原在山顶,明永乐年间(1403—1424)移建于此。据载。明武宗曾游此寺,御题寺匾“狮峰广化禅林”,并赠诗,诗中有“影动方池鱼惊客,声来半岭竹引风”之句。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寺院占地1.3万平方米.坐西朝东,傍山而立,建筑雄伟。虽时历千年而庙貌尚存。传说古时一老僧云游四方,见此处群山如拱如揖,流水如白练绕山而去,其间一山,酷似雄狮,高踞群峰之中,气魄雄伟,便欲在此建庙。于是老僧便乘夜移来一香炉置于山麓一林姓人家门口。翌晨,主人见香炉遂将其移置他处;次日开门,香炉又在家门口,如是数日,林家主人惊诧,莫知所以。忽闻木鱼声响,见一老僧从远处走来,遂向其请教。老僧说:“这是佛祖有意,……[详细]
薛令之故居遗址
  闽东廉溪,溪水如玉带绕着一座古村落,这里是福建第一位进士薛令之的故里廉村。廉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原名石矶津,说起因何改村名,还有一段久远的往事。据薛氏宗谱记载: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薛令之“文破八闽之荒”,考中进士,官至左补阙兼太子侍讲。唐肃宗即位后,为嘉奖恩师薛令之廉洁刚直的高风亮节,赐村名为“廉村”,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沿溪徜徉于古城堡,有道长约1200米的古城墙,勾画出当年古村的磅礴气势,两座完好的用条石构筑的拱顶墙门巍然屹立。走进村里,古村道以3条纵向平行铺排的光洁条石为骨架,中间有序地镶嵌着拼花的细小鹅卵石。薛令之之后,一个村子就出了24名进士。这里的许多古迹依然完好,古民居、古官道、古码头……祠堂、民居大厅正中悬挂的块块牌匾,有许多珍贵文物。“……[详细]
福安黄氏祠堂
  黄氏祠堂位于阳头,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重建。清顺治十三年焚于火,仅留后近。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仿明建筑重建,乾隆十六年淹于水,乾隆三十三年再度重修,现为清仿明代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祠堂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516平方来。从东至西,依次为石牌坊(今已不存),仪门(仅存北端门),北宋古井、半月池、照壁、宗祠正门、戏台、大厅堂、祖宗堂、后院。建筑为砖木结构,单檐、双坡顶、以马头墙和廊屋组成封闭式建筑,别具一格。祠堂分三进,深57.3米,宽18米。戏台屋顶建有牌楼式太子亭,飞瓦重檐气势磅礴。祠内14根大柱分两列挺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厅堂祖宗堂之间天井雨亭别具一格,是明清建筑中上乘之作。祖宗堂正中设太祖龛,两侧廊室设各设支派祖龛。堂后有院,南则有祀房。宗祠……[详细]
莲池三贤祠
  莲池三贤祠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莲池社区,年代为清道光四年(1824),类别为古建筑。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莲池社区七圣路10号对面。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始建,现存为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祀福安历史名人唐薛令之、宋谢翱、郑虎臣三贤。坐北向南,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通面阔11.3米,通进深17米,祠占地面积192.1平方米。依次有大门、天井(两侧廊房)、祠厅,周以砖砌空斗墙。祠厅为双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楼前中间石铺甬道,两侧廊房,庭前门廊紧靠门墙。大门中间墙体高出两侧墙体,并饰做单楼歇山顶屋面,门额上方饰做灰雕横匾,内书:三贤祠。原祠内有三贤塑像,毁于“文革-”期间。该建筑为研究福安著名历史名人提供一个重要实物资料,而且三贤的廉洁、忠勇、爱国情怀将永远不失时代……[详细]
昭明寺观音阁
  昭明寺观音阁位于福安市湾坞镇宝林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原名昭明庵,位于福安市湾坞镇宝林村昭山自然村东侧100米处。宋代始建,历代均有修建。观音阁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坐南向北,为砖木结构廊院式建筑,通面阔26.35米,通进深为17.6米,占地面积465平方米。观音阁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带两廊进深三间七柱,圆通殿(观音阁)为寺院最后一座,地表比前一座大雄宝殿高出2米,前廊过道边沿设有石栏杆,两侧设17级石阶与前殿相通。明间举架较高,内顶施八角形藻井,檐下施垂柱。斗拱、雀替、垂柱等木构件雕刻精美。整个寺院昭明寺由门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天井(放生池)、圆通殿组成,面积为1111.1平方米。天天王殿、大雄定殿为新建水泥建筑。对研究我市宗教建筑、雕刻技艺和宗教文化发展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详细]
东门刘氏祠堂
  东门刘氏祠堂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东风社区,年代为清雍正年间(1723-1735),类别为古建筑。该祠堂位于城南东风社区三姓路。始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清雍正年间(1723-1735)依明代旧制重建,民国初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为砖木结构廊院式建筑,进深45.5米,面阔14.6米,占地面积664.3平方米。该祠堂依坡地之势自低而高,层层递增,为穿斗抬梁式梁架,青瓦双坡顶,顶脊两端为鹊尾翘角,两侧马鞍形山墙前衔接门楼山墙,后接人字院楼。祠共三进,由戏台、天井、廊楼、拜庭、天井、祖堂、寝房组成。祠祖堂为三间,前廊柱以三跳斗拱挑檩出檐,整个屋架以明式构架斗拱。透出清代华丽、精细的雕饰。祠内现存一清光绪四年(1878)的青石碑一通,记载着祠堂历史及认捐事宜。该祠为研究刘氏史渊及福安地域历史……[详细]
秦溪连氏祠堂
  秦溪连氏祠堂位于福安市城阳镇秦溪村,年代为始建明万历四十年(1612),类别为古建筑。祠堂位于城阳镇秦溪洋村中。始建明万历四十年(1612),清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光绪5年乙卯年(1879)造建前座太子殿。坐南向北,为砖木结构廊院式建筑,通面阔16.8米,通进深51.2米,占地面积666.25平方米。由木牌楼、戏楼、天井、主厅、天井、及后殿组成三进式穿斗减中柱梁架建筑。祖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内顶为圆形藻井并饰彩绘,次间通透,两侧梢间与正厅内侧均作为神龛,供奉神牌。为城阳镇秦溪洋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现祠内还保存有“是用孝享”碑一通。为大清雍正七年岁次乙酉林钟三月立,记载着宗祠地界及财产、认捐情况。该祠堂对研究福安历史人文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物,也对研究连氏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详细]
阮伯淇烈士故居
  阮伯淇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潭头镇棠溪村上官巷路12号,年代为道光年间(1821-1850),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阮伯淇烈士系福安市潭头镇棠溪村人,1932年投身革命,历任中共福安市委委员、书记等、中共闽浙赣区委城市工作部闽东临时工委副书记、中共闽东地委副书记。该房子座落于福安市潭头镇棠溪村上官巷路12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坐北向南,为砖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整体平面布局为正方形,占地面积为1070.4平方米。主要由门弄、天井两厢房,主屋、后天井两厢房及抱厦组成,主屋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明间彻明造,饰假屋面。两侧稍间设私厅,前有小天井,显得温馨雅致。现在房子还有一户人家在住。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详细]
阳上李氏宅
  阳上李氏宅位于福安市阳头街道阳上社区,年代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类别为古建筑。位于阳头街道阳上社区杨厝下28号。始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坐东向西。砖木结构合院式单进建筑。通面阔24.83米,进深27.81米,占地面积690.5平方米。依次有门墙、门廊、天井、两侧廊房、厅堂和后天井,周以封火墙。厅堂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悬山顶,明间以插屏分隔为前后厅。前檐柱施三跳插拱,承挑檐檩。前廊轩顶。门廊左右山墙圆顶。封火墙由砖砌空斗墙。该建筑用材硕大,墙体高厚坚实,代表着阳头这块商贾之地富有人士的建筑理念。对研究清代后期民居建筑和历史人文皆有一定价值。2004年由福安市文化体育局公布为福安市首批文物点。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详细]
瓮窑硋窑
  瓮窑硋窑位于福安市城阳镇瓮窑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遗址。位于城阳镇瓮窑村南向100米山坡处。该窑为福安市区域内著名的硋窑,建造于明后期,清康熙年间迁至现窑址。历代有过维修,至今仍在烧制,窑身与工房分布占地面积470平方米。现窑身与工房保存较好,窑身依山坡而建,坡度大约35°左右。窑身为砖砌劵顶,整条窑体上建七段从下到上渐高屋面。窑长56米,宽2.1米,窑体厚0.24米,窑室高1.85米左右。窑身东侧是工房,为土木结构,单檐双坡顶屋面一层简易制坯房,内放两个原始转盘。其面阔7.42米,通深15.38米。整个窑址保存至今实为难得,而且保持着传统工艺做法,是研究古代手工制作传统技艺的好作坊,对研究我市硋窑历史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烽将军故居
  黄烽将军故居位于福安市穆阳镇苏堤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穆阳镇苏堤村苏堤中路130号,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偏东30度,为砖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通面阔宽43.78米、长48.07米,房子建筑占地面积2104.5平方米,花园面积746.13平方米,房子总面积2850.63平方米。主屋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四层楼。中轴线依次由门亭、大门通道、前廊、天井、主屋、后天井、后楼、花园组成。主屋面阔七间带两厦,进深十柱,厅堂施假屋面,前廊轩顶,举架较高,用材较大。大门墙体两侧厢房位置砌马鞍形封火墙,凸显我市古民居建筑特色。对研究我市古民居建筑和革命历史人物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详细]
郭文焕烈士故居
  郭文焕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区,年代为清后期,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南湖社区南大路66号。建于清后期,坐西向东。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三层,通面阔11.8米,通进深24.3米,占地面积286.7平方米。整座房子由前后天井,厢房,主屋组成。主屋穿斗式构架悬山顶,明间楼层较高,中庭壁上部左右内嵌设神龛橱。主屋面阔三间,进深八柱,前天井右侧为厢房,左侧做为大门通道。神堂橱下檐板、室内窗花装饰等木构件雕刻精美。该房子是苏区革命根据地重要领导之一郭文焕烈士的故居,其后花园保存有范式人题写的纪念碑,对研究闽东革命史提供一个重要实物载体。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店前詹建忠烈士故居
  店前詹建忠烈士故居位于福安市赛岐镇店前村店前86号,年代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赛岐镇店前村店前86号,是我市闽东革命烈士詹建忠故居。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所建,坐东南向西北。为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屋面为悬山顶鹊尾脊,穿斗式梁架。总面阔21.7米,进深15.2米,占地面积为329.8平方米。主屋面阔五间带左厦,进深七柱。明间两层处施平板天花,中腰壁以插屏分割前后厅,两侧边门上施做内嵌神龛。前廊跨度较大,檐柱出三跳斗拱挑檩出檐。为店前村保存尚为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对研究我市革命先辈提供一个实物。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建筑物四周外延伸5米。……[详细]
石门漏月摩岩石刻
  石门漏月摩岩石刻位于福安市城阳镇石门院村,年代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类别为石刻类。位于城阳镇石门院村西向400米处。刻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两块硕大自然岩石相倚成门,故称“石门”,涧水从其门中流淌而过,分布面积约130平方米。北边岩石篆书“漏月”两字与楷书小字“同治十有一年岁在壬申秋八月圣日/黄锦章同陈春霖郭辅连菇李均郭沛堂来游属李坚之书”,南边岩石中间刻篆书“石门”两字,均为0.6×0.56米。是我市历史上韩阳十景中保存最好的一景,现由石门院村委会管理,对研究我市历史景观和历史人文均具有一定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5米。……[详细]
革命老妈妈潘玉球故居
  革命老妈妈潘玉球故居位于福安市溪潭镇磻溪村,年代为清道光年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溪潭镇磻溪村街尾路5号,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坐西南向东北。为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通面阔17.72米,通进深31.5米,占地面积558.2平方米。由前天井、主屋、后天井两厢房组成。主屋穿斗抬梁式减金柱梁架结构,高6.42米。面阔五间,进深九柱,前廊轩顶。现左侧次间、梢间,做为革命老妈妈潘玉球革命事迹展览室。对研究我市闽东革命根据地革命史提供一个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陈挺将军故居
  陈挺将军故居位于福安市潭头镇后洋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陈挺将军故居位于后洋村村中75号。始建清代,坐东北向西南。有前后天井,进深6柱,面阔3间,中间为一厅堂,左侧一楼梯通道。通进深15.02米,通面阔12.58米,占地面积188.95平方米。该房子由于年代比较久远、缺乏维修,而出现歪闪,由于长期使用排烟不好,整个屋檐梁架黝黑。该房子是闽东革命先驱陈挺将军故居,作为我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实物场地,对研究我市重要革命人物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廉岭烽火台
  廉岭烽火台位于福安市坂中乡林岭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位于坂中乡林岭村西南向400米山岗上。该烽火台始建不详,无从考究。据传为明代防御抗击倭寇所建。烽火台为不规则大石头垒砌,平面为圆形,整个高度为3.6米,基础周长为43.6米,烽火台面面积为31.1平方米。墙体为“六回石”相砌,底座由硕大块石垒砌而成,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烽火台。处于福安与溪北洋相隔的山峰上,东面是福安整个大盆地,西面是溪北洋盆地,站在这里可以一览无余看到两个盆地。对研究我市历史人文具有一定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廉溪摩崖石刻
  廉溪摩崖石刻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双峰村,年代为清道光壬辰(1832),类别为石刻类。位于溪潭镇双峰村西北向1.2公里溪边山下,刻于时代不详。分布在溪边面朝西南的岩壁,皆楷书,有“寿”、“福”、“鸢飞鱼跃”等字。“寿”字,字幅1米×2米;款识“道光壬辰扆南九十七叟冯宗池黑圭”。“福”字,字幅1米×1米。寿、福两字之间刻“鸢飞鱼跃”四字,字径0.5米。后两刻有款识“澜川临”。该摩崖石刻为研究我市人文提供一个实物资料。2004年由福安市文化体育局公布为福安市首批文物点。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0米。……[详细]
福安凌霄塔
  凌霄塔,俗称江家渡塔,位于福安市城南江家渡村后的旗顶山(文笔山)上。风水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崇祯四年竣工。塔石构八角七层楼阁式,修复前,因雷击而余六层,残高二十二米。现已修复七层及塔刹。1984年10公布为县级保护文物。2007年4月维修,2008年10月竣工。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补充资料:江家渡塔,位于福安市城南文笔山上。整座塔为石构,八角七层,楼阁式,现存六层,残高22米,基座以块石垒砌,高0.4米,对角宽8米,塔身每层以长方形块石顺砌,转角用层高相等的条石立砌。一、二层塔身高3米,层层收分。每层层檐由三层石叠砌,高1米,檐出0.8米,檐面向下斜成坡面。第一层北面开门、二层东西两面开门、三层南北开门、塔内塔道通连上下两门、层层串至塔顶。塔门高2.5米,宽……[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