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邦时期,属于象雄阿尔巴辖区。
后归苏毗雅松(孙波雅松)。
唐代为吐蕃属地。
元代,类乌齐属“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辖区。
明代永乐年间类乌齐寺法主被封为国师,管理此地。
清顺治四年(1647),清理藩院将类乌齐收归直接管理。
雍正五年(1727),雍正帝将类乌齐赏给达赖喇嘛,作为香火地。
1910年,类乌齐各地头领归附驻藏边务大臣赵尔丰。
1912年,经西康都督顾占文批准,将类乌齐更名为九集县。
1916年,藏军向康区进攻,川军撤出类乌齐、恩达等地。
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将九集县更名为类乌齐宗,属“朵麦基巧”。
1939年,中华民国在今四川康定设立西康省,将九集县县(今类乌齐)划入西康省。
1943年,西藏地方政府推行宗谿制,仍设类乌齐宗。
1950年10月,昌都解放后,类乌齐宗成为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管辖。
1951年11月,成立类乌齐宗解委会。
1956年9月,类乌齐归昌都基巧办事处。
1959年4月,撤销类乌齐宗解委会,解散类乌齐宗政府。
同年5月,成立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将类乌齐宗的嘎玛、察拉、鸟东、约巴划归昌都县;将八宿县的加桑卡地方划入类乌齐县。
1960年1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类乌齐宗,设类乌齐县,隶属昌都专区。
1970年改属昌都地区。
2014年,昌都地区撤地设市,类乌齐县属昌都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