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红河州 > 石屏县 > 宝秀镇

石屏县宝秀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郑营村

郑营村石屏郑营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西边10公里的宝秀镇赤瑞湖畔,山青水秀。郑营村建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块“璞玉浑金”,这里的古建筑、宗祠、学校及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十分壮美。1999年1月19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郑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石屏郑营在明洪武年间原名普胜村,系傣族聚居的村子。明初,明军后裔由云南红河州蒙自进入普胜村,傣族-迁往元江及西双版纳。郑姓汉族遂将普胜村改名为郑家营。郑营村西边为小寨,东边为大河沟,系彝族聚居的村子。1958年,小寨、大河沟划入郑营,合并为一个大村子,办事处驻地郑营。郑营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辖9个生产合作社,534户人家,总人口20

白沙井烈士墓

白沙井革命烈士墓已迁入宝山公园(宝山烈士陵园),宝山烈士墓位于宝秀赤瑞湖北岸宝山阁背后的土主庙东侧,那里静卧着在同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的11位烈士,这些烈士原葬于距牺牲地二三百米的宝秀镇柏仁村前白沙井东侧,1984年清明节迁葬于此。宝山烈士陵园内有墓葬10座,却埋葬着11名烈士,其中一墓中同葬的两人系同胞兄弟。墓地坐西朝东,面阔17.55 米,进深5.32米。墓碑为青石刻制,每座碑均高85厘米,宽52厘米,厚15.5厘米。墓周围用水泥围砌,呈长方形,长2.02米,宽52厘米,厚15.5厘米。每逢清明节,附近学校的中小学生都要到那里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石屏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为清末进士陈鹤亭所建。祠占地3427平方米。它是中国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与民间吊脚楼建筑的完美结合;它的布局结构中透着智慧的灵气与精湛的技艺;它的雕饰与结构的简约、精当、色彩之协调,与整幢建筑作为一个宗祠的身份十分贴切,体现了宗祠建造者的十分优秀的内在品质;它的建筑主题是儒家思想观念与滇南侨民、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与发扬;宗祠的礼仪与教化功能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扩展与升华,保护传统的宗祠建筑,是时代的需要.陈氏宗祠沿中轴线依次为祠门、莲池、0、中殿和大殿。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其前石狮一对,雕琢精湛;莲池上有三孔石桥,雕十二生肖图,其内建筑雕琢亦精。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阁

宝山阁位于宝秀镇东宝山顶,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阁以山名。同治年间(1862-1874年)重建。宝山阁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等边六角形砖木结构,面阔5.48米,高17米。底层内外通柱共12根,柱距3.1米。东西两边有圆形梅花窗,阁门南向。前与秀山寺遥遥相对,背后倚茂林修竹的月光山。登上第三层楼阁,可眺望宝秀镇全景。

石屏秀山

介 绍:石屏秀山位于石屏县城西10公里宝秀镇南,宝秀镇西南吴营村,距离石屏县城12公里,是滇南的名山胜地之一。  云南红河

宝秀刘氏宗祠

宝秀刘氏宗祠原名天禄寺,位于石屏县宝秀镇中营街78号。始建于清朝晚期,坐北朝南,依地势而建,由门厅、前殿、中殿、大殿、天井、耳房等组成。刘氏宗祠建筑巍峨壮观,殿堂厅院错落有致,建筑结构、木雕彩绘、风格手法具有清朝晚期建筑的特征,是研究清朝晚期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石屏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占地1452平方米,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组成四合院。宗祠中殿及正殿面阔均13.1米, 进深9.3-10米。梁柱门窗雕镂精致,艺术价值很高。郑氏祖籍浙江,明初随沐英入滇。

十老寨何氏宗祠

十老寨何氏宗祠位于石屏县宝秀镇杨新寨村委会十老寨村,年代为清代。十老寨何氏宗祠为红河州第八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