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渡河古驿道位于城北69公里云、贵交界的可渡河畔,一条北连贵州,南入云南,开于秦、汉,洪武十五年重修的古驿道至今保存完好。驿道坎坎坷坷、曲曲弯弯,记录着古代商旅活动的频繁和艰辛,游人攀行在这里,似可闻有马蹄之声轻敲耳鼓。驿道沿线自然景观及古碑、崖刻等人文古迹如明珠璀灿。诸葛亮征南时屯兵的“诸葛营”,明代南征时的“古战场”及“古炮台”、“烽火台”,虽几经沧桑,却可想见当年纷飞的战火、弥漫的硝烟;可渡河北岸约二百米高的峭壁上,灌木葱绿处裸露着一片白色砂岩,远而观之,酷似“翠屏积雪”,可渡河北岸有一“V”形山口,这里有小溪潺潺,小溪两旁的山坡上桃树成林,春暖花开之际,桃花随风飘落溪中,形成“桃花泛锦”之奇观;可渡河南岸新建的“桃花溪度假山
可渡关关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可渡村(老村)。关城为一座小城堡。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0米,平面呈椭圆形,总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关城原有南、北2门,现仅存南门,城垣除南门东、西两侧各有一段石砌墙体外,南城墙东边尚有长50米夯土墙体,残高仅1米余;西城墙被毁,仅余墙基,但仍可清晰分辨城垣的准确位置及走向;北面和东城墙均无存。现存南关门为打制规整的五面砂条石砌筑,平面略为正方形。城门净宽3.7米、高3.5米、进深4.3米。城门顶部横跨长条石,长4.6米、宽0.5米、厚0.2米,仅存4块。关门上原有关楼,后被毁。20世纪 90年代维修时,重建了关楼。城内仅有1条南北向“S”形街道,为过关道路。 据清道光《宣威州志》记载,可
可渡武庙遗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东门北面小山山脚。武庙坐北向南,由正殿、厢房及戏楼组成,占地907.54平方米。正殿为2层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3.65米,明间通面阔4.65米,左右次间通面阔4.5米、进深8.3米。正殿前两侧建东、西厢房。戏楼建于武庙前地势较低的另一台地上,穿过戏楼明间通道,上10余级台阶,即至武庙正殿及厢房所组成的院落。武庙当时供奉有关公、周仓、关平及牛王、马王等造像。戏楼于清朝末期被毁,建筑样式不清。武庙被辟为旧城小学,后东、西厢房亦被毁。现正殿基址之上是后来重新翻修过的建筑,为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遗址整个平面布局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整栋建筑布局紧凑,结构合理。2013年4月,宣威市人
可渡旧城城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北部和西部边缘。城整体接近方形,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可渡关驿道由东向西穿城而过,城设有东、西两道城门。现东城门已毁,西城门北侧尚存有砌筑门洞的砂石和方形门闩孔。城址现存城墙为旧城北面和西面城墙。总长约500米、最宽处4米、最窄处2米、高1~2米,均用当地砂石砌筑而成。据贵州《大定府志》记载:“可渡桥城在河北,傅友德筑,方围里许,东、西二门。西门设把总一员、汛兵三十四名,滇黔分界。”可知可渡旧城当为明初征南大将军傅友德所建。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作为可渡关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渡炮台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荷花村东侧20米处的台地边沿。炮台平面呈方形,边长约5.55米,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炮台外侧用当地砂石砌筑,离地面高2.9米,上部砂石打凿规整。内用土夯筑后再用砂石铺地,离炮台顶部高0.8米。炮台四周设有垛口。炮台东北角留有方形出入道口,由道口沿东面垛墙向下有10级台阶连接地面,为上下炮台的通道,通道均用当地砂石砌筑。炮台居高临下,正好扼制可渡河对岸沿河的古驿道。据中华民国《宣威县志稿》载:“炮台在可渡河南岸,离城一百三十里,颍川侯建之以败乌蛮者,现存。”可知炮台始建于明代初期,清代一直沿用。可渡炮台于1997年维修后保存完好。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可渡烽火台遗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西南100米处台地上。烽火台现仅存长方形基座,北面被毁,存东、西、南三面,基座用当地砂石砌筑。残长4米、宽1.6米、高0.35米,占地6.4平方米。据调查,烽火台高度应超过3米,台内砌成方形炉膛,与炉顶烟囱相通,台底部迎风口一侧设有炉口,当地人称“火门”,用于添置燃材和点火,炉膛、烟囱现均已无存。此类烽火台在驿道沿线均有设置,当地人称“烟堆”,是驿道沿线用于预警的重要军事设施,往往设置于地势险要和较为开阔地带,便于相邻烽火台之间及时传递预警信息。遗址建筑年代待考。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免差碑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南关门碑廊内。碑坐东向西,石灰石质地,长方形。通高1.3米、宽0.76米、厚0.12米。碑上端切去左右两角,中间右起横刻“恩同日月”4字。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14行,每行14~28字,共计305字。内容主要记载了清政府为裁革驿道沿线驿站滥行派用夫马,以减轻当地农民负担的规定,所以又称之为“免差碑”。碑立于清光绪九年(1883)。原位于可渡旧城街口,并附青石碑座。20世纪60年代被严重毁坏,碑身被砸为4块,用作旧城原街道铺路石。1983年宣威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搜集后修复,字迹除因碑石断裂而毁者外基本可辨。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修观音堂并暂驻亭碑记碑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东北站坡上的观音堂内。碑坐北向南,砂石质,长方形。高1.62米、宽0.92米、厚0.12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4行,共计1000余字。主要记述可渡古驿道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次修建观音堂的经过和本次修建的原因。同时还对当时驿道交通繁忙情况作了描述。碑文为当地名人邹渭(清代贡生)所书。碑立于清嘉庆五年(1800),碑面因风化剥蚀严重,部分字迹已难以辨认。碑对研究清代宣威州可渡关地理环境、交通往来状况、地方宗教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可渡城隍庙遗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东门北面的小山山腰台地上。城隍庙坐北向南,由正殿、厢房及戏楼组成,占地面积1469.53平方米。因地势之故,整个建筑分别建在两层不同高度的台地之上。正殿建于较高一层的台地上,为2层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25.95米、进深8.65米。通过正殿前台阶下至另一台地,此台地上建东西厢房各3间,前置戏楼6间,戏楼明间设为通道。遗址南面有石砌台阶小道通往山脚的武庙,到达旧城东门街道,现仅存遗址。据调查,城隍庙遗址准确建造年代无考,初步判断建于清代晚期。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可渡上帝庙遗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东北角20米的山顶上。遗址所在小山高约60米,山脚即旧城东门,山顶为平地。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长32.7米、宽16.8米,总占地面积549平方米。遗址四周均用砂石砌筑挡墙,南面有130余级台阶直通山下的城隍庙和武庙,到达旧城东门街道。遗址周围散落有鼓形、方形、须弥座形石柱础,均为砂石质地。须弥座形石柱础饰有浮雕飞凤,飞凤头部上昂,双翅展开,尾羽飘扬,甚为生动。遗址西北角残留有2尊石刻造像,头部已毁,应为佛像,残高分别为0.74米和0.86米,雕刻精细,线条流畅。据调查,上帝庙始建于清代末期,原建有庙堂3间、钟楼1座,供奉玉皇大帝等塑像。现山腰至山脚的城隍庙和武庙被辟为旧城小学,上帝庙也被
可渡贞烈碑记碑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南关门碑廊内。碑为砂石质。高2.2米、宽1.08米、厚0.13米。碑额为半圆首形,无字。碑下部有榫,碑座已失。碑原立于可渡旧城街道旁,后被当地村民作为院子铺地石,碑阳朝下。碑文楷书,直书左行,凡25行,共计1000余字。碑文记述了明万历年间当地百户邹承恩之妻谢氏守节抚孤事迹。明天启二年(1622),安效良叛乱,叛军至可渡,谢氏为保守节义率女儿、长媳、次媳和军民张允德之妻毛氏怀抱幼女投崖自尽。碑由于剥蚀严重,刻立时间不清。据清道光《宣威州志·节烈》记载,明崇祯十六年(1643),乌撒卫指挥为旌表谢氏等“忠魂苦节”而立此碑。碑对研究明代晚期滇东北土司叛乱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4月,宣威市
可渡诸葛大营遗址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可渡村东北150米处的山丘上。遗址地处山丘顶部,山顶地势较为平坦,山丘高约20米,当地人称为“诸葛大营”。遗址近似椭圆形,最长处78米、最宽处38米,占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据调查,原遗址周围仅存有夯土墙,其中东南面有一段高约0.6米的夯土墙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毁。据《三国志·李恢传》记载,诸葛亮征南时,李恢率部取道可渡进攻南中,“追奔逐北, 南至盘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诸葛大营应是当时所建。2013年4月,宣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