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中心村委会的一低缓山丘上。建筑坐西向东,由正房、南北厢房、倒座组成一大型“走马串角楼,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四合院。占地面积1840平方米。建筑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东西长43米、南北宽26米。有房屋52间。屋顶用青色板瓦覆盖,屋面向外侧一坡短而陡,向内侧一坡则长而缓,出檐深,有利于院内雨水的收集。院内回廊上柱脚下均垫有柱础,墙体为夯土筑成(后有局部地方改用砖砌),房屋基础以打凿规整的石灰岩条石砌成,高出地面,利于屋内防潮,防止墙基被雨水浸蚀。天井地面低于院内回廊,用青石铺砌。中心小学建于中华民国28年(1939)。建盖者为樊子愚。小学建成后,中国共产党滇东北地下党组织曾在此召开多次重要会议。解放战
白水古驿道位于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政府驻地白水村西南4500米处至尖山村委会新铺村北之间。驿道是历史上滇黔古道普安路的重要地段,俗称曲靖东行古驿道。驿道蜿蜒曲折于新铺、新海之间。由于此段驿道所经地段属于云贵高原上的丘陵、低山区域,古道穿行其间,十分偏僻,人迹罕至,故得以保存。现存道路尚存有3000米左右一段十分完整,驿道路面全用石灰岩石块铺成,石块大小在20~30厘米,路宽1.6~2.5米。路面在开挖的泥土路基上直接铺筑。在上坡处路面,马蹄印迹斑斑,宛然可见,深约6~12厘米不等。据《元史》记载,驿道开筑时间为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由官方正式开筑。明代杨慎在所著《滇程记》中亦说:“至元世,始开邮传,今因之焉。”此从现存的碑刻中
重修文宫碑位于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文化中心内。碑坐西向东,石灰石质地,半圆--方形,由碑额、碑身两部分组成。通高1.66米、宽0.74米、厚0.14米。碑额呈半圆形,额题“重修文宫碑记”6字,每字大约13厘米,篆书阳刻,左行横书。字下由4朵莲花组成扇形状。碑文楷书阴刻,左行直书,凡23行,每行10~44字不等,共计784字,碑文除2字字迹模糊外其余皆完好。内容记载了泉关文昌宫修建过程以及清咸丰八年(1858)和同治元年(1862)白水邑城两次遭遇战争城毁事宜。碑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对研究清代中晚期云南地方起义,尤其是滇东回民马连升起义有补史、证史的作用。同时对研究清代滇黔古道沾益白水驿站的发展演变和地方儒学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
泉关碑位于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文化中心内。碑为粉砂石质地,呈横长方形。横长1.27米、纵高0.58米、厚0.19米。碑四周边缘阴刻一道外框,左右两端各刻一博古图案,瓶中插花。外框内阳刻1长方形内框。框内阴刻左行横书“泉关”2字,每字大约0.35米,楷书。框内右侧直书“大清咸丰十年庚申仲冬月谷旦立”,左侧直书“署曲靖府南宁县分防白水分司马□□监修”“署曲寻协白水汛外司益□把总许国彪督造”2行。因风雨腐蚀,碑右上、右下角破裂,虽经修复,仍可见明显裂痕。碑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原置于泉关驿城东门上,为城门碑。明清时期白水设有巡检、县佐衙门,是滇黔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时称“泉邑”或“泉关”。今“白水”一词即由“泉”字拆分而来。泉关碑是研究
马场梁堆墓位于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马场村委会驻地西 900米处十字路口西南侧的缓坡耕地内。墓葬呈椭圆形,有封土,土色为黄褐色黏土,土质板结。直径 17.2米、残高 3.7米,占地面积 211平方米。墓葬未发现被盗痕迹,现保存基本完好。历史上,沾益属于南中大姓的势力范围,此墓对研究东汉至隋、唐时期曲靖及其周边区域的社会生活、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9年 12月,沾益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