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浙江省 > 杭州市 > 建德市 > 大同镇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霞雾桥

霞雾桥位于大同镇上马村。“霞雾桥”建于明朝末年,清道光29年(即1849年)经过一次大的整修。上世纪90年代上马村的退休教师方秀荣出资整修了分水石。几百年来,霞雾桥经历无数次的考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1972年的八三洪水,在这场几乎史无前例的洪水中,洪水的猛烈冲桥身,桥在洪水中不断摇动,人们目睹险情都以为霞雾桥凶多吉少,但洪水过后,霞雾桥却奇迹般的立在水中,仍然默默地为人们服务。然而,霞雾桥虽然有它真实的名字,可人们为什么一直沿用下马桥的名字?而“下马桥”又怎么会变成“上马桥”的呢?这里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老人们讲,落难天子下马的传说早在民间流传,当年建好这座桥后,人们觉得用“下马桥”这个名字不怎么吉利,正当人们为桥的名字犯愁时,

翁底翁氏民居

翁底翁氏民居位于大同镇潘村村翁底自然村77号,年代为清中期,类别为古建筑。翁底翁氏民居,位于大同镇潘村村翁底自然村。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二层砖木结构,硬山顶双坡屋面,五花山墙。2020年,当地政府对翁底翁氏民居进行了修缮,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拆除后期搭建、翻修屋面、修复破损的墙体和木构架、恢复三合土地面等。工程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按照“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进行修复,修缮后的民居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现作为潘村村民俗文化展陈馆使用。2010年,翁底翁氏民居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葛岭叶氏宗祠

葛岭叶氏宗祠:位于大同镇葛岭村葛岭自然村东南面,2010年,公布为建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规模较大,用料考究,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也为了解当地叶氏一族的家族发展史提供了实物参考。2010年,葛岭叶氏宗祠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杨氏宗祠

大同杨氏宗祠位于大同镇溪口村童家自然村西南面,年代为民国七年(1918),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0年,大同杨氏宗祠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坊中项氏民居

坊中项氏民居位于大同镇盘山村盘山自然村坊中21号,年代为清中期,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坊中项氏民居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万福寺遗址

万福寺遗址位于大同镇溪口村万福寺自然村西竺山,年代为清乾隆年间,类别为古遗址。2010年,万福寺遗址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黄氏宗祠

大同黄氏宗祠位于大同镇黄家村黄家自然村村中心,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大同黄氏宗祠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童氏宗祠

童氏宗祠位于大同镇丰畈村碧山自然村南面,年代为清中期,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童氏宗祠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镇源桥

镇源桥位于大同镇镇源村松源里自然村56号民居北侧,年代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镇源桥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溪口村乡土建筑

溪口古村。位于大同镇美丽的双溪河畔,古朴且宁静。村落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800年历史,是建德市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聚落建筑群之一。村中翁氏家族自唐代起便聚居于此,其后杨氏、徐氏、乐氏、童氏等姓迁居于此,和谐相处,现有村民2400多人。村中的各类型建筑及不同的民风民俗,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古朴村落里至今保存着不少精美的古建筑,白墙黑瓦,现古幽之色。散步村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颇有一种宁静古朴感觉。翁氏宗祠位于溪口村中心,宗祠大门两旁的柱子上写着“清泉流芳远,双溪世泽长”的门联。“清泉”说的是村旁的清流,又指翁氏是“青泉”派的后人。而“双溪”说的是溪口村两侧各有一条溪流穿流而过,分别是上马溪与清潭溪。大堂正中央高挂着的

吴山寺遗址

吴山寺遗址位于大同镇高桥村清水塘自然村青山上,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2010年,吴山寺遗址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久山湖遗址

久山湖遗址位于大同镇久山湖村。1985、10、22,久山湖遗址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