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1200多年皆为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治(县城)。
句章县改名为慈溪。
时县治(县城)亦称作慈城。
秦时设句章县,治于境内三勤村城山渡东。
至唐武德四年(621),析句章县置姚州、鄞州,属鄞州;武德八年(625)废鄞州,更置鄮县,属鄮县;开元二十六年(738),析鄮县分设慈溪、奉化、翁山、鄮4县,属慈溪县,治于今慈城城内浮碧山。
1919年,县以下乡改为区,境内分设城区和丈亭区。
1936年,城区有孝东镇、孝西镇;丈亭区有云湖镇、乍浦镇、黄思乡(待考)。
1943年,孝东、孝西镇合并为孝中镇。
1946年,乍浦镇、黄思乡合称乍黄乡。
1949年5月,慈溪县解放,当月,孝中镇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2月,境内分设城关、云山2区;4月,撤销江屿乡,分设为乍山乡、黄山乡、半浦乡;7月,析孝中镇为孝东、孝西两镇。
1951年8月,孝东、孝西镇合并建立慈城镇。
当年,城关区属本境的有鄮力、城东、半浦、狮东4乡和慈城镇;云山区有云湖、妙山、乍山、黄山4乡。
1954年10月,慈溪县治从慈城迁往浒山,慈城全境划归余姚县。
1956年2月,余姚县撤销城关区、云山区;4月,乍山、半浦、黄山3乡合并为乍山乡,驻杨陈村;妙山、云湖2乡合并为妙山乡,驻朱村岙;狮东、横山、裘市、城东4乡合并为狮东乡,驻裘市;鄮力、汶溪2乡合并为汶溪乡,驻汶溪所。
1957年1月建立中共余姚县姚东区委(慈城镇并入),领导妙山、乍山、狮东、鞍山、汶溪5乡,2月,狮东乡划分为狮东、裘市2个乡。
1958年1月,汶溪乡划归镇海县;10月,姚东区组建东风人民公社,分设20个生产大队和1个试验场,现境域全境加入。
1959年1月,东风人民公社改称慈城人民公社,8月,恢复慈城镇建制。
1960年5月,慈城镇归属慈城人民公社领导,10月余姚县慈城人民公社全域划归宁波市管辖,11月慈城人民公社划出洪塘、鞍山、费市、应家、洋市、狮东6个管理区归庄桥人民公社管理。
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析为慈城、云湖、妙山、乍山、半浦、慈东、裘市等公社(镇);9月慈城区公所设立,辖云湖、妙山、乍山、半浦、慈东、裘市、洪塘、费市8个公社和慈城镇。
1962年12月,慈城区公所撤销,所属人民公社(镇)归宁波市郊区。
1968年6月,慈城镇人民委员会改称慈城镇革命委员会,1980年11月,复称原名。
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
1984年2月,宁波市郊区与江北区合并,组建新江北区,4月,撤销慈东乡并入慈城镇。
1992年5月,撤销妙山乡、云湖乡并入慈城镇;半浦乡和乍山乡合并为乍浦乡。
2001年10月,撤销乍浦乡,并入慈城镇。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区划: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