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故鄣地置丹阳郡,领於潜县,镇域始为县治。
隋开皇十三年(593)越国公杨素筑於潜城。
唐侍考。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属於潜县惟新乡和波亭、潜川乡的一部分。
明成化间(1465~1487)称坊郭、惟新后乡、波亭后乡和波亭前乡的一部分。
清嘉庆十七年(1812)通行庄法,以乡管庄,属坊郭、波亭后、惟新后乡和波亭前、潜川前、丰国后乡的一部分。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称坊郭、惟后、波后乡和丰后乡的一部分。
民国初期称於潜城和泗洲乡。
1932年置潜阳镇和镇赤、湖山、西溪、七贤、甲昔、扶西、中杨、古堰、昔口、方元、乌金、青檀、百花、公山、英湖、逸湖、丰溪、三益、千茂、溪林、泗洲、朱湾、杨洪乡。
1938年为潜阳镇和西菩、凤林、祈祥乡。
1947年称潜阳镇和凤凌乡至解放。
解放初乡镇名称仍旧。
1950年4月至7月划乡建政,建城关镇和横山、观山、平山、凌口、方元、横岭、堰口、交口、绍鲁、千洪乡。
1956年3月观山乡并入横山乡,交口乡并入绍鲁乡,横岭乡并入方元乡。
1958年10月由城关镇和横山、凌口、千洪、横路、鹤里乡合并建立潜阳公社,下设6个管理区,属昌化县。
1959年7月从潜阳公社分建潜阳镇,1960年6月复并潜阳公社,同年11月改潜阳公社为於潜公社,属临安县。
1961年9月从於潜公社分建凌口、千洪、横路公社。
1962年2月置於潜镇,於潜公社复称潜阳公社。
1969年3月於潜镇再并潜阳公社,1970年4月千洪、凌口公社并入潜阳公社,1971年1月恢复千洪、凌口公社建制。
1973年6月恢复於潜镇建制。
1984年4月改公社为乡,称於潜镇和潜阳、凌口、绍鲁、千洪乡,同年12月撤销潜阳乡并入於潜镇。
1992年5月凌口、方元乡并入。
2001年8月堰口乡、绍鲁乡并入。
2007年12月村规模调整,交口村划归西天目乡(今天目山镇)。
2011年1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千洪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於潜镇,形成现今政区范围。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