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北濒太湖,东接江苏省苏州市,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是湖州市接轨上海的前沿。南浔古镇区位交通便捷,历来就是水陆交通要冲。G50沪渝高速、318国道和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距离上海、苏州、杭州等大城市均为100公里左右。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古镇保护范围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保护面积约168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88公顷
頔塘是太湖南岸一项规模庞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对研究古代水利史、航运史和沿岸社会经济发展史具有意义。它与太湖溇港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水网,把东西苕溪下泄的湍急水流逐渐分流至大大小小的河港之中,既减轻旱涝之灾,又灌溉了浙北地区数万顷农田,它是太湖流域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有研究者将其比肩于郑国渠、都江堰。頔塘及太湖溇港的开挖是我国水利史上值得浓笔重彩描绘的壮举,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頔塘故道(因新中国成立后于南浔镇北开挖新航道而得以保留的,自南浔西栅祇园寺旧址始至南浔东栅分水墩的,全段均为砖石护坡,间有多处河埠及支流,总长约为1.8公里)则是頔塘分流下来的运河河道“活化石”,是运河水利工程、航运、南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颖园是南浔俗称“八牛”之一清朝陈熊的住宅花园,位于皇御河畔,占地11.07亩,它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经十三年,于光绪六年(1875)落成。现基本保存完好,系南浔镇文物保护单位。颖园内古术参天,有百年以上的广玉兰、香棒及紫藤等绿荫。楼、阁沿池而筑,太湖石假山堆垒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可拾级登临。“赏月楼”在池面一测,楼边有排紫红术的玻璃长窗,画梁雕柱,古色古香。池的北边筑有一幢乌瓦粉墙“养心钳”,过去是陈熊吟诗作画,奕模提琴之所。“玉香阁”也建于池西,砖瓦木结构的建筑,线条洗练,别具匠心。若登临楼上可饱览园中景色。颖园还以各种雕刻见长。在砖雕、石雕、木雕等,几乎是一座小型雕刻艺术馆。如“养心蹦”的门窗上是一幅幅刀法精湛、造型逼
张静江故居位于湖州市南浔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系张静江祖父张颂贤,又名竹斋,南浔“四象”之一,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所建。张静江(1877-1950),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佛号饮光,别号卧禅,是孙中山密友。出身于南浔四大富豪之一的张家。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曾代理浙江省国民政府主席。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故居显露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封火墙高于屋顶,坡面屋顶覆盖龙鳞般的小青瓦,屋檐口加盖即利排水,又能防风的滴水瓦。室内栋
南浔镇史馆其前身是南浔商会,始建于1926年,为三进中西合璧建筑,占地面积为950平方米,累计费银三万余两,是江南集镇最早的商会之一。1998年10月,改为南浔镇史馆。2008年上半年,经维修后,其内容调整为辑里湖丝、四象八牛、名家书法、江南丝竹和名人书屋等展厅。辑里湖丝馆:主要展示南浔人自以为傲的辑里湖丝文化。馆中陈列了各种关于丝的模型,其中有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的金奖、钱山漾遗址的老照片、老式丝车等等。一组生动的泥偶从采桑、养蚕、缫丝、交易、获奖,将一百多年前南浔辑里丝的繁荣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四象八牛走廊:展示了南浔一群最杰出的商人,他们由丝发家,最后深深的影响了整个华东地区乃至中国的经济、文化、艺术、政治。“中国当代
百间楼是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全长400余米,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百间楼位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两岸建造。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奴姆仆人居家而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整条街房舍连排,侧墙相接。其特色是依河立楼,顿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楼式长街。房舍间山墙高耸,有做成云头;有做成观音兜式;也有做成三叠马夹墙式,高低错落,自墙黑瓦。沿河街屋黑瓦之下,民革梗楼窗,底屋多有披檐,又一层黑瓦,再下是桂廊河沿,轻巧通透,洋隘着水乡民居的灵气。房舍最集中的一段是河东岸的莲花桥到长桥,房屋较为整齐,密密扎扎地布满
张石铭旧宅位于湖州市南浔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均衡所建的大宅院。又名懿德堂。是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其风格之奇特、结构之恢宏、工艺之精湛、建筑之精华,被称为“江南第一民宅”。张石铭旧宅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其旧宅内厅、堂、楼、轩、房约数百间,融会贯通,各具特色。宅内的门楼、墙、壁、柱、架、椽、门、窗有数以千计的石雕、木雕、砖雕,且刀法精湛,构图巧妙,风格高雅,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人物花卉,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体现了晚清中国雕刻艺术的精华。特别是宅内装
刘氏求恕里位于南浔古镇南西街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时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刘承干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进,即使到了晚年家道没落也坦然自得,故以“求恕居士”自居。他在上海储书之所名“求恕斋”,南浔别墅称“求恕里”。1920年刘承干建嘉业堂藏书楼,同时为了适应藏书楼管理的需要,因此扩建求恕里,作为他和家属回浔小住和藏书楼管理处的地方。求恕里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结构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求恕里现今陈列着刘旭沧作品摄影展。刘旭沧原名刘承东,中国近代著名摄影艺术家,曾担任上海摄影协会主席,他是刘承干的九弟,两人相差32岁。一长衫马
叔蘋奖学金展览馆位于南浔区南浔镇小莲庄内。于1990年正式开馆。2010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叔蘋奖学金展览馆占地面积共880平方米。是为纪念湖州籍的教育家、企业家顾乾麟先生,弘扬其“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爱国精神而建。展馆分前后二厅,由“顾公业绩”,“奖学历程”,“桃李满园”,“迈向未来”四个部分组成,通过影像、图片、实物展示,详细介绍了叔蘋奖学金的创办者顾乾麟先生的爱国行动,全面展示奖学金的发展历程,细致陈列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接见和题字褒奖,大力弘扬“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爱国精神。叔蘋奖学金展览馆是南浔旅游路线的必经景点,叔蘋奖学金也是南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南浔几所中学和周边学
广惠桥位于镇丝业会馆附近,横跨南市河,相传元末张士诚起义后到此占广惠宫为行宫,桥在广惠宫前,故得名,因张士诚为无末农民起义领袖,此桥又称张王庙桥。1989年3月,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此桥为单孔石拱。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同治五年(1866)重建。桥长18米,宽3.3,拱矢高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广惠桥前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原为丝业会馆之物。狮子分雌雄两座,雄狮子怀中有一幼狮,稚态可掬,栩栩如生;雄狮子中有一缕空绣球。这对石狮子宛如浮雕富有立体感,特别是狮口中皆有一石珠可转动,但不能取出。据南浔丝业界老人说,青团老石工集祖孙三代化三年时间完成,也是老石工最后的杰作,是一
位于南浔风景名胜区,四周有河流,中间有湖泊,北面靠近江南水乡一条街,又与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等名胜靠近,周围环境优雅,风景优美。南浔文园是一座集江南园林与古代建筑兼休闲作用于一体的现代园林,内建有“三馆一廊”:张爱萍将军题字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题字的吴寿谷艺术馆、黄苗子先生题字的徐迟纪念馆、以展示八十位英才乡贤的南浔名人长廊。园中还置有再现近代江南水乡的传统农业和民俗风貌的农家乐园,以小小天安门为中心的儿童乐园、大型树桩盆景园、名人诗廊的多个景点。文园整体建筑分南北两部分,由天桥相连,南园主要为江南园林,周围建有儿童乐园,大型树桩盆景园,及名人诗廊等;北园以湖心文昌阁为中心,周围布有名人诗廊,红军长征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徐迟纪念馆
嘉业堂藏书楼与小莲庄毗邻,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现在的藏书楼正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来自-的读者和游客。嘉业堂藏书楼坐落于南浔的鹧鸪溪,与小莲庄隔溪相望,有小桥通连。藏书楼掩映在园中,楼外有园,园中有池。顺着荷叶形的莲池前往,可见太湖石堆垒的假山,形如十二生肖。池的左右有“浣碧”、“障红”两亭,与池中孤岛上的“明瑟”亭构成鼎立之势。西南有一块三米多高的“啸石”、石上有小孔,吹之如虎啸,系南浔三大奇石之一。藏书楼的创始人是号称“江浙巨富”的刘承干。刘承
广惠宫是南浔古镇一处源远流长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道教建筑遗存,是南浔镇知名的道观,俗称“张王庙”。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建观历史长于建镇历史。广惠宫本为祠山神庙。据镇志载,广惠宫“宋时止一殿,奉祠山神像”,“为道流香火之所”。广惠宫曾经历数度衰败鼎盛之变,重修重建中,其规模也不断扩大,大明天启七年(1627)里绅董惇儒“复建正殿,易奉三清”。并增置后殿为玉皇阁,移祠山神于正殿。整个建筑群体由弥罗阁、东岳殿、城隍殿、雷震殿,三清殿及灶神行宫构成,气势应该是相当宏伟的。尽管数百年来其构建布局几经“调整”,2003年上半年重建,广惠宫重建重修工程,部分展现了历史上广惠宫的原貌。主体是祠山大帝行宫。
丝业会馆位于广惠桥东侧,为南浔商业组织中最早、实力最强的同业公会。南浔丝业所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春,由南浔丝商庄祖绶等禀请藩司蒋(益澧)批准设立,以收解捐税、维护丝商利益为宗旨,为湖州市首家丝商建立的公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广惠桥(张王庙桥)附近购地建屋三楹为办公之用。落成于民国元年(1912年),耗银8万余元,由每包出口丝中捐资所得。民国5年(1916年),丝业公所改称丝业公会,又叫丝业会馆。丝业会馆的大门上,至今仍有英文书写的“SILKGUILD”横额。大厅称“端义堂”,为抬梁式木结构。屋顶为歇山顶,高15米。前面四柱为整块长方形条石。厅内宽敞、高爽,可设宴54桌,每年四月在此开蚕王会,镇上丝业从业人员数百人,
通济桥位于东大街古运河上,是过去南浔镇中心,是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明清时期,通津桥畔成为繁华的丝市。桥南面有一条小街名叫丝行垛,素以经营蚕丝业著称,曾是历史上“辑里湖丝”的集散中心。当时通津桥头丝行盛行。该桥建于宋代(年代己失考),为单孔石拱桥。原名浔溪桥,后改名通津桥,俗称“大桥”。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咸丰五年(1855),七年(1857)整修,同治五年(1866)又修。桥长28米,宽4米,跨度1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为南浔众桥之首。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1989年3月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持单位。
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899年至1906年公布时间:2001年6月25日张氏旧宅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南西街。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1899-1906年),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堂兄张石铭的私家住宅。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积5,135平方米,建筑面积6,137平方米,各类建筑风格的房间达244间。旧宅坐西朝东,分为南、北、中三部分,前面数进为晚清中式建筑,南、中部后进为西欧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群。宅内各种房屋建筑风格类型俱全,砖、木、石雕极为丰富;中式建筑中的装修部分大量采用西欧的材料及工艺;保存有大量书法名家的手迹,在江南民宅中极为罕见。该宅将中西建筑形制相互穿插、融汇贯通,体现了清末西风东渐的时代特征。它
洪城遗址,位于湖州马腰镇洪城村南侧300米左右。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西部采集陶器以夹砂、泥质红陶为主,有腰沿釜、泥质红衣陶豆、牛鼻形器耳、双目式圆锥形鼎足等,属马家浜文化类型。东部采集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黑陶为主,有镂孔高把豆、罐等,石器有刀、斧、锛、镞等,属良渚文化类型。洪城遗址是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奴隶主洪氏的土城遗址,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太湖流域的发展史,有重要意义。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博成桥、苏鲁桥和长发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沈庄漾村、辑里村、百间楼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1月,博成桥、苏鲁桥和长发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浔商会旧址位于南浔古镇南西街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98年3月,南浔商会旧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庞氏旧宅位于南浔古镇东大街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1年2月,庞氏旧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頔塘故道双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古镇跨东市河,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7年1月,頔塘故道双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王寺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浔南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1年2月,康王寺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丰塘桥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马腰西栅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98年3月,永丰塘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述园快阁位于南浔古镇便民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3年1月,述园快阁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浔粮站总粮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百间楼社区,时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1年2月,南浔粮站总粮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浔天主堂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浔东村,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1年2月,南浔天主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回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南浔经济开发区富强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1年2月,北回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董氏世德堂寿俊堂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南浔古镇南西街,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1989年3月,董氏世德堂寿俊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驾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南浔经济开发区圣驾桥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5年11月,圣驾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钟兴高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施家浜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5年11月,钟兴高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锦藻家族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丁家桥村,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11月,刘锦藻家族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德塘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屯圩村,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11月,大德塘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林村大礼堂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南林村,时代为20世纪70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11月,西林村大礼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谢子楠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迎春村,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11月,谢子楠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董氏世德堂、寿俊堂在南浔镇董家弄。董份,南浔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先后任工部、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等官职。故居世德堂、寿俊堂是董份于万历年间所建。正厅为世德堂,左厅为寿俊堂。两厅堂各有楼屋三间七架两厢房,大门高度各为2.28米,宽度分别为1.41米和1.58米,所用砖长o.32米,宽0.155米,厚度为o.065至o.073米,极为罕见。其所用木料较大,楼板较厚,房屋结构古朴。此宅一直为董份后裔所居,现基本保持原貌,匾额已失。1989年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