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历史悠久,根据西岙兵船湾出土的石戈等文物测算,在夏商以前岛上就有人类在生息繁衍,迄今已有4000多年文明史。
宋乾道《四明图经·昌国》、宋《宝庆昌国县志》、元大德《昌国州图志》等载为马秦山,元大德《昌国州图志·乡村》有""大马秦""、""小马秦""、""沙角""等村岙记载。
明洪武十九年(1386)朝廷实行海禁政策,岛上居民被强迁入大陆,马秦山之名渐被湮没。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设朱家尖烽堠。
至嘉靖年间,随着海禁松驰,渐有沿海居民到附近捕鱼、上岛,被称乌沙悬山或朱家尖。
明嘉靖郑若曾《筹海图编》载为乌沙悬山,明嘉靖《定海县志》、清康熙《定海县志》及清代、民国等地方志均载为""朱家尖""或朱家尖山。
《筹海图编》卷九《大捷考·舟山之捷》载:""嘉靖戊午(1558)春二月……果有倭船泊普陀小道头,参将张四维、推官查光述等督兵且战且逐,至乌沙门外洋贼遂溃败,俘斩四十余级。
贼走登乌沙悬山,乌沙悬山即朱家尖也。
""清康熙《定海县志·山川》载:""朱家尖山,离县城一百里,山尖最为耸拔,可以瞭远。
明倭作乱,鲁据于。
地颇丰腴。
今为普陀僧人开垦,属安期乡。
""其中,乌沙悬山因邻近乌沙门得名;朱家尖则因最早有朱氏上岛定居得名。
清祝德风《题朱家尖》诗云:""至今何处问朱家,剩有山间水一涯。
秀削生成峰独耸,攀藤直欲伴云霞。
""民间传说,古时也称福兴山或佛渡山,但未能查到史料记载。
唐前属鄮县、鄞州。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以舟山群岛置翁山县,属翁山县安期乡。
宋《宝庆昌国县志·存古》载:""安期先生洞,在马秦山。
世传安期生隐于此,因以名乡焉。
大历六年(771)翁山县废,属余姚郡鄮县。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改鄮县为鄞县,属鄞县。
北宋熙宁六年(1073),在旧翁山县地建昌国县,属昌国县安期乡马秦村。
元因之。
明洪武十九年(1836),朝廷实行""海禁""政策,强徙岛民入内地,次年昌国县废,改属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和北仑区)。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十月,朝廷再次强迁岛民入内地。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旧昌国县地建定海县,属定海县安期乡。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属定海直隶厅安期乡洛迦庄。
宣统二年(1910),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属定海直隶厅洛舵乡。
民国初期,沿袭清制。
1919年朱家尖属定海第二区洛舵乡。
1934年实行保甲制,朱家尖岛设朱南、朱北、顺母3乡;1935年,朱南、朱北与白沙乡合并为朱家尖乡,与顺母乡并存,属定海县第二区管辖。
1945年,建定海县普陀区朱家尖乡。
抗战胜利后,属定海县沈家门区朱家尖乡。
1950年5月17日朱家尖解放,仍属定海县沈家门区朱家尖乡。
1951年,分设为白山、顺母、高涂、里岙、庙跟、月岙6个乡,属定海县朱蒲区。
1953年4月,以舟山群岛成立舟山专区,建普陀县,属普陀县,分设为顺母、西岙、里岙、龙眼、庙跟、五眼、白山、月岙8个乡。
1956年2月,合并为顺母、西岙、庙跟、月岙4个乡。
1958年9月,5乡合并成立朱家尖公社,下设白沙(属白沙山岛)、顺母、西岙、庙跟、五眼、月岙6个管理区。
1961年10月设朱家尖区,辖朱家尖、西岙、顺母3个公社。
1983~1984年朱家尖、西岙、顺母和白沙4个公社先后复改为乡。
1992年4月,撤朱家尖区,全岛3个乡合并为朱家尖镇人民政府。
2007年10月,撤销朱家尖镇,设立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街道办事处。
民国36年(1947),设21保,209甲。
1985年设有29个行政村。
2002年,馒头峧村与龙新村合并为顺母村。
1987年,地处西峰岛的西峰岙行政村迁至西岙,并入安丰村,地处大青山南坡的彭安行政村迁至西岙,并入安丰行政村。
1994年,成立福兴居委会。
2005年,有大洞岙、白山、棉增、北塘、五眼、糯米6个行政村和福兴居委会联建福兴社区;乌石塘、东沙、寺岙、泽山、庙跟5个村联建南沙社区;樟州、月岙、老佃房、香莲、盐厂5个村联建莲花社区;顺母、庙龙、俞龙、泗苏4个村联建顺母社区,西岙、牛角湾、黄沙、梓岙、筲箕湾、西荷6个村建西岙社区。
2007年,设朱家尖街道。
2008年,改建为福兴、顺母、莲花、莲兴、中欣、三和、南沙、西岙8个社区、原26个村同时合并为8个行政村,2013年7月白沙乡和朱家尖街道合并,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