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七古寨址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后垟村和金炉乡金山村交界处。即洞尖山总寨,海拔750多米,四面陡峭绝壁,仅二小道可通,远处为连绵起伏的山峦。寨基分上、中、下三级,现残留城墙一段,石砌,约高一米。坡道关卡处尚有大堆擂石,寨基草皮下留有大量炭化火烧米(或谷)和当时瓷、陶、瓦等残片。吴成七(?-1357),原青田县八都(今文成县黄坦)人,出身盐贩,元末至正十三年(1353)起义抗元,聚众数万。在黄坦界上筑高垟、马坪二寨,后在近县边界建立天狗、水盘、水牯、白羊、牛头等五寨,自称吴王。势力远达处州、温州、婺州、建宁等府,复以瑞安、泰顺、青田三县交界之天险洞尖山为总寨,翼以七营,列寨百余,首尾连络。其后战败突围,至泰顺筱村自缢而死。
金山节孝坊位于黄坦镇黄坦镇上坪三村,因珊溪水利枢纽之故,1999年搬迁至此。坐西朝东偏南,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用青石质,表面磨光,精雕细刻,立面四柱三间,柱头各蹲石狮一尊。明间六米,由石梁分为五层,两次间各三层。坊前采用条石刻花栏杆,其余三面石砌围墙,后壁中置“旌表碑”一座。1984年4月,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钟氏宗祠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村,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清乾隆戊子年(1768),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扩大规模重建。现由头门、戏台、廊厢、正厅组成。头门五间,明间后侧置戏台,呈方形,柱头牛腿粗雕倒兽,台额花板三跳镂雕,单檐平脊。正厅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进深五柱九檩,五架梁带前双步梁后单步梁再带后单步。两侧廊厢对称横开五间。天井块石墁地。头门前立有四座旗杆夹。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栖真寺位于文成县黄坦镇严土本村。始建于唐元和七年(812),北宋治平四年(1067)扩建,元、明、清几经修建,后毁,仅存山门和僧房。1990年当地人集资重建,中轴线上建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占地面积3060平方米,建筑面积969平方米。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梁架结构,重檐歇山造。大雄宝殿前东西两翼分建观音殿、地藏殿。山门、金刚殿、观音殿、地藏殿、三圣殿穿斗式梁架结构,单檐歇山造。
郑氏小宗祠位于文成县黄坦镇莲头村,坐西北朝东南,由门台、正厅及两厢楼组成合院式清晚期建筑。门台单间,中置木门。天井中间设甬道,由条形花岗岩石铺设。正厅建于块石垒砌的台基上,面阔五开间,屋面平脊叠瓦,悬山式,前廊设卷棚。厢楼二层,对称各四间,檐下设通廊。清光绪丙子年(1876),在东北侧厢楼外侧为郑光俊妻徐氏钦褒节孝竖“节孝”坊。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陆氏宗祠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塘底垟村岩头光自然村水口,坐西南朝东北,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于1999年春由珊溪水库淹没区原东龙乡黄坦坑村前山西麓搬迁复原。由门厅、正厅、两廊厢及戏台组成。正厅面阔五开间,硬山顶屋面,明间进深四柱九檩,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天井由规整花岗岩块石铺设。左右两廊厢各面阔五间,进深作一间。戏台立四柱,歇山式屋顶,施五环八角藻井。1984年4月,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依仁石拱桥位于文成县黄坦镇依仁村口,南北向横跨依仁溪上。原为提梁式,清嘉庆十六年(1811)在桥上扩建马氏天仙宫,改砌单孔石拱桥,采用横联砌置,合缝紧密。桥总长12米,总宽27.43米,矢高5米,净跨7米。基脚为溪上天然岩层,取材全用坚硬花岗岩石。桥面西侧留有2.7米宽以供通道,其余建造两进回廊宫殿,含头门、戏台、正殿及两侧厢房。1987年12月,列入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稽垟古樟树位于文成县黄坦镇稽垟村。古樟生长茂盛,生意盎然,树高30米,树干基围12.8米,高1.5米处腰围9米,冠幅1068平方米。耸立村口,为一方胜景,群众珍为“风水树”。相传北宋初年种植,曾遭雷击火烧,仍能转危为安。1984年4月,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冕墓位于文成县黄坦镇驮岙村石亭自然村坟亭山南麓,坐南朝北,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为西坑镇岙底村人周冕夫妻合葬墓。扶椅式,青石构筑,占地面积95平方米。分上中下三级拜坛,墓室为规整块石铺面,中有龟背状隆起封堆。墓穴青石门上阴刻篆体“周公墓”三字。圈椅立面用青石质条石砌筑,小青瓦屋面,石仿木建筑,悬山顶,脊顶中央堆塑革龙,两头饰卷草纹。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夏时光墓道坊位于文成县黄坦镇上坪三村,坐东朝西偏北,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青石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式,面阔6米,高5.5米,柱子方形,落于长方形底座石上,前后皆用抱鼓石支撑,明间过道宽1.3米,方形额枋两面楷书阴刻“清修职郎峰城粹齐公墓道”字样,牌坊石梁上阴刻“嘉庆八年”,抱鼓石为水波纹,雀替为卷草纹,屋脊龙头鸱尾。2012年12月,列入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依仁灯柱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苦马塘岩葬墓群位于文成县黄坦镇,年代为民国。文成县黄坦镇阮底村苦马塘发现的岩葬群,初步统计有120个。经省文化考古所专家证实,是浙江目前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葬群。这座大山海拔350米左右,在火山喷发后岩浆堆积形成的页岩层下面,绵延着四五百米长的岩葬群。从墓碑记载内容看,王、张、邢、程是岩葬的四大家族,目前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最久远的是姓王的大地主,建于1937年,墓碑高1.5米长2米多,为普通墓碑的两倍。这是温州首次发现岩葬群,是继石棚墓、土墩墓、土坑墓、砖室墓、悬棺墓后,发现的一种新的民葬俗,为研究温州民风民俗提供了更多资料。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