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永嘉县 > 大若岩镇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大若岩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埭头村乡土建筑

埭头村乡土建筑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年代为清、民国。埭头古村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古称埭川,初建于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一1340),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埭头村在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大若岩景区之中,紧邻崖下库景点,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四周风光秀丽。永(嘉)绪(云)公路经过村外邻近的小若口和九房村。埭头古村依山就势而建,村后是卧龙岗山岗,村前田园阡陌,玉带溪、石护堤、笔架山,村西是崖下库峭壁奇峰,村东是小若岩幽洞美景。村中的古屋民居、古建筑众多。单说村中的宗祠,就有陈祠大宗、积翠祠、下房祠、启秀祠、抱朴祠、光裕祠等多座,形成村落独特的宗祠文化。村中还建有明代的吕氏尊神庙,本地人称为土地爷庙。村中的水文化浓郁,具有引水、储水、泄洪功能

大若岩百丈瀑

百丈瀑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境内,总面积8000亩。百丈瀑细绵延将近百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危岩峭壁、溪流、瀑布、森林、峡谷、山沟、岩石、岩洞、还有各种奇峰怪石。百丈瀑自然保护区,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将近2000种植物物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种,其中植物这一类保护1种;二类保护6种:穿山甲、水獭、小隼、苍鹰、白鹇、虎纹蛙等!百丈瀑是楠溪江新开发的景点。瀑布从128米的高崖飞出,三面合围,崖壁直立,稍内凹,似大玉甑的纵切面,疑为白绫千尺,银河倒悬。随着季节变化,瀑布形态也奇谲多变。瀑旁三面合围,崖壁直立,稍内凹,似大玉甑的纵切面,瀑从高崖上飞出,疑为白绫千尺,银河倒悬。随着季节气候不同,形态也奇谲多变。雨季水旺,瀑如

陶公洞

陶公洞位于大若岩景区,在大若岩山脚下。洞高56米,宽76米,深79米,是浙南最大的石室。“洞内晦明,随云变幻,云归则暗,云散则明。”洞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有三间观音阁,阁前有可纳数百人的讲经坛。洞外建九楹前殿、钟鼓楼、厢房及僧厨,洞内南侧一条56级石梯通向上层“天台”。天台后建有胡公殿,供奉胡公大帝座像,前面是文昌阁。胡公殿神龛右下一罐状“赤水井”,常年不涸不溢。洞内南侧岩壁上有二条形长洞,谓之流米洞和白鲞洞。夜间灯烛辉映,洞壁白石,或似游云,或若鳞片,昏明异形,远近殊色。洞口绝壁上山溜滴珠,洒入池中,如同“天女散花”。陶公洞靠山面水,洞前有巨石,高约20米,称“登仙石”。洞北侧200米处,可见三崖峙立如屏障,名“三狮同眠”。崖巅有

永嘉荆州、绿幛太阴宫壁画

永嘉荆州、绿幛太阴宫壁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荆州壁画位于永嘉大箬岩镇、上塘镇,壁画创作于清光绪四年(1879年),绘于荆州太阴宫山门板壁和西北、东南侧山墙板壁上,共20幅,总面积80.32M2。绿嶂壁画创作于清道光七年(1828年)及清光绪二十八(1903年)、三十年(1905年),绘于绿嶂太阴宫两厢及后宫东西侧山墙板壁上,共21幅,总面积65.76M2。两者主要内容大致类同,均为三国、水浒、白蛇传、陈十四娘等历史故事及花鸟、百美图等。“文革”期间当地村民用石灰水覆盖,得以保存,后经重新剥剔清洗,画面基本清晰,局部稍有损毁,总体保存尚好。这两处壁画为民间传统的油彩壁画,面积较大,内容涉及广泛,构

荆州、绿嶂太阴宫壁画

荆州太阴宫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荆州村东麓,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光绪年间相继重修。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531平方米。宫内左右山墙和山门板壁有壁画共20幅,创作于清光绪四年(1878)。绿嶂太阴宫位于永嘉县上塘镇绿嶂村,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一座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466平方米。内有创作于清道光七年(1827)、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十年(1904)三个时期的壁画21幅。两宫壁画属民间传统油彩画,内容以山水花鸟、古典名著、神话传说为题材,构图严密,用笔流畅,生动传神,对研究温州油彩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芙蓉岭古道

芙蓉岭古道起讫(途径)地点:起于大若岩镇龙垟村(大洲坑),止于岩头镇郑岙村。总长度:7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芙蓉岭古道,位于大小楠溪的中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古道始建于清朝,起于大若岩镇龙垟村(大洲坑),经芙蓉岭,至岩头镇郑岙村,东西走向,全长约7公里,平均道宽1米,卵石、块石铺就,偶尔间有泥路。是目前我县保存最完整的民间古道之一。

陈氏大宗

陈氏大宗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玉泉村,始建于宋建炎三年(1129),历经明、清多次重建。坐北朝南,面阔23.9米,进深36米。内有戏台、天井,前后为七间悬山顶建筑。戏台平面呈方形,歇山顶屋面,天花板中设圆形藻井。正厅面阔23.9米,进深15米,前有方形月台。

白泉大房小宗祠

白泉大房小宗祠位于大若岩镇玉泉村白泉街道32号对面,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白泉大房小宗祠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公庙

陈公庙位于大若岩镇水云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84年,陈公庙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若岩

大若岩景区位于小楠溪中游,总面积85平方公里。景区特色:以飞瀑、奇峰、幽洞、秀水和神话传说见长。景区内瀑布众多,又千姿百态;奇峰怪石,妙趣横生。陶公洞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洞穴幽深,口大内旷,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曾隐居此洞撰《真诰》一书;百丈瀑以宏大气势和落差高取胜;藤溪瀑潭天造地设,以美妙精巧著称,九漈瀑以漈多并富于节奏独秀一方;崖下库因藏而不露,“闻其声不见其形”,而使之引人入胜;十二峰则峰峰相挤,峥嵘挺拔,更为其他峰峦景观所不及。主要景点有:陶公洞、九漈石门台、百丈瀑、崖下库、十二峰、藤溪瀑布群、埭头古村、高徐村、醉溪、中心坑、小若岩群、芙蓉三崖、凤凰寨、小楠溪及沿岸滩林等。醉溪:位于水云村东北角。沿溪怪石奇岩,异峰

萧王殿

萧王殿位于大若岩镇龙垟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84年,萧王殿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亭

白云亭位于大若岩镇水云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84年,白云亭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赤水亭

赤水亭位于大若岩镇水云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84年,赤水亭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云娘娘宫

水云娘娘宫位于大若岩镇水云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84年,水云娘娘宫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若岩—十八罗汉佛像

大若岩—十八罗汉佛像位于大若岩镇水云村,年代为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1984年,大若岩—十八罗汉佛像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