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永嘉县 > 瓯北街道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街道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罗浮蛇山塔

罗浮蛇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蛇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年,罗浮蛇山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浮龟山塔

罗浮龟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龟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年,罗浮龟山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砚台岩摩崖题刻

砚台岩摩崖题刻位于永嘉县清水埠镇罗浮小东村南端,蛇山南麓,题刻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光绪《永嘉县志》载:“合山相近之章山,有襟江亭,山下水潴处有石高三仞,明郡守卫承芳篆镌‘砚台岩’三字。”砚台岩是一形如砚台的巨岩,高约5米,阔2米多。北面岩壁上方,横刻篆体“砚台岩”三字,款为行书直刻“万历甲申孟夏,同潘司理过访华源林大夫,游此邑东。淇竹卫承芳题”三行27字。1983年,砚台岩摩崖题刻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增涵、徐庭植双连墓

林增涵、徐庭植双连墓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岙儿山南侧,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2010年,林增涵、徐庭植双连墓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礁下航标灯塔

礁下航标灯塔位于瓯北街道礁下村,年代为近代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3年,礁下航标灯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壶峰墓

林壶峰墓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大坟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03年,林壶峰墓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屿塘山遗址

屿塘山遗址位于瓯北街道清水埠社区屿塘山,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文化遗址。1983年,屿塘山遗址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屿塘山古墓葬群

屿塘山古墓葬群位于瓯北街道清水埠社区屿塘山,年代为晋-南朝,类别为古墓葬。1983年,屿塘山古墓葬群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