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贯真(1902—1930),原名家济,永嘉县岩头村人,1919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23年,他同蔡雄、苏渊雷等组织“血波社”、“宏文会”等新文学团体,与李得钊、金省真等组织“溪山学友会”、“青年策进会”,开展新文化运动。由于他品学兼优,坚持正义,追求真理,勇于斗争,校长金嵘轩为他改名为“贯真”,激励他为实践真理而奋斗。1924年冬,他由谢文锦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转为中共党员,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北伐时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兼党团书记。1927年秋,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8月回国。翌年1月,任中共中央巡视员。5月,任红十三军政委。是月20日,在温州城区不幸被捕,当晚壮烈牺牲于松台山麓。同年6月11
时代:明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金昭牌坊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上村,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金昭进士及第时所建。金昭(1516-1581),字懋卿,号霞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官至江西瑞州知府。牌坊为六柱三楼式木构建筑,平面呈横长方形,高7.63米,通面宽9.9米,进深2.35米。明间两柱为方石柱,次间两柱为木柱。柱脚前后置石抱鼓,柱础为覆盆式。牌坊两外侧立有四角柱。明、次间均有阑额、由额、额枋等,各施雀替、丁头栱,正额前后悬匾。屋脊用薄砖砌成清水花脊,脊面刻如意花草。明间屋脊两端饰龙头吻;次间脊端饰凤头吻,两垂脊脊端饰飞凤。1989年12月12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
位于楠溪江中游西岸,北离岩头村约1公里。宋太平兴国年间,始祖陈拱从瑞安长桥迁来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距今以有1000多年。因村西南有三崖摩天,赤白相映,宛若芙蓉,遂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215亩,现有443户人家。保存明清古民居30余处,明代大宅遗址5处,大小宗祠共18座。芙蓉村为单一陈姓村落。现在的芙蓉村,仍然保存着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四周用卵石砌成的寨墙,长2000余米,高2米,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从浙江永嘉县城出发,出了县城不远,就看到了远处奇特的山崖,如莲花盛开,其中有三个山峰相挨甚紧,犹如莲花三瓣,其形酷似。即便是从没有听说过“芙蓉三崖”的人们,也不可能不被山峰的奇特而吸引,以为是“
芙蓉村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永嘉县。芙蓉村据传始建唐末,有陈氏夫妇为避战乱,由闽入浙,于此定居,村落格局说按“七星八斗”寓意布置。现保留有各类古建筑近五十座。建筑群由寨墙、寨门、民居、宗祠、牌坊、庙宇、书院、路亭等组成。村落略呈东西窄、南北长之长方形布局,寨墙由不规则块石垒砌。辟寨门七,其中东门为三间二层之木构建筑。村中建筑多为清代建造。宗祠以陈氏大宗祠为代表,门厅五开间带左右各一间,正厅五间十三檩,带两侧厢房五间,宗祠前有水池、侧门,空间开阔。芙蓉亭位于芙蓉池中,有小桥与池岸相通,三间两檐,周设美人靠,翼角平直,有古风。村中包括民居、庙宇等建筑,保留了楠溪江古民居所固有的风貌古朴的特点。芙蓉村古建筑群为古代村落建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例
溪门、仁济庙位于岩头镇苍坡村,年代为明至清,类别为古建筑。仁济庙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面阔五间,前后二进,为合院式建筑。天井凿方池,东、西、南三面临水设美人靠,从石板平桥入门,形制独特。第三进为周处纪念堂。周处(240—299),西晋义兴阳羡人,少时横行乡里,父老将他与蛟、虎合称为“三害”,后斩蛟射虎,改恶从善,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臣。村人奉为庙主,以教育子孙。1992年,溪门、仁济庙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安禅寺位于永嘉县岩头镇湾里村大坟垅山东面。据表山《郑氏宗谱》载:寺初兴于唐代,重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明代及清乾隆年间(1736-1795)相继修建,民国初年曾经大修。禅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为三进,前为山门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音阁,纵轴线两侧,前院设厢房,后院为藏经厢房。寺前建有放生池、四座经幢。周围竹林茂密,环境清幽。1992年,普安禅寺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庆桥位于永嘉县岩头镇长蛇坑十八垅山麓。跨架长蛇谷中,两岸连山,下通溪流,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此桥三孔梁式,全长12.65米,宽3.6米,高4米,东北、西南走向。桥底两端用块石垒成码头,桥墩每缝立方形石柱四根,上横条石,各孔均铺桥板八条。中孔左右桥板石外侧刻有题记,左侧为“大宋庆元三年丁巳四月十七日庚申”,右侧为“雪庵施长财建此永庆桥,僧即则于置”,均为楷体。
溪门牌楼位于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始建于宋隆兴年间(1163—1164)。木构建筑,面阔三间,占地34平方米。明间两金柱,次间各设两角柱,柱头科为十一踩四抄双下昂,上承檐檩和撩檐枋。明、次间攀间额枋设四组平身科,为九踩四抄双下昂式。屋面重檐悬山顶,明间屋面高于次间,形成三山式。屋面铺小青瓦,沿口置勾头滴水,花脊两端饰龙凤吻兽及垂兽。保存基本完好。
李得钊纪念碑位于岩头镇港头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3年,李得钊纪念碑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恻尘纪念碑位于岩头镇表山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3年,郑恻尘纪念碑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山坟窑址位于岩头镇岩头村下山坟,年代为五代—宋,类别为古文化遗址。1983年,下山坟窑址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塆里陈氏前宗祠位于岩头镇塆里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塆里陈氏前宗祠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渡头山窑址位于岩头镇渡头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文化遗址。1983年,渡头山窑址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大屋老宗位于岩头镇张大屋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张大屋老宗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驸马祠位于岩头镇方巷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03年,李驸马祠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贯真烈士墓位于岩头镇屿山南麓。始建于1973年,1985年重修。墓坐北朝南,进深15.8米,面宽12.7米,占地200平方米。墓前山麓北侧有74级石阶通往墓陵。墓室后靠正中上方竖立墓碑,高7.55米,原先体正面青石板上镌刻原-长张爱萍题署“金贯真烈士永垂不朽”9大字。1984年列为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金贯真(1902-1930),又名家济,岩头人,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0党员,为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北伐时任东路军总指挥部秘书兼党团书记。1927年秋赴苏联0大学深造。1929年8月回国任中央巡视员,浙南特委书记,红十三军政委,1930年5月18日返温时被捕牺牲。
陈虞之墓位于岩头镇里岙村岩下寺洞桥边,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墓葬。1983年,陈虞之墓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度桥位于岩头镇协岙村普安禅寺东南侧,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建筑。1983年,永度桥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匣三官亭位于岩头镇表山社区石匣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石匣三官亭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家将爷殿位于岩头镇周宅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家将爷殿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崖寨遗址位于岩头镇里岙村,年代为元,类别为古文化遗址。1983年,南崖寨遗址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