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庙后村 | 隶属:杜集镇 |
区划代码:340121110210 | 代码前6位:34012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皖A |
长途区号:0551 | 邮政编码:2311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庙后村,相传明朝卜姓祖先从山东迁至江西瓦家坝后,一支迁至运卢桥,另一支迁至此地,建此村落,并在此建庙,村庄居庙后,得名庙后,故得名庙后村村民委员会。
基本介绍:
庙后村位于杜集乡东南部,距乡政府6公里,东与定远县蒋集镇接壤。该村设置党支部1个,党员43人,下辖17个村民组,405户,总人口1761人,耕地面积5000亩;该村主要以小麦、水稻等种植业为主导产业
庙后村与高祠村、义合村、大李村、刘兴村、邱集社区、何岗村、隆兴社区、团结村、胜利村、新星村、东黄村、陈岗村、杜集社区、沛兴村相邻。
荣誉排行:
2021年1月,庙后村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2020年12月,合肥市文明委授予庙后村第五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19年12月,庙后村入选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
2018年12月,合肥市爱卫办命名庙后村为2018年度合肥市卫生村(社区)。
历史沿革:
1949年成立定远县隆兴乡;1955年小乡变大乡;1958年成立定远县杜集公社,庙后四大队属之;1961年划出隆兴公社,庙后大队属之;1965年境域划属长丰县;1967年更名庙后防修大队;1968年隆兴公社并入“三忠”公社,庙后防修大队属之;1972年复名杜集公社,庙后大队属之;1973年隆兴公社划出,庙后大队属之;1983年4月,隆兴公社改名隆兴乡,庙后村属之;1992年3月撤区并乡,隆兴乡并入
周边相关:
庙后村附近有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合肥丰乐生态园、吴山庙、袁术古堆墓、吴山庙起义旧址等旅游景点,有长丰草莓、下塘烧饼、合肥大麻饼、下塘龙虾、陶楼桃子、吴王贡鹅(吴山贡鹅)等特产,有吴山铁字、长丰吴山庙会、巢湖民歌、庐剧、纸笺加工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