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裴户村 | 隶属:水湖镇 |
区划代码:340121100218 | 代码前6位:34012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皖A |
长途区号:0551 | 邮政编码:2311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地名由来:
因其为村委会驻地,且境内有裴户自然村,村中裴姓村民聚居,故得名裴户村村民委员会。
基本介绍:
裴户村位居县城西部,现有耕地3108亩,总人口1806人。裴户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近年来狠抓结构调整,草莓、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已初具规模,被长丰县委授予“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特色村”称号,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40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裴户村通过争取项目支持,积极发动群众投资兴建钢架大棚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档次,先后建成了张大郢、裴户、北庄、蒋圩等草莓产业园和裴户食用菌基地,钢架大棚面积达1200亩。其中张大郢还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核心区,核心区面积800亩,园区配套建设了生产路9.5公里,“U”型渠13.6公里,栽植蜀桧、高杆女贞2000棵,钢架
荣誉排行:
2022年9月,裴户村被授予第六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12月,合肥市文明委授予裴户村第五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09年4月,裴户村被确定为合肥市首批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主打产品:大棚草莓。
历史沿革:
解放后属寿县曹庵乡;1952年属兴隆乡;1958年为兴隆公社裴户大队;1961年为水湖区兴隆公社裴户大队;1965年划归长丰县,为长丰县兴隆公社裴户大队;1968年兴隆公社并入前进公社,裴户大队属之;1971年再置兴隆公社,裴户大队属之;1981年兴隆公社更名为张祠公社,裴户大队属之;1983年体制改革,为张祠乡裴户村;2004年9月随张祠乡并入水湖镇,属水湖镇至今。
村委会原驻地裴户自然村,现搬迁
周边相关:
裴户村附近有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合肥丰乐生态园、吴山庙、袁术古堆墓、吴山庙起义旧址等旅游景点,有长丰草莓、下塘烧饼、合肥大麻饼、下塘龙虾、陶楼桃子、吴王贡鹅(吴山贡鹅)等特产,有吴山铁字、长丰吴山庙会、巢湖民歌、庐剧、纸笺加工技艺等民俗文化。
区划: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裴户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