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茆镇村 | 隶属:许镇镇 |
区划代码:340223101218 | 代码前6位:340223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皖B |
长途区号:0553 | 邮政编码:241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地处茆河(旧称,现称资福河),故称茆。旧时太丰有三街:马元、金阁、茆嘴,亦称集镇,故谓镇,后合称为茆镇。
基本介绍:
茆镇村位于原太丰乡南部,土壤肥沃,人杰水秀。村级路与西太路穿村而过,全村圩堤全长3.8公里。下辖12个自然村,22个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2187亩,人口2867人,总户数726户。村以农业为主,还兼有养殖业,其中有养猪、鸡、鸽以及牛蛙等。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茆镇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村级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村支“两委”将农民的饮用水进行改造。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村的“组组通”工程也在有序推进,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为更好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茆镇村与民合村、李村村、丁塘村、华林村、池湖村、高桥村、文阁村、黄墓村、奎湖村、新渭村、星火村、东胜村、北斗村、长青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49年称茆镇村隶属于太丰乡,1952年与郑潭合并为茆镇乡隶属于金阁区,1955至1957年设茆镇农业合作社(低级社、高级社),1957年分置茆镇一社(茆镇)、茆镇二社(郑潭),1955年、1956年隶属于金阁区,1957年设置太丰乡后隶属太丰乡,1958年改称茆镇大队,隶属于太丰人民公社,1961年与郑潭分置分别为茆镇大队、郑潭大队,仍隶属于太丰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茆镇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
周边相关:
茆镇村附近有大浦乡村世界、丫山花海石林、小格里森林公园、乌霞洞、牯牛山城址、奎湖等旅游景点,有南陵圩猪、南陵大米、丫山丹皮、奎湖鳙鱼、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奎湖漂鱼等特产,有南陵目连戏、大王冲佛香制作技艺、十兽灯、送春、丫山藕糖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