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安徽省 > 阜阳市 > 颍上县 > 鲁口镇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鲁口镇

[移动版]
岳家湖公园
地名:鲁口镇隶属颍上县
区划代码:341226120代码前6位:341226
行政区域:安徽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皖K
长途区号:0558 邮政编码:236000
辖区面积:约59.9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鲁口社区~001镇中心区
鲁口乡以驻地鲁口孜得名,鲁口孜原名鲁家圩,以鲁姓筑土圩居住而得名,捻军起义时,路过此地,将土圩打开一个缺口,后随改称鲁口孜,2004年笋庄村和鲁口村合…[详细]
沙河魏社区~002村庄
当地居民姓氏大多为魏,且村庄前坐落一条沙河,因此得名。解放处此地有邹巷大队,1982年邹巷大队分为邹巷和魏台两个片区,2007年将邹巷与魏台合并为邹巷…[详细]
焦岗湖社区~003镇中心区
焦岗湖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朱台村~200村庄
很早前朱台村是平地,经过农民运土堆成一个台子,因姓朱的在这较早,所以较朱台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本村…[详细]
何台村~201村庄
1964年成立何台大队,1979年分为何台村大队、临淮村大队。1984年分村分为何台村、临淮村。2007年3月何台村、临淮村合并为何台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李窝村~202村庄
1956年建立鲁口公社,1961年成立李窝大队,1986年杨湖鲁口公社,1962年建立李窝大队、13个生产队,1982年鲁口乡李窝村,2006年鲁口镇…[详细]
王楼村~204村庄
洪武14年朱元璋建国成立后,淮河两岸荒无人烟,由王氏祖先兄弟三人,从山西太原迁居淮河沿岸。在淮河西北五里处,北有焦岗湖,南有淮河,东有寿山,西有一片平…[详细]
叶桥村~206村庄
民国时期属凤台县曹集乡。1949年划属颍上,同时建沫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隶属于杨湖公社所辖的沫口大队,1961年建区划社时隶属于沫口公社,1…[详细]
沫口村~207村庄
清末宣统年间沫口是一个晒网滩,古有72道归正阳,但72条河流都汇集于沫口,河水上涨时有很多水沫,故得名。因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沫口,故名。1961年建区…[详细]

地名由来:

传鲁姓在此筑圩定居,名鲁家圩。捻军起义路经此地,用土炮将圩打一缺口,故改今名。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鲁口镇入选第六届阜阳市文明乡镇

基本介绍:

鲁口镇位于颍上县城东南40公里处,东滨淮河,与六安市寿县隔河为邻,北靠焦岗湖和淮南毛集区焦岗乡水陆相依;西至西北与本县杨湖镇和黄坝乡接壤。镇境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古沙河和一条横贯东西的新建河,1991年特大洪水-来颍视察时同意兴建4千千瓦的“鲁口孜电力排灌站”就座落在鲁口集南街头新建河入淮处。全镇是一块坦荡如砥的平原,地势低洼,平均地面高程20.9米,是“七十二道归正阳”的交汇处和“三十六湖下焦岗”的锅底子。素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之谓。

全镇居民皆为汉族,有人口33624,面积59.9平方公里,耕地3.6万亩,可养水面2万亩。鲁口镇现辖15个行政村,48个自然庄。鲁口集是

+查看详细鲁口镇概况>>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凤台县曹集乡。

1949年初划属颍上县,并置鲁口乡。

1958年8月改为杨湖公社下辖的鲁口大队。

1961年成立鲁口公社。

1973年1月建鲁口管理区。

1979年7月恢复鲁口公社。

1983年8月复置鲁口乡。

1992年3月并入杨湖镇。

1996年11月又复置鲁口乡。

2002年4月撤乡建镇。


以下地名与鲁口镇面积相当:

鲁口镇相关名人

到鲁口镇必去著名景点

鲁口镇特产与美食
鲁口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