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长春村 | 隶属:苗老集镇 |
区划代码:341222114208 | 代码前6位:341222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皖K |
长途区号:0558 | 邮政编码:23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村委会驻地长春,故名。清朝中期,得名佘店,佘庙。过往客商忌讳“佘”与“折”谐音,无心留宿。村民为照顾生意,改名长春店,长春庙。后起集兴市,又名长春集。
基本介绍:
长春村位于苗集镇南7公里,亳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由原长春、大秦两村合并而成,辖12个自然村(长春、高湾、小李庄、大秦、小秦、魏庄、贾庄、牛庄、韩庄、荒王、王寨、庙东王),31个村民组,辖区总面积6113亩,总人口4000人。村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2006年村级区划调整时设立长春村党总支,下设长春、大秦两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8人。
长春村与集西村、谷堆村、淝西村、新合村、集南村、王营村、南杨村、沟北村、苗集村相邻。
历史沿革:
长春集已有300多年历史,从清朝为余家店到后来的八堡练总设置地,以及王人治下的一个乡,1948-1949年为阜北县长春区委所在地,1958年属于长春公社,1983年属于长春乡,1992年属于苗老集镇,2006年10月村级规模调整时撤销长春、大秦二村委会并称今名。
周边相关:
长春村附近有太和嘉年华游乐园、太和文庙、太和温泉度假村、太和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徐氏宗祠暨杨虎城在太和故居等旅游景点,有李兴桔梗、太和贡椿、太和板面、太和桔梗、太和樱桃、太和馄饨等特产,有太和狮子灯、太和清音、太和泥塑、太和剪纸、细阳刺绣、坟台唢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