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杞梓里镇 | 隶属:歙县 |
区划代码:341021108 | 代码前6位:34102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皖J |
长途区号:0559 | 邮政编码:242700 |
辖区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6万人 |
人口密度:约9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杞梓里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杞梓里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故里。省道S324和徽杭高速穿村而过。全村共有15个村民组,1598户,4859人。…[详细] |
民主村 | ~201 | 村庄 | 民主村: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2008年3月由原民主村、新阳村两村合并而成,村部设在民主村,总人口1399人,407户,辖12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详细] |
五春村 | ~203 | 村庄 | 五春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0华里,总人口1212人,拥有5个村民组,365户,五春村耕地面积45亩,茶园面积404亩,桑园面积160亩。…[详细] |
英坑村 | ~204 | 村庄 | 英坑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1.2公里,革命烈士墓坐落于村头水口,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时任徽州地委书记陈寿娣题写。全村共有11个村民组,871户,2…[详细] |
金竹村 | ~205 | 村庄 | 金竹村:位于杞梓里镇东南,紧邻徽杭高速公路,清凉峰风景名胜区,千岛湖,新安江山水画廊。辖14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633户,总人口1946人。拥有耕…[详细] |
苏村村 | ~206 | 村庄 | 苏村:位于歙县南乡,距县城30公里,距杞梓里镇政府驻地5公里,徽杭公路、徽杭高速穿村而过。全村人口1980人,其中方姓1300余人。村落面积2.5平方…[详细] |
磻溪村 | ~207 | 村庄 | 磻溪村:座落于杞梓里镇镜内昌源河畔。原名“劳溪”,取勤劳耕种之意,到了宋代,有一名士隐居于此,因慕名姜尚隐居陕西的“磻溪”之含义而改名磻溪,又名渭滨(…[详细] |
长川村 | ~208 | 村庄 | 长川村:距镇政府所在地8.5公里,全村共有3个村民组,293户,856人。…[详细] |
齐武村 | ~209 | 村庄 | 齐武村,全村人口2411,辖 16个村民组。全村设党总支1个,党总支下辖党支部 3 个,党小组 0 个,党员 96 名。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 816…[详细] |
西村村 | ~210 | 村庄 | 西村村:距镇政府所在地7.5公里,西村2008年4月由原西村及横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553户,1636人。…[详细] |
竹溪村 | ~211 | 村庄 | 竹溪村:位于杞梓里镇西北方,毗邻于绩溪县龙川风景区,境内有柯庆施故居,风景名胜七姑尖、皇源旅游区。全村总面积约10.97平方公里,村内辖7个村民组,6…[详细] |
唐里村 | ~212 | 村庄 | 唐里村:原属唐里乡,2004年拆乡并镇后,保留唐里自然村和官川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组,818户,2287人。…[详细] |
坡山村 | ~213 | 村庄 | 坡山村:是典型的歙南山村,村民居住在山上,靠耕种坡地为生。坡山村共有5个村民组,402户,1026人。…[详细] |
小源村 | ~214 | 村庄 | 小源村:地处杞梓里南端,与昌溪乡、岔口镇接壤,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492户,1214人。…[详细] |
六合村 | ~215 | 村庄 | 六合村:总人口1396人,辖7个村民组,413户。拥有耕地面积18亩,茶园面积1257亩,桑园面积435亩。…[详细] |
外磻村 | ~216 | 村庄 | 外磻村:地处昌源河中游,2008年由原农丰等村合并而成,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872户,2007人。…[详细] |
地名由来:
杞梓里,原名溪子里。宋时,改名杞梓里,杞、梓,为两种优质树种,古人用以比喻优秀人材,意为出人才的地方。
基本介绍:
杞梓里镇位于歙县旱南,徽杭高速公路横贯其间,东连清凉峰,南滨千岛湖,北接大障山,交通便捷,是歙南主要经贸集散地之一,著名理财家、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的故里。镇域面积158平方公里,辖32个村,9912户,3.3万人。这里山青水秀,物华天宝,民风纯朴。盛产山核桃、菊花、茶叶、金丝琥珀蜜枣等土特产, 拥有万亩山核桃基地、万亩贡菊花基地、万亩名优茶基地和7000亩高产桑园基地;安徽劳务第一品牌的上海港歙县装卸运输有限公司,拥有职工1600多人;一镇一品的拼皮业快速发展,还有缫丝厂、国隆木业、黄山茶叶集团等7家规模民营企业;梓里中心卫生院在职职工64人,病床编制50张,科室齐全,服
文化旅游:
歙县方氏宗祠(敦本堂、爱敬堂)位于歙县杞梓里镇,时代为明清。歙县方氏宗祠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柯庆施故居位于歙县杞梓里镇,时代为清。柯庆施故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磻溪节孝坊位于杞梓里镇磻溪村,时代为清。磻溪节孝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节烈坊位于杞梓里镇竹溪村,时代为清。吴氏节烈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节烈坊位于杞梓里镇竹溪村,时代为清。周氏节烈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至清,属长乐下乡;元至清,属三十三都。
1941年,置长乐、方兴2乡。
1949年5月改属三阳区;1950年,有西村、齐武、磻溪、苏村、新庄、王家庄、杞梓里、唐里、英坑、官川等乡建置,分属苏村区、三阳区。
1955年12月,合并为杞梓里、英坑、西村、苏村、外磻5乡。
1958年3月,再次合并为杞梓里、苏村、外磻3乡;同年10月,撤诸乡,合并成立苏村公社。
1959年2月,成立外磻、石济坑、西村、杞梓里、英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