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重庆市 > 铜梁区 > 围龙镇

重庆市铜梁区围龙镇

[移动版]
地名:围龙镇隶属铜梁区
区划代码:500151118代码前6位:500151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渝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2560
辖区面积:约46.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5万人
人口密度:约53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龙升社区~001镇中心区
因“升”取升腾、人们希望生活蒸蒸日上之意,“龙”又代指铜梁龙。铜梁龙闻名遐迩,起于唐宋,盛于明清,誉于当今。铜梁龙即以它工艺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详细]
龙井村~201镇乡结合区
由原围龙村,原双井村合并后各取一字,龙又代表铜梁龙而得名。围龙村:1950年前属转龙乡第二保,1951年始名围龙村,1958年为围龙管理区,1962年…[详细]
龙鸣村~202镇乡结合区
据传说此地有神龙鸣叫而得名。太和村1950年前属转龙乡第二十五保。1951年命名太和村。1958年为太和管理所。1961年为太和大队。1966年改为红…[详细]
龙湾村~203村庄
由原山湾村、原三角村合并时取原山湾村中的“湾”字,龙又代表铜梁龙而得名。三角村1950年前属转龙乡第三保。1951年命名三角村,1958年改为三角管理…[详细]
龙苑村~204村庄
“苑”代指家园,“龙”又代指铜梁龙而得名。义和村1950年前属转龙乡第五保。1950年命名义和村,1958年为义和管理区,1961年为义和大队。198…[详细]
化龙村~205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一化龙桥而得名。铜梁龙闻名遐迩,起于唐宋,盛于明清,誉于当今。铜梁龙即以它工艺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粗豪而闻名川东南,近百年来,铜梁的民间…[详细]
龙珠村~206村庄
由原珠宝村、原三关村合并时取原珠宝村“珠”字,“龙”又代指铜梁龙而得名。原珠宝村1950年前属转龙场第十四保。1951年命名珠宝村,1958年为珠宝管…[详细]
合龙村~207村庄
因境内有龙须堰而得名。铜梁龙闻名遐迩,起于唐宋,盛于明清,誉于当今。铜梁龙即以它工艺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粗豪而闻名川东南,近百年来,铜梁的民间艺…[详细]
龙隐村~208村庄
取隐忍之意,龙又代表铜梁龙而得名。1950年前根据当地有一名塔沟,而命名为石塔村,1958年为石塔管理区,1961年为石塔大队,1981年因重名为民生…[详细]
龙湖村~209村庄
龙“代指铜梁龙文化,且湖泊多故得名。铜梁龙闻名遐迩,起于唐宋,盛于明清,誉于当今。铜梁龙即以它工艺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粗豪而闻名川东南,近百年来…[详细]
龙韵村~210村庄
取韵味之意,“龙”又代指铜梁龙而得名。六一村1950年前属转龙乡第十三保。1958年命名为蓝家村,1956年6月更名为六一村,1958年为六一管理区,…[详细]
腾龙村~211村庄
“腾”寓意腾飞,“龙”代指铜梁龙而得名腾龙村。高峰村1950年前属转龙乡第十二保。1951年命名为高峰村,1958年为高峰管理区,1961年为高峰大队…[详细]
龙神村~212村庄
以境内有一龙神庙,龙又代表铜梁龙而得名。1951年命名龙神村,1958年为龙神管理区,1961年为龙神大队。1983年改为龙神村后,无更改。…[详细]
卧龙村~213村庄
“卧龙”意为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龙”又代指铜梁龙而得名。2007年原河中村改名为卧龙村,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围龙镇因境内高坡岭形如一条游龙,头在东、尾在西,龙向东行、头向西顾,势若游龙掉头而得名。

基本介绍:

围龙镇位于铜梁县南部,距县城30公里,距重庆主城区80公里。幅员面积46.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人口2.5万人,耕地1.9万亩,林地2万亩。通讯畅通,交通发达。省级公路铜(梁)永(川)线、大(足)璧(山)线纵横贯穿全境,即将开工建设的渝大高速公路从境内中部通过;境内富藏天青石、碳酸钙、青砂石、粘土、白炮石、白云石、石英砂、矿泉水等矿产资源。电力充足,距大庙110千伏变电站3公里。水资源丰富,境内有500万立方的桥亭水库和300万立方的梅良寺水库自来水饮用水源。桥亭湖万亩原始森林、千亩如镜湖面、温泉活水生态旅游度假区正待开发。镇委政府坚持“-”重要思想和“心贴群众,超常发展

+查看详细围龙镇概况>>

历史沿革:

明代,为丁家场。

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改为转龙场。

民国六年(1917年),转龙场改为转龙乡。

1958年9月,转龙乡改转龙公社。

1983年12月,转龙公社改为围龙乡。

1994年1月,围龙乡与双碾、四合乡合并建围龙镇。


以下地名与围龙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