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重庆市 > 武隆区 > 凤山街道

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

[移动版]
地名:凤山街道隶属武隆区
区划代码:500156001代码前6位:500156
行政区域:重庆市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街道车牌代码:渝
长途区号:023 邮政编码:408500
辖区面积:约163.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7万人
人口密度:22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7个社区、1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复兴社区~001主城区
以1949年11月,巷口镇火毁于国民党溃军,新中国成立后在废墟上重建,得名复兴。…[详细]
油坊社区~002主城区
因境内有地名油坊沟得名。于2004年乡镇建制调整中成立油坊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中山社区~003主城区
因境内曾有一所中山堂而得名。于2004年乡镇建制调整中成立中山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红豆社区~004主城区
因境内川湘公路北侧原有一棵红豆树而得名。…[详细]
梓潼社区~005主城区
因境内有座梓潼庙得名。于2004年乡镇建制调整中成立梓潼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巷口社区~006主城区
因其处于乌江入关滩峡之口而得名。原名树德乡,民国19年(1930年),因其处于乌江入关滩峡之口而改名为巷口,于1951年续置巷口镇沿用至今,2019年…[详细]
龙湖社区~007主城区
因境内沿线原为龙湖路而得名。2018年10月因乡镇(街道)建制调整成立龙湖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芋荷村~200城乡结合区
因辖区内有芋荷弯而命名为芋荷村。民国时期属巷口镇第3保。1950年属巷口镇第3村;1953年8月从巷口镇析置芋荷乡、辖芋荷村;1955年12月撤芋荷乡…[详细]
凤山村~201村庄
因此地坟墓较多,原名坟山,于1952年建政时取其谐音得名凤山村。…[详细]
黄渡村~202村庄
因辖区内的黄渡而得名,故命名为黄渡村。民国时期属巷口镇第6保。1951年1月属巷口镇黄渡村;1953年8月从巷口镇析置黄渡乡。辖黄渡村;1955年12…[详细]
城东村~203城乡结合区
以原梓潼、太平、棉花、广岭村合并,因地处县城以东而命名城东村。…[详细]
走马村~204村庄
因辖区内的走马岭而命名为走马村。民国时期属羊角镇第12保。1951年3月从羊角镇析置马溪乡,辖走马村;1955年12月撤马溪乡,走马村划入碑垭乡;19…[详细]
蒲板村~205村庄
因区域内有南缘蒲板,故命名为蒲板村。民国时期属龙洞乡第12保。1951年4月从龙洞乡析置蒲板乡,辖蒲板村;1958年9月建蒲板人民公社,为该乡蕉坪管区…[详细]
万银村~206村庄
因辖区内有万家营、银山堡两村取其首字,故命名万银村。…[详细]
杨家村~207村庄
因辖区内有杨家井,故命名杨家村。民国时期属巷口镇第11保。1951年1月从巷口镇析置广杨乡,辖杨家村;1958年9月建广杨人民公社,称该公社为繁荣管区…[详细]
广坪村~208村庄
因辖区内曾有铁矿,村民称其为矿坪,建村时取其谐音命名为广坪村。…[详细]
芦红村~209村庄
取红色芦花之意而命名为芦红村。民国时期属巷口镇第10保。1951年1月从巷口镇析置广杨乡,辖芦红村;1958年9月建广杨人民公社,为该公社芦红管区;1…[详细]
出水村~210村庄
因辖区内出水塘而命名出水村。民国时期属中兴乡第10保。1951年属中兴乡桂花村;1953年8月从中兴乡析置棉花乡,辖桂花村;1955年12月撤棉花乡,…[详细]

地名由来:

因境内凤山公园和凤山而得名。

基本介绍:

凤山街道

历史沿革:

原名树德乡,1930年改名为巷口镇。

1942年为武隆设治局驻地,当时辖19个保。

1951年一至七及十三保续置巷口镇,八至十二保建广杨乡,十四至十九保置青杠乡。

1953年8月扩巷口镇的凤山、水井、芋荷、梓潼等8村建芋荷乡。

扩黄渡、茅坪村与黄莺乡的部分村建黄渡乡。

1955年10月芋荷乡、黄渡乡撤后黄渡、茅坪村划回巷口镇。

1958年5月再扩凤山、青春、梓潼、高桥、四合等十一个村及土坎乡的银山、中赢村复置

+查看详细凤山街道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凤山街道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