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平镇 | 隶属:诏安县 |
区划代码:350624105 | 代码前6位:3506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闽E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辖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新营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新营村位于诏安县太平镇东北角,省道309旁,北于霞葛镇华河村相连,西与广东省饶平县东山镇水美村毗邻,道路均为水泥路面交通运输非常便利。本村由新营村和两…[详细] |
榕城村 | ~202 | 村庄 | 以“榕树下”和“下城”村各取一字,命名为榕城。…[详细] |
文山村 | ~203 | 村庄 | 文山村人口约1217人,共316户。当地语言交流方式以客家话为主。通讯、广播、有线电视节目已实现全覆盖,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为耕种、水果、出外打工。…[详细] |
元中村 | ~204 | 村庄 | 元中村全村共1173户,总人口4991人。当地语言交流方式以客家话为主。森林覆盖率90%以上。村内建有小学一所。通讯、广播节目已实现全覆盖,电已通到各…[详细] |
雪里村 | ~205 | 村庄 | 雪里村共258户,总人口1044人。当地语言交流方式以客家话为主。通讯、广播节目已实现全覆盖,电已通到各家各户。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为耕种、水果、出外打工…[详细] |
河边村 | ~206 | 村庄 | 河边村共224户,总人口933人。当地语言交流方式以客家话为主。通讯、广播节目已实现全覆盖,电已通到各家各户。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为耕种、水果、出外打工。…[详细] |
麻寮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麻寮村共510户,总人口2083人。村内有小学一所,位于太平镇镇区旁。主要收入来源水果和外出务工。…[详细] |
林塘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林塘村共215户,总人口897人。当地语言交流方式以客家话为主。村内建有小学一所。通讯、广播、有线电视节目已实现全覆盖,电已通到各家各户。农户主要经济…[详细] |
科下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科下村共768户,总人口2865人。主要以客家话为主,道路均为水泥路面交通运输非常便利。村内建有小学一所。通讯、广播、有线电视节目已实现全覆盖,电已…[详细] |
太平村 | ~210 | 镇中心区 | 太平村地处太平镇区,位于诏平线旁。共534户,总人口约2124人。道路均为水泥路面交通运输非常便利,当地语言交流方式以客家话为主。村内建有中心小学和太…[详细] |
白叶村 | ~211 | 村庄 | 白叶村共1675户,总人口约6526人,道路均为水泥路面交通运输非常便利,当地语言交流方式以客家话为主。通讯、广播、有线电视节目已实现全覆盖,电已通到…[详细] |
新楼村 | ~212 | 村庄 | 新楼村全村共计391户,总人口为1471人,通讯、广播、有线电视节目已实现全覆盖,电已通到各家各户。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为耕种、水果、出外打工。…[详细] |
雄鸡村 | ~213 | 村庄 | 雄鸡村共611户,总人口约2262人。农户主要收入为水果、耕种和外出务工。…[详细] |
景坑村 | ~214 | 村庄 | 景坑村现有人口一千七百六十多人,四百五十五户。主要以农业为主,主产青梅,杨梅,橄榄。…[详细] |
厚径村 | ~215 | 村庄 | 厚径村共333户,总人口1246人。农户以水果、耕种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详细] |
新联村 | ~216 | 村庄 | 新联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太平镇,全村共有209户,768人,面积约5.2平方公里。地处建设乡与太平镇交界处,牛皮径下,闽台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所在村…[详细] |
大布村 | ~217 | 村庄 | 。1950年-1951年4月属第五区大布乡;1952年2月-1954年初属第七区大布乡;1955年6月-1956年5月属太平区大布乡;1958年9月属…[详细] |
山前村 | ~218 | 村庄 | 山前村共310户,总人口约1181人。主要以水果和耕种、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详细] |
走马村 | ~219 | 村庄 | 走马村位于太平镇最南端,全村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总人口7235人。主要农副主产品是青梅,前几年,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低下,使我村村民生活…[详细] |
地名由来:
因镇政府驻地太平村有太平圩场,故名。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太平镇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太平镇(青梅)榜上有名。
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太平镇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青梅)。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遴选推介太平镇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太平镇为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太平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青梅)。
基本介绍:
太平镇位于诏安县中西部,毗邻广东省饶平县,距县城25公里,有四条出省通道。全镇土地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72亩,19个行政村,5.1万人,其中,客家语系占57%,闽南语系占43%。2012年,全镇预计农业产值1.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4元。
太平镇是诏安县有名的水果之乡,盛产青梅、柑桔、杨梅、香蕉、荔枝、龙眼、枇杷、橄榄等水果,水果种植面积8.13万亩。其中,青梅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近2万吨,人均种植面积0.77亩,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25户。2012年,青梅产值4800万元。同时,该镇发挥区域优势,以“大铺山台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龙头,整合周边7个行政村
文化旅游:
诏安县的太平镇境内矗立着一座极富传奇色彩的山峰—点灯山。海拔894米,距县城25公里,总面积9.12平方公里。点灯山自然景观雄奇灵秀,人文景观丰厚多彩,民间流传诸多故事佳话,蕴含宝贵的文化内
走马徐氏家庙年代为清,位于太平镇走马村,类别为古建筑。2015年2月6日,走马徐氏家庙被公布诏安县第十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墙外延东30米,西20米、南.北各13米。
后到妈祖廟年代为清,位于太平镇走马村后到自然东侧,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6月28日,后到妈祖廟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庙墙外延伸东、西、南、北各50米。
科下沈福文故居年代为清,位于太平镇科下村,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4月17日,科下沈福文故居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故居外延东20米,西、南各2米,北共墙。
景坑水吼庵年代为清,位于太平镇景坑村,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4月17日,景坑水吼庵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庵外延东.西.南北各800米,石拱桥、古树。
白叶峰山庵年代为清,位于太平镇白叶村山下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6月28日,白叶峰山庵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庵墙外延伸东200米,西300米,南300米,北
历史沿革:
1950年属第五区;1952年2月改称第七区;1955年6月改称太平区;1958年5月撤区,分设元中、太平、大布三个乡;1958年9月合并为团结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称太平人民公社;1984年10改称太平乡;1992年改为太平镇,沿用至今。
陈吊眼(1250~1282年),又名陈大举,宋末二都白叶峒人(太平镇白叶村)。家世业农,母早逝。吊眼从小吃苦耐劳,15岁起,每年农闲均随父远出闽赣山区贩盐为生。17岁时,其父因率众抗粮,击杀衙役而外出
沈福文(1906~),著名工艺美术家、新漆艺开拓者。曾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96年为四川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和中国美术工艺大师评审委员。青年时代先后就读厦门集美学校、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