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许思坑村 | 隶属:均溪镇 |
区划代码:350425100211 | 代码前6位:35042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G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开基祖为许、苏二姓,“许、苏”方言谐音“许思”故名。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许思坑村被确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对象。
基本介绍:
许思坑村位于县城北部,东与湖美乡大尤村交界,西与东坑村接壤,南与周田村相连,北与前坪乡下地村毗邻,距县城9公里,村部海拔500米。
明、清时期,许思坑村隶属三十二都。1950年2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许思坑属周田乡隶属第一区。1958年8月,许思坑属周田生产大队隶属东风(均溪)人民公社。1961年,许思坑生产大队隶属建成人民公社。1970年,许思坑生产大队隶属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县改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为乡(镇)、村建制,设立许思坑村民委员会。
许思坑村辖有许思坑、前洋、后洋、上村等4个自然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至2012年末,总户数230户,总人口782人,区域总面积101
文化旅游:
麦园堂位于均溪镇许思坑村,年代为明。麦园堂属明代祠堂类建筑,坐东南朝西北,为一进二堂布局,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20米,通进深17米,面积340平方米。由围墙、空坪、下堂、中天井、正堂及两侧厢
历史沿革:
明清时属进城乡大田里三十三四都;民国初期属坊都;1946年属均溪镇;1950年属第一区;1956年属均溪区;1958年4月属城关镇;1958年8月属城关公社;1961年属均溪公社;1970年属城关公社;1984年称均溪镇许思坑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许思坑村附近有麦园堂、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象山避暑养生度假区、大仙峰保护区、黄岩洞、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等旅游景点,有大田高山茶、大田雪山萝卜、大田槐猪、大田兔肉、大田烤兔、苦菜茶等特产,有大田板灯龙、打黑狮、舞稻草龙、大田民间戏曲、泰宁梅林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