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地村 | 隶属:前坪乡 |
区划代码:350425209210 | 代码前6位:35042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G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意为霞光满地,“霞”、“下”谐音,故名。
基本介绍:
下地村位于前坪乡最南端,距乡政府所在地8㎞,距县道“东梅”公路1.5㎞。全村土地面积5550亩,其中林地4005亩,森林覆盖率73.9%,耕地面积634亩, 水田183亩。该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760米,四季分明,温暖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50mm,年平均气温16.5℃,一月平均气温7.6℃,七月平均气温25.5℃,最高气温达36℃,无霜期278天。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18户,人口476人,党员2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其中支委、村委各3人。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8668元。辖区有石灰石、铅锌矿、褐铁矿等。
主要种植生姜、油
历史沿革:
明清时属大田东区三十二都;1940年属大田文江坂;1950年2月属大田第七区前坪乡;1956年后属大田湖美区前坪乡;1958年属湖美公社;1961年从湖美公社分出,属前坪公社;1970年湖美、前坪合并为湖美公社,属湖美公社;1972年属前坪公社;1984年后为前坪乡下地村,并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下地村附近有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象山避暑养生度假区、大仙峰保护区、黄岩洞、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驻扎地暨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光裕堂等旅游景点,有大田高山茶、大田雪山萝卜、大田槐猪、大田兔肉、大田烤兔、苦菜茶等特产,有大田板灯龙、打黑狮、舞稻草龙、大田民间戏曲、泰宁梅林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