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门村 | 隶属:文江镇 |
区划代码:350425110212 | 代码前6位:35042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G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此地一桥碑刻“龙门”二字,故名。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龙门村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村。
基本介绍:
龙门村位于大田县文江乡南部,东与光明村接壤,西与龙门村相接,南与太华镇华山村毗邻,北靠山芹村。四面环山,龙门溪在两山之间自东向西穿流不息,村子坐落于群山脚下。全村共256户,总人口1039人,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1706亩,其中耕地面积525亩,林地面积9001亩,森林覆盖率达69.5%。
龙门村的前身是龙门公社,革命先烈曾在此为解放全中国而战斗,村里姓氏多为周氏。因有两河从村中汇合流过,且水尾隐蔽,又有圩场赶圩,自古被认为是一块风水宝地,全村还留存多处祖房,且大多建筑精美,足见当年村子的富庶。
如今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和到外出务工所得,另外
历史沿革:
史称龙门桥、潘洋;古属大田三十八都,民国属龙门乡,1950年后属第五区,1955年属文江区,1958年属文江公社,1961年属龙门公社,1971年归属文江公社,1984年称文江乡龙门村村委员会,2018年撤乡设镇称文江镇龙门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龙门村附近有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象山避暑养生度假区、大仙峰保护区、黄岩洞、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驻扎地暨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光裕堂等旅游景点,有大田高山茶、大田雪山萝卜、大田槐猪、大田兔肉、大田烤兔、苦菜茶等特产,有大田板灯龙、打黑狮、舞稻草龙、大田民间戏曲、泰宁梅林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