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西坑村 | 隶属:前楼镇 |
区划代码:350626105207 | 代码前6位:350626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E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地处村庄西面有条大山坑,以村方位取村名为“西坑”。后因与西埔镇“西坑村”重名,故取名下西坑,故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下西坑村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0年12月,下西坑村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
基本介绍:
下西坑村处于前楼镇西南突出部,西面临海,距县城西埔中心约9公里处。坐山朝海,辖区内有西沃、下西坑、长山尾、新厝4个自然村,333户,人口1576人。耕地面积300亩,宜林山地1680亩,盐田1280公亩,浅海滩涂可利用面积1000亩,远海渔船45艘,钢制渔船18艘,年创产值8000万元,长期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捕捞的渔民劳力有320人,近海渔船30艘,从事近海捕捞劳力近百人。海水养殖优质鱼、蟹、巴非哈品种4000亩,高产芦笋、芭乐、青枣种植250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产值1.2亿元,村财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
下西坑村与顶上村、前楼村、东英村、径里村、叶厝村、岱南村相邻。
历史沿革:
清属诏安县五都一图前吾保。
民国属东山县西南乡叶东保。
1950年三区西尾乡。
1958年属西埔公社叶坑大队。
1961年属前楼公社下西坑大队。
1984年改称前楼乡下西坑村委会。
周边相关:
下西坑村附近有东山风动石景区、漳州马銮湾、漳州东山岛、东山关帝庙、东山县博物馆、澳角村等旅游景点,有东山鲍鱼、东山芦笋、东山亲营紫菜、墨鱼干、水仙花、当归鸭面线等特产,有东山歌册、东山关帝信俗、铁枝木偶戏(东山县)、东山海船钉造技术、东山海柳雕技艺、东山金木雕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