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春村 | 隶属:马坑乡 |
区划代码:350629201204 | 代码前6位:350629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E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寓意着平安和祥,四季如春之意。
基本介绍:
和春村位于福建省华安西北部的马坑乡,是马坑乡第一大村,村现有村民326户,1300多人,党员36名,总面积25023亩,是全漳州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海拔1030米,其中牛古仑山海拔1363.2米,有着“闽南西藏”之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生态村、漳州市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1·2 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和春村位于华安的西北部,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地段,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长年云雾缭绕,青山环抱,风光旖旎,植物生态保存完好,名木古树和古宗祠及杜鹃花繁多,文化内涵丰富,自然景观奇特,是旅游避暑、艺术创作的好地方,闽南最美乡村之一。
境内主要观赏景点有“三宝三绝二奇一特”。“三宝
荣誉排行:
2024年11月,被认定为2024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高山蔬菜)。
2020年12月,
2014年11月,和春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2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和春村为第四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文化旅游:
龙兴庵位于华安县马坑乡和春村,年代为元至清。简介:又称龙兴堂。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明、清有修。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明
历史沿革:
北宋时,和(罗)春村落隶属福建路龙溪县游仙乡九龙上里迎富保。
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和春村隶属龙溪县二十五都归德保,元袭之。
明属二十五都归德社,清属二十五都归德保。
民国时期,先后为华安二区迎富乡和春保、迎春乡和春保。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957年为华安第二区和春乡和春村。
1958年撤区并乡,为福春乡和春村。
1958年-1960年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为高安公社和春大队。
1961年-
周边相关:
和春村附近有龙兴庵、福建土楼·华安景区、华安县九龙江水利风景区、汰口古寨、高山族风情园、官畲村等旅游景点,有华安玉雕、华安坪山柚、华安铁观音、坪山柚、华安玉、观音铁等特产,有高山族拉手舞、华安玉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浦南古傩、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等民俗文化。
区划: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马坑乡·和春村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