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霍童镇 | 隶属:蕉城区 |
区划代码:350902105 | 代码前6位:35090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辖区面积:约16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2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5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洞天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洞天居委会以“霍童山为卅六洞天之首”命名。1979年前是霍童街道大队。1986年改称洞天居委会。在市境西北部47公里,天下第一山西北侧。与霍童村委会同…[详细] |
八斗村 | ~201 | 村庄 | 村中有田8斗,故名。村委会驻地。在镇西南6.2公里,大伦山西北方,海拔400米。系畲族行政村,畲族人口约占一半,以钟、兰姓为主。现辖八斗、大林里、葛藤…[详细] |
柏步村 | ~202 | 村庄 | 古时从村居到溪边挑水,需走百步,原名百步,后衍为柏步。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5.3公里,霍童溪南岸,与外表村隔溪相望。海拔…[详细] |
大石村 | ~203 | 村庄 | 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南14.5公里,天下第一山西北部,海拔40米。村委会在碓下林。现辖碓下林、官洋、石党、小坑里四个自然…[详细] |
东岭村 | ~204 | 村庄 | 东岭村原与小石村合同一行政村,1994年另分一行政村。因该行政村辖主村东岗和岭尾,故取名东岭。在镇西北7公里,岩雷山山下。海拔50米。辖东岗、岭尾等8…[详细] |
凤桥村 | ~205 | 村庄 | 驻地村南北古有两条凤凰桥,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北方3.3公里,霍童溪西南岸。村委会设桥头村。辖桥头、亭兜二个自然村…[详细] |
后洋村 | ~206 | 村庄 | 在梅溪村后田洋中,故名。村委会驻地。1958年成立大队,1961年霍童区制时,属梅坑乡,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南14.1公里。歪头顶山西面山中…[详细] |
湖头村 | ~207 | 村庄 | 村头有湖,原名仙湖,后衍为今名。村委会驻地。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名为村委会。在镇驻地西北1.8公里,霍童溪西北岸。辖湖头、洋中、坂乾、茶山…[详细] |
霍童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因霍童山而得名 。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驻地在市西北部,距市驻地47公里,天下第一山西北侧。海拔30米。原有霍童 、坂头、坑里、黄…[详细] |
坑头村 | ~209 | 村庄 | 在柏步前坑上的坑溪,原有一口“罗汉井”,村处坑溪上,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南8.6公里,天蛇孵蛋山东南,海拔740米…[详细] |
后山村 | ~210 | 村庄 | 村在桃花溪后面山上,称里后山。1980年前属桃坑大队,后分为里后山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详细] |
梅溪村 | ~211 | 村庄 | 传说古时有一姓汤-到此开基,见梅飘落满溪,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南方12.8公里,八岩顶山西南侧,海拔780米,为全…[详细] |
上洋村 | ~212 | 村庄 | 上洋村此处有较大的田洋,是仓里、墩头、溪坂头、宫桥头的统称。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驻地西南10.1公里,大顶山北面。地处山区,…[详细] |
胜门村 | ~213 | 村庄 | 为村庄胜利的象征,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老区基点村,在镇区北4.5公里,霍童长龙岗东北侧,原与枇杷洞等村委合一行政村,属半山…[详细] |
石桥村 | ~214 | 村庄 | 原隋朝谏议大夫黄鞠在此开基,村南置一石桥,村以桥名。…[详细] |
桃花溪村 | ~215 | 村庄 | 桃花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外表村 | ~216 | 村庄 | 村在溪边,政和周宁两溪在此汇合,溪水浩渺,故名外渺。后改为外表。 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北6.5公里,霍童溪东北面。是宁德…[详细] |
文湖村 | ~217 | 村庄 | 依湖边位居,倡文明礼貌,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与镇区隔溪相望,在其北1.4公里。村委会设在新田。原设文湖片村,现辖风吹罗带、…[详细] |
吴松村 | ~218 | 村庄 | “牛”与“吴”本地话谐音,以前和松树坛村同一大队,各取一字,故名吴松。1958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南4公里,天下第一山东南。东南面和九都镇交界,海拔6…[详细] |
溪南村 | ~219 | 村庄 | 村座落在霍童溪南面,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驻地东3.2公里,霍童溪南面,与邑坂村隔溪相望。辖溪南、邑村、磨碓、上溪冈等4…[详细] |
小石村 | ~220 | 村庄 | 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心为村委会。在镇西北4.5公里,龙骨头山东南侧,北靠龙骨头山。各自然村散布在坑河两旁山脚下。村委会设在宫后垄。现辖宫后垅…[详细] |
兴贤村 | ~221 | 村庄 | 因村委山多青岩,原名青岩,方言衍为兴贤。意盼村庄出文明有知识的贤者。1956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北3.5公里,霍童溪西南岸。海拔…[详细] |
邑坂村 | ~222 | 村庄 | 村落溪坂,古时有个名彭邑的在此开基,村人纪念,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东面2.5公里,霍童溪下游北岸。海拔26米,现辖1…[详细] |
郑厝村 | ~223 | 村庄 | 郑姓居住,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村委会驻地镇区东北0.9公里,霍童溪北岸,海拔30米。聚落集中。辖郑厝、吴厝、下山3个自然村…[详细] |
枇杷洞村 | ~224 | 村庄 | 古是村中枇杷果树多,村边有一岩洞,故名。 1992年由胜门村委会分出。在镇溪东北3.2公里,霍童溪东北岸。以黄姓为主,由虎贝石堂迁兴贤,由兴贤再迁枇杷…[详细] |
霍溪村 | ~225 | 镇中心区 | 村位于霍童溪沿岸,取霍溪命名。2013年5月30日成立霍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地名由来:
传说周朝时有霍童真人,亦名霍桐,居霍林洞,由此得名。
基本介绍:
宁德市辖镇。1958年设霍童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缘,距市府23公里。面积165.8平方公里,人口3万。霍童溪横贯全境,自古是屏南、周宁2县木材、毛竹运输要道。辖霍童、郑厝、文湖、湖头、石桥、大石、凤桥、小石、兴贤、胜门、外表、柏步、坑头、上洋、梅溪、后洋、桃坑、里后山、吴松、溪南、邑坂、枇杷洞、东岭23个村委会和洞天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小麦、柑橘、蔬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提寺位于境内。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霍童镇上榜。
2015年1月,霍童镇入选第二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4年7月,霍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霍童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0年7月,霍童镇入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3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霍童镇为第二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文化旅游:
霍童古镇历拥有千年历史,古镇原名霍山,因西周霍桐真人-于此,故得名。霍童镇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小镇边上的霍童溪终日流水涓涓,镇上至今保留着糖罐小卖部、木雕等传统的明清木板房店铺,古老宅院
桃花溪革命旧址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桃坑村桃花溪自然村,年代为1934-1937年。简介:包括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部旧址、叶飞旧居、阮英平旧居、范式人旧居、陈挺旧居、红军被服厂旧址及战壕
霍童支提山位于宁德市城西北50公里处,是霍童山的主要部分,省级风景名胜区。支提,梵语“聚集福德”。支提山历史悠久,早在唐天宝六年(747年)朝廷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时霍童山受到封表,自此后史籍中
宁德梅坑老区革命史展览室 梅坑老区地处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西北部,平均海拔800多m,地域面积50平方公里,设坑头、上洋、后洋、梅溪四个行政村。这里一度成为宁德革命的中心区域,在此重建了0
霍童涵洞,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石桥村,始建于隋皇泰元年(618),由龙腰水渠和蝙蝠隧洞组成。龙腰水渠亦称“度泉洞”。据明何乔远《闽书》载“黄鞠隋时为谏议大夫,谏隋帝不听,遂寻阆苑之游,来抵
历史沿革:
商周时期,已形成聚落。
自秦至唐末,不断传入中原文化,逐渐形成村落。
宋代,宁德设三乡六里,此地设霍山乡,辖水漈里、霍童里。
明代,霍童镇域内含十二都、十三都、及十一都、十九都的部分村。
清代沿之。
民国时期为第二区、霍童镇等。
1949年底,为全县5个区的第三区。
1952年5月改为第七区。
1955年10月,称霍童区。
1958年8月改设霍童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复立霍童立。
1966年7月撤区改立霍童人民公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