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塘前乡 | 隶属:连城县 |
区划代码:350825201 | 代码前6位:35082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闽F |
长途区号:0597 | 邮政编码:364000 |
辖区面积:约9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67人 |
人口密度:约2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塘前村 | ~201 | 乡中心区 | 塘前村位于连城县东北部,距县城约13公里,村庄面积13.2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426户1680人。村内林地1.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详细] |
上琴村 | ~202 | 村庄 | 原名为阜新村、阜财村,后因地形外面直又宽,住地横坑垂直,有似胡琴,又因清流县与本村毗邻有个中琴村,本村位于中琴村的上方,故名。…[详细] |
水源村 | ~203 | 村庄 | 原称为水竹林,后因几条山泉水汇流在一起,水源充足,故称水源。…[详细] |
迪坑村 | ~204 | 村庄 | 坑垅多,原名特坑,意为特多的坑,因“特”与“迪”本地音相同,后改为迪坑。…[详细] |
罗地村 | ~205 | 村庄 | 当地以罗姓居多,故名。1959年从清流县划归连城县管辖,1960年并入超美公社,1961年从超美公社划出为塘前公社罗地大队,1984年乡镇制为塘前乡罗…[详细] |
张地村 | ~206 | 村庄 | 原为林姓住地,名林屋坪,后姚、陈二姓移入分居上、下村。因此地樟树多,改称樟地。又因“樟”与“张”同音,故叫张地。…[详细] |
地名由来:
塘前:因古时村民住宅前方有一口池塘而得名。
基本介绍:
连城县辖乡。1959年由清流县划入连城县,并设塘前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0.5万。乡政府驻塘前。辖塘前、上琴、水源、张地、罗地、迪坑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厂、电站。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盛产木材、毛竹、笋干。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塘前乡被命名为2023年度福建省森林乡镇。
2021年5月,塘前乡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塘前乡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塘前乡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塘前乡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位于连城县塘前乡塘前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原为宝鉴堂,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1433平方米,建筑面积642平方米。由门
历史沿革:
在宋朝时期属平和乡永安里。
元朝时期属一、二、三都。
至明、清朝时期仍属丰和乡永安里。
民国初期属东区,1936年属第四区,1938年属龙屿、赤鲤乡,后合并为龙鲤乡。
建国后,1950年属四区,1955年属葛岭区,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大樟管理区,1961年属葛岭人民公社。
1978年由葛岭人民公社析建塘前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塘前乡。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