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鸿尾乡 | 隶属:闽侯县 |
区划代码:350121201 | 代码前6位:35012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闽A |
长途区号:0591 | 邮政编码:350000 |
辖区面积:约1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9万人 |
人口密度:18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里头村 | ~201 | 村庄 | 里头村位于鸿尾乡西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8438亩,全村林业用地面积4596亩,农田面积579亩,辖区内由10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户数192户,人口73…[详细] |
岩石村 | ~202 | 村庄 | 岩石村位于闽侯县鸿尾乡西南部,区域面积11877亩,全村林业用地9785亩,全村农业用地540亩,辖区内9个村民小组,全村农户143户,总人口578人…[详细] |
安樟村 | ~203 | 村庄 | 安樟村位于闽侯县鸿尾乡南部,东邻本乡大罕村;西与本乡南园、里头村比邻;南与永泰县、本乡岩石村交界;北与本乡溪元村连接。全村总人口1089人,户数277…[详细] |
南元村 | ~204 | 村庄 | 南元村位于鸿尾乡西北部东邻里头村,西、北与闽清县交界,全村户数373户,人口1440人,其中劳力450多人,辖区内有6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组成,全…[详细] |
大罕村 | ~205 | 村庄 | 大罕村位于闽侯县鸿尾乡东南部,占地5.09公顷,人口830余人,山清水秀,是环境极其优美的生态乡村。大罕村距离鸿尾乡政府9.6公里,东临竹岐乡,西连溪…[详细] |
溪元村 | ~206 | 村庄 | 溪元村位于鸿尾乡西南部,东北与本乡桥头村相邻,西与本乡南元村交界,南与本乡安樟村相接,全村土地总面积9399亩,全村林业用地面积3818亩,农田面积1…[详细] |
桥头村 | ~207 | 村庄 | 桥头村位于鸿尾乡西部,全乡第二大行政村,共有村民783户,3250人,其中劳动力1200多人。下辖12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组成。辖区总面积1516…[详细] |
南坑村 | ~208 | 村庄 | 南坑村位于鸿尾乡西部,辖区有7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村民483户,人口2083人,其中劳力600多人。全村总面积18397亩,其中山地面积…[详细] |
大坑村 | ~209 | 村庄 | 大坑村位于鸿尾乡西北部,北邻南元村,东邻南坑村,西与闽清交界。全村共165户,人口584人,其中劳动力137人,辖区内有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详细] |
鸿尾村 | ~210 | 乡中心区 | 鸿尾村位于闽侯县西部,据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东至奎石村、元口村,西至南坑村,南至大模村,北至南下村。
村落与村民:村落面积19平方公里,现全村人…[详细] |
大模村 | ~211 | 村庄 | 鸿尾乡大模村地处鸿尾乡西南方的平原低洼地带,东与官路村毗邻、西与桥头村岚口自然村相邻、南靠汉头村、北与鸿尾村北溪自然村隔江相邻。全村总面积7894亩,…[详细] |
官路村 | ~212 | 乡中心区 | 官路村位于穆源溪下游,东与超墘村磨裡溪坑为界,南与汉头村接壤,西与大模村毗邻,北隔穆源溪与鸿尾村相望,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亩。距离鸿尾乡…[详细] |
超墘村 | ~213 | 乡中心区 | 超墘村位于鸿尾乡中心地带,村辖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609户,人口2238人,村两委干部7人,另聘用2人,有16个村民小组,林地面积6187…[详细] |
汉头村 | ~214 | 村庄 | 汉头村位于鸿尾乡东南部,是一个山区的村落,距离鸿尾乡中心只有5公里。有一条4.5米宽的水泥路通往村里。汉头村有两个自然村:汉头自然村和院林自然村。全村…[详细] |
奎石村 | ~215 | 乡中心区 | 因村中溪水处立有两块大石头,景观奇特;奎字又从“大”,主文运、文事,村中先祖祈愿子孙多出文人,故名。…[详细] |
元口村 | ~216 | 村庄 | 元口村位于鸿尾北面,毗邻闽江,共有居民580户,2500多人,其中劳动力800多人,下辖5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组成,有0党员45名,村两委7名,总…[详细] |
南下村 | ~217 | 村庄 | 南下村位于闽侯县西部,距县城20千米,距乡政府驻地5千米。村内有南阳,下岐两大自然村故名南下村。东与源口相邻; 西与埕头村接壤;南面山麓和鸿尾村交界;…[详细] |
埕头村 | ~218 | 村庄 | 埕头村位于闽侯县境内,鸿尾乡西面约7公里处,毗邻闽清县,东、西、南面分别于鸿尾乡的南下村、青马村、古洋村接壤,地处闽江南岸,316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贯…[详细] |
青马村 | ~219 | 村庄 | 青马村位于鸿尾乡西部,距离乡中心大约12公里处,是闽侯县与闽清县的交界处,辖有青坑、马坪两个自然村,并从两个自然村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合称“青马”村。该村…[详细] |
古洋村 | ~220 | 村庄 | 古洋村位于鸿尾乡中北部,区域总面积13787亩, 辖有里境、外境、棋盘石3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2250人,586户。村里有苏、陈、朱、章、赖等十余姓居…[详细] |
地名由来:
传先祖由福州凤坂迁至此,地形似凤,遂以凤坂为凤头,驻地为凤尾,方言谐音为今名。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鸿尾乡被确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对象。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鸿尾乡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闽侯县辖乡。1958年置鸿尾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闽江南岸,距县城13公里。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2.9万。316国道横过乡境,通水运。辖青马、埕头、古洋、南下、源口、奎石、鸿尾、超墘、官路、大坑、南坑、大模、桥头、汉头、溪源、南园、安樟、里头、大罕、岩石20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茶叶加工、农机、粮食加工、砖瓦、竹编、草织等厂,有“竹编之乡”称誉,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农业主产水稻、林、果、生猪、淡水鱼。境内有龙泉新石器文化遗址、商代墓葬群。
文化旅游:
南山极乐寺始建于宋代。清咸丰三年(1853)重建,十年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6)又重修。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大殿悬山顶,面阔五间并左右披榭,进深十一檩。明间抬梁架,四步
古洋遗址位于闽侯县鸿尾乡古洋村北面闽江下游南岸,面积约3万平方米。至今,古洋遗址已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和一批石锛、石斧、石凿、小纺轮、略大的纺轮,还有少量成件的陶杯、陶豆、陶罐、支座,有的陶器底
溪源寨位于闽侯县鸿尾乡溪源村,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坐西南朝东北,占地约6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前后三进,有门楼、前天井、前座、中天井、主座、后天井、0-等,两侧有护厝;周以寨墙,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流经鸿尾境内的溪流中曾经产鼋,得名“鼋溪”;人们把位于鼋溪两旁的几个村落统称“鼋里”,这应该就是当地最原始的名称。
唐末王穆源随王审知入闽后在此定居,后来乡人将鼋里更名为穆源,外乡人亦称穆源里。
宋时属侯官县永安乡的永兴、清化里和石门乡的归德里。
元、明时属永安乡的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和石门乡的十八都。
清末时称穆源区,民国时曾改为穆源乡。
1952年5月设十五区驻鸿尾村。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