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凤南村 | 隶属:前黄镇 |
区划代码:350505105203 | 代码前6位:35050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C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地名由来:
坝头旧祠系“凤穴”、“后厝”,因“凤”为村名首位,共6个村,分凤南、凤北、凤阳、凤山、凤林、凤安。1961年由凤阳大队析分另设1个大队,取其凤字及其辖属村庄的地理位置命名为凤南大队,1985年改称为风南村。
基本介绍:
凤南村位于前黄镇东部、驿峰公路穿越3公里处于坝头路交叉点,区位条件优越,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西吴、地中、蔡头桥,共有11个村民小组。截止2011年3月,全村总人口2320人。
现已建成村部办公楼面积460平方,村财收入主要靠店面出租。村名主要产业是建筑、针织业,而且周围工厂突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给村民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63人,村民代表37人,现有耕地约300亩。村民人均收入5600元。近年来,硬化乡村水泥路3公里,改建公厕2个和篮球场1个,安装照明路灯88盏, 2800米,改建新村排洪沟300米,广受群众好评。
凤南村与凤阳村、后张村、凤北村、前黄村、凤安村、香芹村、前烧村、三朱村、凤林村、古县村、坑内村、凤山村相邻。
历史沿革:
明,清属七都安埕铺;民国属锦凤乡凤阳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十区,十三区凤阳乡;1956年改属南埔区坝头乡;1958年属超先公社凤阳大队;1961年析分为山腰公社置凤南大队山腰公社凤南大队;1985年设为山腰乡凤南村委会。
周边相关:
凤南村附近有红星生态园、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吴敦仁烈士墓和纪念碑、中共惠安特支和涂岭农民协会、涂岭农民自卫军、惠安工农革命军驻地遗址、坑内山、陈平山烈士墓和纪念碑等旅游景点,有涂岭龙眼、泉州花灯、涂岭猪脚、泉港涂岭卤猪脚、东璧龙珠、泉港浮粿等特产,有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打城戏、泉州北管、永春纸织画、蟳埔女习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