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后宅自然村后的北才穴山上。惠安县人民政府1990年立。碑高7.1米,碑体为白色花岗岩方柱。碑正面镌刻原交通部部长彭德清同志题写的碑名“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背面镌刻介绍三朱革命斗争的碑文。三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起,就参加--和农-动,而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始终坚持革命,战斗不息。三朱村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基点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惠安县党组织的驻地和活动中心,是闽中地委地下交通站的所在地,是党领导的许多重大斗争和运动的主要发起地。1926年11月,北阀军攻占惠安,国民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惠安县城读书的朱汉膺毅然投身反帝、反封建
前黄镇境内的昆山,也称昆仑山,位于驿峰路西北、324国道以东、坝头溪以南,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小山脉。昆山的外围,早已遍烙人类刀削斧凿的疤痕,而在昆山东南面,却是山深林密,岩峭洞幽,别有一番风景。真可谓“天下名山僧占尽”,那里几座山峦间的要冲之处,均建有寺庙。西端有老鼠田寺,中有岩窟寺,东有昆山寺。其中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知名度最著的,当属昆山寺。1931年,0惠安县委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建立“惠北抗捐大同盟”。县委主要领导人唐言福、李文端、朱汉膺等,还有游击队员,山腰、坝头、十八乡等地农民代表、开明士绅等计40多人参加了会议。昆山寺成了惠北地区乃至整个惠安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可惜寺院于解放前夕被前来围剿地下党的-军焚毁。惠安县政府仍
前黄镇土楼自然村,有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四年(公元1978年)的“二进五间张双护厝南接偏馆庭院”的皇宫式宏伟建筑群,名叫“侍卫府”。它坐东朝西,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屋盖铺瓦筒,燕尾式屋脊高翘欲飞;前面有一个偌大砖埕,两旁各置一个石砌的“旗杆座”;外面是一道高大的砖围墙……整座府宅建筑别致,气势恢宏,堂皇富丽。屋檐下,用白灰雕塑着许多山水人物、花卉树木和飞禽走兽等,还涂色绘彩,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凹入的大门两旁,用绿瓷棕砖等镶嵌出精美的“麒麟呈祥”、“花鸟闹春”等图案;大门顶端是浅黄底浮金字的“侍卫府”横匾,匾上的左下角,刻着蓝底红字的光绪御玺印钤。据说匾上的御玺印钤用法是很讲究的,只有那些达官显贵才能用蓝底红字的,其余的则用浅黄
三朱中共闽中地委会议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后宅自然村大湖寿间石洞。这是距离三朱闽中地下交通站1公里多半山中的一个天然石洞,两个隐秘洞口,洞内上下两层,可容纳十几人居住。自从交通站建立以来,石洞一直成为党组织开展隐蔽活动的地方。1947年10月,中共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召集地委领导林汝楠、祝增华、粘文华、许集美、刘润世等在此石洞召开地委会议,传达贯彻闽浙赣区党委会议通过的《闽浙赣人民斗争特点与闽浙赣人民游击战争的指示》(简称“八二八”指示)。会议决定坚决贯彻“八二八”指示精神,立即将武装和干部分散到各地,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发动广大人民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基础上,发展更广泛的游击战争。同时宣布恢复朱汉膺于1933年被错误秘密
坝头龙凤宫位于山腰至涂岭公路中段、坝头溪中游北岸凤山村下墩自然村,水陆交通方便。庙依坝头主山凤山建筑而成,位于依山走势急转直下的草埔尾坡下平原,背山面水,山上草木青青,溪中流水潺潺,交相辉映,景色宜人,是一旅游揽胜的极好去处。“龙游坝水神灵濯,凤舞阿山圣德高。”一语点出了附近群众对龙凤宫的敬仰。龙凤宫坐北向南,南北长21.7米,东西阔10米。顶厅长8.8米、阔8米;下厅连天井长9.7米,阔9米;顶下厅高度相差1.15米,两边通道建有5层石阶上下来往。天井中间有一块“鸡舌阶”(斜坡平面阶),烧香求神的善男信女,必须像朝拜皇上一般,沿鸡舌阶徐徐而上。顶厅正殿分内外殿,以木屏风隔开,神香案属外殿,神龛放在内殿,内殿深度达2.7米,顶厅高5
闽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后宅村,年代为1930年。简介:1930年在此建立三朱地下交通站,为厦门中心市委、闽中特委(地委)乃至闽浙赣边区省委和福建省委、泉州中心县委等的重要交通站;亦是晋、南、惠、莆、仙等地的主要中转站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始建于1890年,1907年续建,由三座并列建筑组成。右落和中落均三合院式,主座面阔三面,进深两间,墙体承檩,硬山顶;左落面阔二间,进深二间,硬山顶。2013年,闽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周边各外延10米。
惠北抗捐大同盟(昆山寺[宋])位于前黄镇三朱村后宅自然村西昆山东麓,年代为近代,类别为革命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成吉烈士纪念碑位于前黄镇三朱村后林山南麓,年代为现代,类别为革命纪念建筑物,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朱革命旧址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年代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北抗捐大同盟(园通寺[宋])位于前黄镇后张村北坑992号,年代为宋,类别为革命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连氏家庙位于前黄镇凤山村大厅858号,年代为元末,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黄祖祠位于前黄镇村556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理墓位于前黄镇前黄村显佛山南麓,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狮古洞位于前黄镇凤山村北洋128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黄合隆商行旧址位于前黄镇前黄村,年代为,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素石楼(俗称“土楼”,又名“定楼”)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西南面,始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是福建省唯一一座纯粹的石筑土楼。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素石楼系黄素、黄堂官父子历时三十多年建成的。楼内有房三十六,楼外有屋七十二,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石楼内部防备森严,是福建众多土楼里最独特的一座, 哨楼大楼墙壁的厚度,最宽达1.4米,窄者也达0.73米。三层上的糯米糖水灰墙壁,四面各设有三个大、小窗门,二三层楼内彩栋画壁,共有24格栏杆,雕饰花鸟,堂皇别致。三层顶楼的四面墙角,各伸出一个设有射击孔的哨楼,长宽各2.8米,高3.6米。楼下四壁仅西面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