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宝盖镇 | 隶属:石狮市 |
区划代码:350581101 | 代码前6位:35058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闽C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辖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宝源社区 | ~001 | 主城区 | 石狮市安居工程小区所在地。设置社区时,取“宝聚百福,源溢千祥”之意,命名“宝源”,俗称“安居工程”。…[详细] |
龙穴社区 | ~002 | 主城区 | 相传,古时该地曾有“龙穴风水”之说,故称“龙穴”。辖龙穴、八斗、古坑后3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在龙穴。
清康熙年间,永宁外高高氏迁居坑东,随后从坑东…[详细] |
坑东村 | ~201 | 主城区 | 相传南宋年间延陵吴氏迁居于此,在村落低洼坑地东边建屋居住,且此地系晋江县十九都最东南面的村庄,故取名“坑东”。
另有一种说法,宋代吴氏先祖择居于…[详细] |
杆头村 | ~202 | 主城区 | 以坐落于“杆山”之前而得名,因“前”与“头”方言同义,故取名“杆头”。因“杆”与“官”谐音,杆山又称为官山,“官山”以此成为杆头的雅称。如施氏家谱即称…[详细] |
前园村 | ~204 | 主城区 | 村落后面有一片园地,林、蔡、黄等姓村民于园地前建屋居住,故取名“前园”。
前园开发较早,其中林姓一支系由泉州奎霞巷(街下巷)分支而来。始祖林彦安…[详细] |
前坑村 | ~205 | 主城区 | 元代,因村落前有一大片高低不平的坑地,故取名“前坑”。另有一种说法,村中有一座“坑仔山”,村民在其附近建屋居住,故称“前坑”。据清代《钱山三房郭氏家谱…[详细] |
塘后村 | ~206 | 主城区 | 塘后村位于龟湖塘之后,故自南宋时即依地理特征,取名“塘后”。辖塘后、东茂、梧园3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在塘后。
塘后黄氏传至六世四郎公,延请一地理先…[详细] |
塘边村 | ~207 | 主城区 | 位于龟湖塘岸边,故自宋代以来即取名“塘边”。村中有一古迹,名叫“龙泉岩”,亦名“塘边岩”,据乾隆版《泉州府志·乐善传》记载,宋末元初,祥芝大堡慈善家刘…[详细] |
仑后村 | ~208 | 主城区 | 元初,晋江安海黄姓迁居于仑山之后,故取名“仑后”,雅称“仑峰”。 辖仑后、院后两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在仑后。
院后 该地原有一座著名寺院“布金院”…[详细] |
松茂村 | ~209 | 主城区 | 古称“上墓”,记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后来,村民避讳“墓”字,改称“上慕”。
另据传说,古时此地有一大片松树林,生长茂盛,故取“松茂”作…[详细] |
后垵村 | ~210 | 主城区 | 村后原有一座赤山头,山形似马鞍,“鞍”与“垵”谐音,故取名“后垵”。宋末元初,延陵吴氏平庵公从兴化平海卫(莆田)迁居仙境,再迁靖山(松茂),暂居于“戴…[详细] |
山雅村 | ~211 | 主城区 | 该村山明水秀,环境幽雅,故取名“山雅”。俗称“山仔”,见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相传,古时村头有5块灵石,形象各异。每当深夜来临之时,隐约…[详细] |
铺锦村 | ~212 | 主城区 | 俗称“埔仔”,因原先村民在前埔山坡一带建屋居住而得名。前埔山其实是村中一处小山坡,故又称“前坡”。清代《龟湖铺锦黄氏族谱》记载,黄福全,字孔谐,卒于明…[详细] |
后宅村 | ~213 | 主城区 | 坐落在郑厝之后,故名“后宅”。南宋,九牧林氏派下原庵公开基于此,称后宅为“桃林”(又称桃源)。村中林氏族谱即命名为《桃林宗谱》。“桃林”一名也曾见于文…[详细] |
郑厝村 | ~214 | 主城区 | 宋代,荥阳郑氏从仙游迁居于此,故称“郑厝”。因人丁兴旺析为“上郑”和“下郑”,并演变成为角落地名。
村中有两处历史古迹“二十四都宫”、“宅上坊”…[详细] |
苏厝村 | ~215 | 主城区 |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晋江清沟苏崇龟迁居于此,故称“苏厝”。据明代李伯元《青阳志·氏族》记载,明初,龟湖苏厝苏有斌,号恪素,入赘庄氏,迁居晋-…[详细] |
塘头村 | ~216 | 主城区 | 因位于象畔塘之前,故取名“塘头”。辖塘头、后厅两个自然,村委会设在塘头。
雅称“龙塘”。宋代太原王氏一支迁居于此,称为“龙塘王氏”。民国《茂夏王…[详细] |
玉浦村 | ~217 | 主城区 | 位于玉澜浦下游而取名“下浦”,又称“浦内”,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雅称“玉浦”、“玉澜”。宋元之时,苏氏、高氏、金氏等聚居于此。元末明…[详细] |
上浦村 | ~218 | 主城区 | 位于玉澜浦下游而取名“下浦”,又称“浦内”,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雅称“玉浦”、“玉澜”。宋元之时,苏氏、高氏、金氏等聚居于此。元末明…[详细] |
雪上村 | ~219 | 主城区 | 古称“索上”,并在“索”字加上“土”旁或“糸”旁。《康熙字典》记载,加“糸”旁之“索”,与“索”同音同义。“索上”得名由来不详,其名载于道光《晋江县志…[详细] |
地名由来:
因辖区内有石狮市最高且闻名中外的宝盖山,故名。
基本介绍:
宝盖镇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石狮市的重镇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闻名中外的宝盖山——万寿塔(俗称姑嫂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镇土地面积26平方公理,常住人口3.5万人,港澳台及海外侨胞2万多人,外来人口4.5万人,下辖20个行政村(居)。
1993年建镇以来,在各级党委0的领导下,在宝盖镇人民的努力下,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显出四大优势:一是区域优势。宝盖镇北邻“中国休闲西裤名镇——蚶江镇”,南面有年贸易额超百亿元的石狮市鸳鸯池纺织面料市场和正在建设中亚洲最大服装城之一的“石狮服装城”,西有服饰辅料三大市场(石灵路、八七路和塔前三大辅料市场)。宝盖镇区现有盖科技工业园和鞋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宝盖镇位列第386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发布,宝盖镇位列第262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宝盖镇位列第387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国五百强镇名单发布,宝盖镇位列第347。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宝盖镇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宝盖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1年10月,宝盖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406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宝盖镇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宝盖镇上榜。
文化旅游:
泉州十佳中秋赏月点。一座生态文化公园,以泉州重要的文物古跡——姑嫂塔及虎岫寺、朝天寺等风景名胜中心,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艺术色彩和地方风情,是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地方。这里,方圆百里,一峰独耸,
龟湖蔡氏祖祠位于宝盖镇郑厝村,建于清代,民国重修。坐东北朝西南,两落三开间砖石木结构,由大门、前厅、中厅和后厅等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梁架,硬山顶。石雕、
宝盖进士坊位于宝盖镇铺锦村古街上,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澜桥遗址位于宝盖镇上浦村玉澜浦,年代为宋代,类别为古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浦寿昌宫碑刻位于宝盖镇玉浦村,始建于明中期,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二落三开间,面阔18、进深25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两侧墙上嵌有清代及民国期间重修宫庙及兴修水利等内
历史沿革:
1993年9月2日由原来的石狮街道办事处一分为四组建而成。
宋朝时期属安仁乡弦歌里,元、明、清时期属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都,民国时期属晋江县石狮镇,1953年设初级合作社,1956年设高级合作社,1958年设石狮人民公社,1963年分设石狮镇和石狮公社,1973年改设石狮公社革委会,1977年恢复石狮镇和石狮公社,1984年设石狮镇和石狮乡,1985年合并为石狮镇,1990年改设
区划: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宝盖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