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斜滩镇 | 隶属:寿宁县 |
区划代码:350924101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辖区面积:约14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万人 |
人口密度:14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斜滩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处于大溪边,溪至村尾部有一大塆,方言叫“斜”,斜塆处又有大沙滩得名。清光绪年代以来有把“斜”误写为“蛇”,当地文人认为蛇是龙的前身,又改名为“龙滩”,…[详细] |
斜滩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处于大溪边,溪至村尾部有一大塆,方言叫“斜”,斜塆处又有大沙滩得名。清光绪年代以来有把“斜”误写为“蛇”,当地文人认为蛇是龙的前身,又改名为“龙滩”,…[详细] |
香菇山村 | ~202 | 村庄 | 原为生产香菇的山场,后人迁居,故名。林姓始祖从汀州府上杭县八角岭杨梅村迁入,至今繁衍26世。土改时属第二区(斜滩区)楼下乡。1958年设金星(斜滩)人…[详细] |
楼下村 | ~203 | 镇中心区 | 原只有溪边一楼,河水逆流到楼下,故称。1950年初属第二区(斜滩区)楼下乡。1958年设斜滩区金星人民公社楼下大队。1961年为斜滩区斜滩小公社楼下大…[详细] |
元潭村 | ~204 | 村庄 | 村前潭中有魭,原名“魭潭”,后为快写把“魭”写为同音字的“元”故名。…[详细] |
青垅村 | ~205 | 村庄 | 村后有一山垄较深,原名“深垄”,因“深”“青”方言同音,解放后为快写,谐为“青”,故名。…[详细] |
新村村 | ~206 | 村庄 | 原有一庵,庵有三堂,原名“三透堂”,方谐音为“三头堂”,1950年改为今名。…[详细] |
王溪村 | ~207 | 村庄 | 村前一坑叫王坑,村居坑下游,原名王坑尾,解放后简为今名。…[详细] |
印潭村 | ~208 | 村庄 | 传说过去村水尾潭中有一颗官印浮起,故称。…[详细] |
石井村 | ~209 | 村庄 | 因王氏始祖在深山老林里发现有块天然水头岩石裂开“井”字型洞口,终年清泉甘冽,于是就地垦拓,定居下来,村以此名。…[详细] |
厝基村 | ~210 | 村庄 | 相传曾有九只鸬鹚在上空飞过,突然其中一只坠落此地,余下八只在上空盘旋悲鸣许久,方洒泪而去,居民心有所感,故命名此地为鸬鹚岔(卢时岔)。后因道班修路,在…[详细] |
钱塘村 | ~211 | 村庄 | 村中的溪水直流水尾汇入水塘,原名“前塘”,后因方言谐音,演变为今名。…[详细] |
水北村 | ~212 | 村庄 | 村边水自北向流入,故称。吴氏祖先最早迁入水北村,接着何氏始祖迁入。土改时属第二区(斜滩区)山田乡。1961年设斜滩区山田人民公社水北大队。1965年撤…[详细] |
山田村 | ~213 | 村庄 | 原以山清水秀、清洁干净的意思名山澄。解放后为快写,演化为近音字,故改今名。…[详细] |
外洋村 | ~214 | 村庄 | 外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奖六村 | ~215 | 村庄 | 奖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该村处于大溪边,溪至村尾部有一大塆,方言叫“斜”,斜塆处又有大沙滩,故名。清光绪年代以来有把“斜”误写为“蛇”,当地文人认为蛇是龙的前身,又改名为“龙滩”后来认为滩小而江大,再演变为“龙江”,其实群众不习惯,历用“斜滩”。
荣誉排行: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斜滩镇为第五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基本介绍:
寿宁县辖镇。1958年设斜滩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2万。福(安)寿(宁)公路过境。辖斜滩、石井、钱塘、水北、香菇山、新村、王溪、楼下、奖禄、青垄、元潭、厝基、山田、印潭、外洋15个村委会和斜滩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香菇、竹木。
文化旅游:
车岭古道位于寿宁县斜滩镇斜滩村、清源乡阳尾村,年代为明至清。简介:明中叶形成,由明迄清历代维修,是寿宁通往福宁府的重要古官道。古道自斜滩蜿蜒而上,相对高差658米,全长约10公里。山路用石块
历史沿革:
建县前分属福安、政和两县。
明景泰六年(1455年)分属坊隅(县城)、福安里、政和里。
清雍正年间属东南乡。
乾隆年间属福安里四都,辖兴华、龙凤、龙福3个境。
1912年属斜滩区,区驻地斜滩村。
1930年,已有斜滩镇建制。
1936年属第三区(斜滩)。
1940年6月属第二区(斜滩)。
1941年6月改斜滩镇为斜滩实验乡。
1942年属第一区(斜滩)。
1945年改为斜滩示范乡,辖11保139甲。
1949年7月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