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红光村 | 隶属:杉城镇 |
区划代码:350429100206 | 代码前6位:350429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G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地名由来:
寓红光焕发之意,故名。
基本介绍:
红光村系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位于泰宁县城区,是县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东与城区胜二村接壤,南与城区胜一村接壤,西城区红卫村接壤,并与杉城镇梅桥村接壤。
[村落居民] 村落面积4.6平方公里,处于泰宁县城关面,人口达296户1276人,辖2个小区、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 南宋状元邹应龙出生地(公元1172年生,1244年卒,状元陵墓座落于我村南谷山。现有邹应龙后裔300多人。
[建筑景观] 建于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邹家大院,被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物产经济]该村立足城区,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等多种
荣誉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红光村为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历史沿革:
宋元时期属绥城乡清泰里城辅保;明洪武元年(1368)属绥城乡在城保,直隶于县;民国初至1931年属城区在城保,直隶于县;1931年至1934年苏维埃时期属于城市区苏维埃政府;1934年6月隶属一区,1940年属炉峰镇;解放后1950年12月至1951年12月,成立胜二街政府,隶属一区;至1953年,在县城置城关镇,隶属一区,至1956年直隶于县;1958年从胜二分出成立红光生产大队,隶属红旗公社;
周边相关:
红光村附近有泰宁风景旅游区、甘露岩寺、泰宁金湖风景名胜区、泰宁明清园、泰宁古城、泰宁九龙潭等旅游景点,有朱口小籽花生、金湖乌凤鸡、泰宁铁皮石斛、状元糍、上清酒、小北斗红菇等特产,有泰宁梅林戏、泰宁大源赤膊灯、泰宁大源傩舞、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