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宁德市 > 霞浦县 > 三沙镇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

[移动版]
地名:三沙镇隶属霞浦县
区划代码:350921106代码前6位:350921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闽J
长途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2000
辖区面积:约63.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4万人
人口密度:约69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社区、27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中心社区~001镇中心区
因位于三沙镇中心,故名。1949年至1965年间成立居民组,属中心村为中心渔业大队管辖。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详细]
五澳社区~002镇中心区
因居委会位于三沙的第五个澳口,故名。1966年成立五澳居委会,1972年并入三沙街委。1976年复名五澳居委会,2005年改为五澳社区居委会。…[详细]
东澳社区~003镇中心区
澳: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因位于海边,且分东西两边,该处位于东边,故名。1966年成立东澳居委会,1972年并入三沙街委会改为东澳居民组,1976年…[详细]
西澳社区~004镇中心区
澳: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因位于海边,且分东西两边,该处位于西边,故名。1949年至1957年属西澳村,1958年属西澳大队,1966年成立西澳居委…[详细]
中心村~201镇中心区
因地处三沙镇中心,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中心生产大队。198…[详细]
五澳村~202镇中心区
因以排列第五个澳口,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五澳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详细]
东澳村~203镇中心区
澳: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因位于海边,且分东西两边,该处位于东边,故名。1950年至1957年为东澳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详细]
西澳村~204镇中心区
澳: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因位于海边,且分东西两边,该处位于西边,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详细]
三澳村~205镇乡结合区
因处于三沙东侧的第三个澳口,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三澳生产大…[详细]
三农村~206镇乡结合区
意指村民都是农民,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三农生产大队。198…[详细]
金洋村~207镇乡结合区
因名由下辖居民点金山、洋坪各取一字,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金…[详细]
古镇村~208村庄
因澳口海边有两个突击部,像头龟,原名龟镇,谐音衍为今名。1949年至1957年为古镇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详细]
烽火村~209村庄
因村口有座山形似峰火台,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烽火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详细]
陇头村~210村庄
因村的海岸边有天然的小卵石堆成塘堤形成陇,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陇头乡,属第四区(牙城区)管辖,1956年划归水门区,改为陇头乡。1958年8…[详细]
东山村~211村庄
因方向居东,故名。1956年划归水门陇头乡管辖。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详细]
浮山村~212村庄
因传说此地山上有两株松树(神树)晚上山和树同浮到大目岛,白天乃浮回原地,故名。1949年至1955年属第四区,(牙城区)陇头乡为浮山村。1956年划归…[详细]
三坪村~213村庄
因地势较平,故名。1949年至1955年为三坪村,属牙城区。1957年成立三坪大队,属水门区。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详细]
石头鼻村~214村庄
因村前山形似狮头,原名狮石鼻,后改石头鼻,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石头鼻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详细]
小皓村~215村庄
因此地风景幽美,天空明朗,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小皓村属古皓乡,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详细]
蔡洋村~216村庄
因过去多是姓蔡的人居住,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蔡洋生产大队。…[详细]
单斗村~217村庄
因有一斗田较大,故名。1949年至1955年属第四区(牙城区)陇头乡单斗村,1956年划归水门,1957成立单斗大队,水门区陇头公社,1958年8月,…[详细]
古桶村~218村庄
因村前有块岩石似桐击之响声如鼓,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古桶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详细]
虞公亭村~219村庄
因此地原有一个虞公庙,庙前有凉亭,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虞公亭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详细]
东壁村~220村庄
因村居向东,多石壁,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东壁生产大队。19…[详细]
大路顶村~221村庄
因有条大路直通县城,位于大路上,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大路顶…[详细]
八斗村~222村庄
因此地址有八斗田地,故名。1954年至1957年为八斗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详细]
二坑村~223村庄
因村中左右两旁有小坑,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二坑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详细]
金鸡村~224村庄
因村后有座山形似大金鸡,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金鸡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详细]
花竹村~225村庄
因从前此地花竹成林,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花竹生产大队。19…[详细]
青官司村~226村庄
因明朝的巡检司设在此村,因其为官清廉,故名。1949年至1957年为青官司村,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详细]
青官蓝村~227村庄
因此地曾盛长羊母草(茅草)原名青干兰。后谐音为青官兰,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详细]

地名由来:

因传说三头狮,赶走了五只作恶的老虎,护卫当地,命名“三狮”。又因“三沙”与“三狮”谐音,故名。别称桃城。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三沙镇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三沙镇上榜。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三沙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4年7月,三沙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霞浦县辖镇。1955年设三沙区,1958年改三沙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1.7公里。面积63.6平方公里,人口4.4万。辖陇头、东山、浮山、单斗、三坪、石头鼻、小皓、蔡洋、虞公亭、古桶、东壁、大路顶、八斗、二坑、金鸡、青宝司、花竹、青官蓝、三农、金洋、烽火、古镇、三澳、西澳、东澳、五澳、中心27个村委会和中心、西澳、东澳、五澳4个居委会。三沙湾是全国有名的五大渔场之一,盛产大、小黄鱼、墨鱼、石斑鱼。三沙是东南沿海的海防重镇,孙中山曾把兴建三沙列入《建国方略》的蓝图。

历史沿革:

唐宋时期境域属劝儒乡擢秀里。

元代属五都。

明至清光绪年间,属五六都。

清宣统元年,设下东(三沙)区。

民国29年(1940年),设三沙镇。

1949年10月,取消三沙镇建制,境域属第四区。

1952年6月,成立三沙镇。

1954年11月,成立海岛区,三沙镇属海岛区。

1955年5月,设三沙区,下辖7乡镇。

1958年,改设三沙人民公社。

1961年5月,三沙公社复为三沙区,翌年10月,三沙区所辖的嵛山公社划属福鼎县

+查看详细三沙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三沙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