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茫荡镇 | 隶属:延平区 |
区划代码:350702110 | 代码前6位:350702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闽H |
长途区号:0599 | 邮政编码:353000 |
辖区面积:约204.6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6000人 |
人口密度:2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安丰村 | ~201 | 主城区 | 据《1993年南平市志•地名志》记载,因村委会驻安丰,取“安乐丰收”之意,故名。…[详细] |
北山村 | ~202 | 村庄 | 北方位,山即山岭之意。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梅岐西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属梅西里;1934年属南平县第二区宝珠乡;1943年属宝茂乡;19…[详细] |
宝珠村 | ~203 | 村庄 | 据《1993年南平市志•地名志》记载,因村委会驻宝珠,昔传该山有一神龟,故名。…[详细] |
谢地村 | ~204 | 村庄 | 因谢姓始居,故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梅西里,清仍之;1934年属南平县第二区宝珠乡;1941年属茂地乡;1943年属宝茂乡称谢地保;1949年…[详细] |
小楠坪村 | ~205 | 村庄 | 因该地盛产楠木,村处坪地,故名。明洪武元年(1368)属梅岐南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属梅南里;1934年属南平县第二区茂地乡;1943年属宝茂乡…[详细] |
仲溪村 | ~206 | 村庄 | 因村庄有溪流穿过,故名。明洪武元年(1368)属梅西里,清仍之;1934年属南平县第二区;1943年属宝茂乡;1949年属第六区;1952年属第十一区…[详细] |
照口村 | ~207 | 村庄 | 照口村(Zhaokou Cun)
区划环境 照口于1975年由谢地、依朝、宝珠等三个村的外照口、外坑、丁岩、外盖、小岩自然村组建而成立照口大队…[详细] |
依朝村 | ~208 | 村庄 | 依朝村(Yichao Cun)
区划环境 依朝村位于南平市北方茫荡山区,座落于省级景名胜区茫荡山万亩生态林境内,海拔820米,距南平市区35公…[详细] |
汶浆村 | ~209 | 村庄 | 汶浆村(Wenjiang Cun)
区划环境 村中有一“雲陽”宝殿,故名为“雲陽”,后人改为“汶浆”沿用至今,1961年隶属茂地公社(今茫荡镇…[详细] |
筠竹村 | ~210 | 村庄 | 筠竹村(Junzhu Cun)
区划环境 筠竹村因传该村是由大坪迁来故名“金竹坪”。1961年归茂地公社管辖,更名为筠竹大队,1980年撤公社…[详细] |
茂地村 | ~211 | 村庄 | 茂地村(Maodi Cun)
区划环境 茂地原叫漏地,此村山形象一铁锅,村庄躲在锅底,水尾处开了一个口,因此叫漏地,但漏地,漏地风水漏掉不行。…[详细] |
大洋村 | ~212 | 村庄 | 大洋村(Dayang Cun)
区划环境 因该村是1508年由岩头迁来,取名“大洋玢”,1961年隶属大洋乡人民公社,大洋大队,1984年撤社…[详细] |
聪坑村 | ~213 | 村庄 | 聪坑村(Congken Cun)
区划环境 因传我村在一三七四年由顺昌高阳乡后堀大富村迁至而来,迄今六百三十余年,由龙凤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平坦小…[详细] |
三楼村 | ~214 | 村庄 | 三楼村(Sanlou Cun)
区划环境 三楼村建于1658年,解放后属上际村管辖,至1961年与上际村分开,隶大洋公社三楼大队,三楼原名上楼…[详细] |
上际村 | ~215 | 村庄 | 上际村(Shangji Cun)
区划环境 上际村历史悠久,曾经户越八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集市村。宋代时称富沙村,村尾有座古廊桥,始建于宋代淳…[详细] |
岩头村 | ~216 | 村庄 | 岩头村(Yantou Cun)
区划环境 因该村最高峰土名老虎墩处,有一片约3、4亩的岩石而得名岩头,当地人称此景象为仙人垒石。岩头村位于南平…[详细] |
百际村 | ~217 | 村庄 | 百际村(Baiji Cun)
区划环境 原名百丈际,因村尾有条瀑布约一二百米长而故称,1950年更名为百际,1956年属高际乡管辖,1960年…[详细] |
盖头村 | ~218 | 村庄 | 盖头村(Gaitou Cun)
区划环境 盖头村1961年隶大洋公社盖头大队,1980年撤公社设乡制,盖头大队则名盖头村,全村下辖盖头、底蔡、…[详细] |
际头村 | ~219 | 村庄 | 际头村(Jitou Cun)
区划环境 因传际头是在小溪瀑布上面而名际头,由百际林姓在际头开基建村庄居住,后有茂地叶姓、茂地里村官姓相…[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茫茫云中海,荡荡谷生风”的茫荡山风景区,故名。
荣誉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茫荡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茫荡镇得名于“茫茫云中海,荡荡谷生风”,2002年8月由原茂地镇大洋乡合并组建,0驻地在茂地村,2003年5月黄墩街道安丰村划归茫荡镇,8月0驻地迁移到安丰村。位于延平区北部,东经118度04分-118度16分,北纬26度46分-26度57分,北与建瓯市交界、东接大横、南联黄墩、紫云、四鹤、西邻西芹、来舟、王台、峡阳,镇0驻地安丰村距南平市区8公里、距省城福州184公路,距武夷山149公路。
茫荡镇总面积204.6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28米,最高峰1363.5米,最低81.2米,属中亚热带季风兼高山森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降雨量1879毫米,无霜期287天。 茫荡镇
文化旅游:
三千八百砍、岩头古堡位于延平区茫荡镇前山村,时代为宋代。三千八百砍、岩头古堡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宝珠长桥位于延平区茫荡镇宝珠村,时代为清代。宝珠长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龙桥位于延平区茫荡镇茂地村,时代为清代。瑞龙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延福桥位于延平区茫荡镇谢地村,时代为明代。延福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宋属芹菜哨乡,明属北架梅岐西、梅岐南里、新兴里。
清沿袭明制。
1934年属第二区(峡阳)。
1939年,设大洋汾乡、汶浆乡、茂地乡和宝珠山乡,属二区。
1943年称宝茂乡。
1946年,属宝茂乡、大溪乡。
1949年8月,属第六区(王台)、第七区(峡阳)。
1950年分设茂地乡、宝珠乡、汶浆乡、洋翠乡。
1952年属第十一区(茂地))。
1956年8月,属王台区、峡阳区。
1958年属王台绿色金库人民公社、峡阳红专
黄南森,南平市茂地乡汶浆村人。1977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南森自幼聪明灵巧,学会喂猪、种菜、砍柴等农活,养成热爱劳动好习惯。其父母为人诚恳,热心帮助邻里,常教育子女:“亲要帮亲,邻要帮邻”。父母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