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漳州市 > 漳浦县 > 赤岭畲族乡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赤岭畲族乡

[移动版]
地名:赤岭畲族乡隶属漳浦县
区划代码:350623201代码前6位:350623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闽E
长途区号:0596 邮政编码:363000
辖区面积:约99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2万人
人口密度:约12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玳瑁山社区~001村庄
玳瑁山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杨美村~201村庄
旧称洋尾,因取“发扬美德”之意,又因“杨美”与“扬美”谐音,故名。杨美民国初期,杨美与和坑合并为和坑保。新中国成立后,曾与油坑合并为杨美乡。1958年…[详细]
油坑村~202村庄
村庄地处山坑地,村里有绿油油的良田。油坑清代属二十八都大宅保。民国时期属赤岭乡(后合并于湖西乡)大宅保。解放后属南宅乡。1958年公社化,建立油坑大队…[详细]
赤岭村~203乡中心区
赤岭村位于赤岭畲族乡中部,东与杨美村相连,西于石椅村土塔村接壤,南于湖西乡卿村交界,北接前园村,是乡政府所在地。赤岭溪自北向南流贯其间,群山起伏,俗话…[详细]
前园村~204村庄
前园村位于赤岭乡北部,东临杨美水库及油坑村,西接石椅村,南与赤岭村交界,北部文科岭与官浔镇红霞村接壤。辖:前园、蔡坑、大保、后潭、内厝、城内、新阳等7…[详细]
石椅村~205乡中心区
村庄因附近山上有两个椅子形状的石头,故名。石椅明代属二十八都长卿里,清代属张坑保。民国时期为石椅保。解放初为石椅乡,1958年公社化,改为石椅生产大队…[详细]
山坪村~206乡中心区
山平村位于赤岭畲岭乡西北部,东邻石椅村,西邻石坑村,南邻东坑果林场大行村、土塔村,北隔虎尾山和九岭山与官浔镇西北村交界。境内有发源于九岭山的两条小溪在…[详细]
土塔村~207村庄
村庄后面的一座尖山山形犹如舳舻(大船的船头)高耸似塔,叫做舻塔,因闽南语“舻”和“土”谐音,故名。1953年属十区土塔乡,1958年公社化,称土塔大队…[详细]
大行村~208村庄
大行村全村耕地819亩,其中水田617亩,农地202亩。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山地造林栽竹和种果,果树有荔枝、龙眼、桃李。每年产水果160吨左右,质量…[详细]
石坑村~209村庄
石坑村位于赤岭西端,东与山平村相邻,西与长桥镇潭阳村交界,南以三尾陵山为界与赤土乡接壤,北接官浔镇春建村,辖过溪,楼仔,新美,彭林,竹树等5个自然村,…[详细]

地名由来:

因其所在地居民原以蓝氏为主,而古代称蓝氏为“南畲”,“畲”与“赤”的闽南语谐音,故名。

荣誉排行: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赤岭畲族乡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漳浦县辖乡。民国29年(1940)置赤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畲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杨美水库西南侧。面积992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畲族占90%。官(浔)佛(昙)、赤(岭)湖(西)、赤(岭)三(古)、赤(岭)马(坪)、赤(岭)玳(瑁)山公路在此交会。辖赤岭、前园、杨美、山坪、土塔、石坑、石椅、油坑、大墘9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家具、石料板材、竹器、制茶、服装、食品、修配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甘蔗、红薯、小麦、花生,兼种蘑菇、木耳、红玫瑰,盛产水果。

漳浦蓝氏宗祠

蓝氏宗祠年代:明、清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石椅村简介:明嘉靖二年(1523)始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西南朝向,建筑面积540.96平方米,由门厅、正堂及两边耳房组成;堂前有大埕,埕下

三官大帝庙

三官大帝庙(俗称三界公庙),位于县境赤岭畲族乡山平村雨霁顶山丘上,所祭之神称“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界公”,为县级重点文物。县道从庙前通过,距县城约50公里。祭坛无庙无

历史沿革:

赤岭于宋时属嘉宾乡钦贤里,明为属于二十八都的长卿里,清为属二十八都的张坑保。

民国时期曾设立赤岭乡,后并入湖西乡。

新中国成立后,赤岭属第六区,区公所在赤湖。

1952年,划归第十区,区公所在湖西。

1956年,划归官浔区,区分所在官浔。

1958年3月,全县合并为53个乡镇,设赤岭乡。

1958年9月,成立赤岭人民公社。

1984年7月26日,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成立赤岭畲族乡并沿用至今。


以下地名与赤岭畲族乡面积相当: